(共12张PPT)
第十九课 剃头大师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
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
同学们听范文,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阅读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拼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 正确朗读课文。
3.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字词学习
表弟 胆小 理发 夺门而逃
仇人 付钱 双倍 虽然 电灯泡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dǎn
biǎo
lǐ
duó
chóu
fù
bèi
suī
pào
可以根据形声字规律识字:胆、理、骂、仇、倍。
可以熟字比较。如:麦—表 兔—鬼
奇—夺 着—差
噩梦:
监督:
发誓:
冤家:
耿耿于怀:
时髦:
做内容恐怖的梦,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
察看并加以管理。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
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新颖符合时势潮流。
词语解释
(1)这瓶果汁味道太差(chāi chà )了,我不喜欢喝。
(2)爸爸去北京出差(chāi chà )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多音字
√
√
本文写了“我”为表弟小沙剪头发的事。表弟不愿意受理发师傅的“折磨”,央求我为他剪头发,“我”自认为有剃头的天分,越剪越糟,最后小沙剃了光头。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边读边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自然段)表弟小沙胆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剃头。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情况。
第三部分(7~18自然段)“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还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了文章大意,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一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共14张PPT)
第十九课 剃头大师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词语对对碰
时髦——时尚 抗议——顺从
随意—— 折磨——
处置—— 倒霉——
清除—— 随意——
随便
处理
清理
享受
幸运
随便
自由读文,看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出版作品600多万字,作品先后50余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余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荷兰文版等发行到海外。
走进作者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样。”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因为老师傅的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跟受刑一样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样。”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剃头老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与老剃头师傅对比强烈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样。”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剃头水平糟糕。
读出害怕的语气
“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我”剃完头发之后,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当然剃头师傅剃得好,因为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
“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头的师傅,因为小沙害怕理发,他们给他理发,弄疼他,让他很不舒服。
“剃头大师”是我对自己的称呼,以为自己能理发,特像“剃头大师”的架势。
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在小沙眼里“我”比老剃头师傅强太多了,他对头型是否漂亮并不在意。
“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说一说:题目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硬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通过这件事,作者也是在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真”与“趣”。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还学习了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
你的童年有哪些好玩儿的事呢?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