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童年的水墨画》2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 (共10+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八课《童年的水墨画》2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 (共10+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21:09:19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第十八课 童年的水墨画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孩子们你们的童年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听吧。
张继楼: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曾任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品有《营账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等。
走进作者
课文范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事。
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写了孩子们呼朋引伴去溪边钓鱼、
去江上游泳、到林中采摘小蘑菇的情景,多角度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无穷乐趣。
水墨画 染绿 钓竿 扑腾
碎了 拨动 浪花 葫芦
清 清 爽 爽 蘑菇
字词学习

rǎn
gān
téng
suì

làng

shuǎng shuǎng
mó gū
“爽”字比较特殊,是对称结构。
还有左右结构,比如“腾”、“碎”、“拨”、“浪”。
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识记,比如上下结构“墨”、“染”、“竿”、“葫”、“蘑”、“菇”。
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以帮助我们预测。
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受到了文中小朋友们的开心,让我真切感受到孩子们童年的快乐。
本课是由三首小诗组成的,虽然不本课是由三首小诗组成的,虽然不是图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童真童趣。
本文是由三首小诗组成的,虽然不是图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童真童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再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共16张PPT)
第十八课 童年的水墨画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字词读写
水墨画 染绿 钓竿 扑腾 碎了
拨动 浪花 葫芦 清清爽爽 蘑菇
易混字辨析:
染( ) 竿( ) 拨( ) 浪( )
柒( ) 杆( ) 拔( ) 狼( )
染色
柒佰
鱼竿
栏杆
拨动
拔草
浪花
饿狼
本课描述了三个场景,分别是什么?
溪边钓鱼
江上玩耍
林中采蘑菇
溪边的场景怎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热闹
“梳妆的镜子”是指过去的妇女梳洗打扮时照的镜子。
“平静”说明水面上一点波纹都没有。
这句话写了溪水的什么特点?
此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垂柳当作人来写,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写出了溪水平静、碧绿、清澈的特点。
人影给溪水染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染”是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这里指人影倒映在溪水中是绿色的。
这两个字用的非常好。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染绿了,“染”富有动感,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立”字传神,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突出了画面“静”的气氛。
“染”和“立”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江上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鸭群”比喻一群小孩,用“翅膀”比喻小孩的胳膊,写出了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这句话中的水葫芦为什么要加引号?
句中的“水葫芦”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这句诗写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牙。
仿写“笑哈哈”
ABB式词语
静悄悄
慢吞吞
亮晶晶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描述的画面。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叫唤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一阵大雨过后,松树像刚刚洗过澡一样干净、清爽,地上钻出了许多各种颜色的蘑菇,一群戴着斗笠的孩子们笑着、闹着采蘑菇,他们的欢呼声震落了树上的雨滴,他们都全然不觉。
林中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清清爽爽”是指整洁干净,这里指松树被大雨淋过以后显得格外清新凉爽。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为什么说蘑菇戴着斗笠像一朵朵山花?
这句话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句子把蘑菇当作人来写,“戴着斗笠”写出了蘑菇的形状。“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这是个比喻句,把蘑菇比作山花,写出了蘑菇的形状。
诗中的两个“斗笠”意思一样吗?
这部分诗中的两个“斗笠”代表的意思不一样。前一个斗笠指的是蘑菇,诗人把蘑菇比作斗笠,后一个斗笠指的是孩子,诗人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
树下
感觉不到炙热的阳光,
只听见百灵鸟在枝头歌唱,
孩子们静静的躺在草地上,
嘴角露出了一丝丝甜美的微笑。
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快乐的,请模仿课文选择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一节小诗。
本文作者写的其实是一幅幅画,一幅幅有静有动、色彩艳丽的画,这些画面让人们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作者诗中的这些画面,也可以画出我们心中的《童年水墨画》。
学完这篇课文,你想怎样表达童年生活的快乐?
《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还感受到了儿童诗的特点。
1.背诵古诗《溪边》。
2.你的童年有哪些好玩儿的事情呢?说出来跟朋友们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