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一 从实验学化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一 从实验学化学(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01 10: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一 从实验学化学(人教版)
(1)设计实验:将粗盐变成纯净的NaCl(如何除去这些可溶性的杂质)
(2)①如何除去Ca2+、Mg2+、SO42-?
②如何除去引入的CO32-和OH-?
③加入试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④除了上述加入试剂的顺序外,还能不能有其它顺序?
⑤化学方法除杂的原则及思路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
①Ca2+用碳酸钠、Mg2+用OH-、SO42-用Ba2+。
②加入适量盐酸
③加入试剂是怎样的顺序呢?
④除了上述加入试剂的顺序外,还能不能有其它顺序?
⑤化学方法除杂的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杂质)
(2)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除杂的思路:选择那些易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物质为试剂,然后再根据不增 的原则确定加入试剂的顺序.
核心考点真题回放
1.(2011广东)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2.(2011新课标全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3.(2011海南)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3.D解析:A选项中Al3+是10电子粒子;B选项中计算要以Cl2为计算依据;C选项中硫酸已经完全电离,不要重复计算;D选项由pH=13计算OH-浓度为0.1mol/L。
4.(2011全国)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g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
B.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 mol Na 与足量O2 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4.B解析:金刚石中平均每一个碳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因此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5.(2011江苏)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6.(2011江苏)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6.D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A.pH试纸用水湿润后将冲稀待测溶液。
B.0.5000 mol·L-1 H2SO4溶液与水混合,混合溶液的体积不是两者的简单之和。
C.收集试管带塞子将无法收集到氨气。
D.根据溶解平衡原理,Cl2在饱和食盐水溶解度很小,而HCl极易溶解。
本题以pH试纸试用、常见气体制取、溶液配制、除杂中的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7.(2011天津)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8.(2011重庆) 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A. 盐酸、硫酸 B.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 氨水、硫酸 D. 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综合提高
一、考题预测
1.(2012合肥)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B.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或KMnO4酸性溶液均能使它们褪色,均可证明SO2有漂白性
C.不能在石英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2.(2012福建)下列实验所用的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
A.用品红试纸检验SO2
B.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C.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2.D解析:实验室中试纸的使用一般分两种情况:①定性检测,试纸可以预先用蒸馏水润湿;②定量检测,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用品红试纸检验SO2,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等均属于定性检测,可以先用蒸馏水润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属于定量检测,不能事先润湿试纸,如果事先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可能造成误差。
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有如下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21.48 mL盐酸;③用容量瓶配制21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18.20 mL 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4.D
5.(双选)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C.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
D.1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6.(2011泉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
②当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标准状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
⑤28g CO的体积为22.4L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
C.⑤⑥ D.④⑥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量筒取5.00mL 1.00mol/L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盐酸
B.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用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D.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15%
7.D解析:A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步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进行,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B项,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盛装固体配制溶液,要将固体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容量瓶中,B项错误;C项,由于硫酸的密度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减小,当加水稀释体积变为原来
8.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将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同时充入容器,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8.A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等于气体体积比,只有A正确。
9.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两瓶内气体的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D.平均摩尔质量相等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2的摩尔质量与NA个Cl2分子的质量在数值和单位上都相同
B.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转移电子数为NA
C.500mL 0.5mol·L-1Al2(SO4)3溶液中,含SO数目为0.75NA
D.常温常压下,0.5 NA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mL 3mol·L-1的H2SO4跟100mL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mol·L-1
B.100g 20%的NaCl溶液跟100g 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C.200mL 3mol·L-1的BaCl2溶液跟100mL 3mol·L-1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mol·L-1
D.100mL 20%的NaOH溶液跟100mL H2O混合后,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12.(12分)(2012龙岩)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标准状况下的一定质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 (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12.(1)672mL (2)76g/mol (3)C S
13.(12分)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22O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___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13.(1)35.6 (2)3 (3)0.5或50% 3   2  1
 a   a  1.5L
a=4.5L,臭氧体积为3L。
14.(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取a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
(1)如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步的操作中,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2g,若m1与m2差值较大,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坩埚质量是W1g,最终坩埚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14.(1)CFG
(2)2Fe2++Cl2===2Fe3++2Cl-
(3)向过滤器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固体,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4)继续加热,放置干燥器中冷却,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过0.1g(或恒重)为止
(5)×100%
15.(13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操作步骤:
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烧杯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②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
③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由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质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3)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g ,共配制100mL的溶液,取其中的20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mol/L盐酸滴定,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________。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4)一些不法奶农利用“凯氏定氮法”只检测氮元素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的含量这个检测法的缺点,以便牛奶检测时蛋白质的含量达标,而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C3N6H6)。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________。
15.(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转瓶塞180°,再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
(2)B (3)10.73% (4)66.7%
二、过关强化训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正确的是( )
A. 1mol水中含有1mol氢分子     ???   B. 1mol硫酸钠中含有4mol氧原子
C.0.5mol氯气中含有6.02×1024个氯原子  ??? D.1mol NaCl的质量是58.5g/mol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mL1mol/L Al2(SO4)3溶液中,SO离子总数为6×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0.1mol H2O中含电子数为:6.02×1022
D.138g NO2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6.02×1023
3.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微粒
B.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D.10 mol H含有6.02×1023个电子
4.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 g
B.一个硫原子的质量就是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C.氦气的摩尔质量在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在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
B.2molCO和2molCO2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电子个数相同
D.等体积的CO和CO2中所含分子数相等
7. 一定能说明某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不消失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笔芯的质量约为1 mg。那么两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A.2.5×1019 B.2.5×1022 C.5×1019 D.5×1022
9.1gH2O中含m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
A.m/9 B.9m C.2m D.m
10.VL含有(NH4)2SO4和NH4Cl 的混合溶液,加入a mol NaOH后加热,恰使NH3 全部逸出;又加入b mol BaCl2溶液,刚好SO42-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液中NH4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1.15gA物质和10.5g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gC物质和1.8gD物质和0.3molE物质,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00 g·mol-1 B.111 g·mol-1 C.55 g·mol-1 D.27.5 g·mol-1
12.1mol氧气和36.5g氯化氢气体相比较,前者的体积与后者的体积的关系是 (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3. 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22.4bc/aNA)L B. (22.4ab/cNA)L C. (22.4ac/bNA)L D. (22.4b/acNA)L
14.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均相同的是 ( )
A.1mol二氧化碳和1mol氯化氢 B.1g氢气和16g氧气
C.1mol一氧化碳和34g硫化氢(H2S) D.18g水和28g一氧化碳
1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盐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盐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16.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③13.6gH2S(g);④0.2molNH3(g)。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 体积:④<①<②<③ B. 密度:①<④<③<②
C. 质量:④<①<③<② D. 氢原子数:④<②<③<①
将1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1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 A.4          B.3 C.2 D.1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9分)
18.(12分)(1)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_____mol氮原子,_____mol氢原子,_______mol质子,______个电子。
含有相同原子个数的SO2和SO3,其质量比为 ,摩尔质量比为 ,物质的量比为 ,其中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 ,硫原子个数比为 。
(3)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某学校中共有100个水龙头,若每秒中每个水龙头滴了3滴水,则该学校每天要浪费的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1mL水有20滴,水的密度是1 g·mL-1)
19.(7分)在花瓶中插上一束美丽的鲜花,将会给你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生活带来轻松和愉悦的心情。可是过不了几天,花儿就会枯萎。如果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就会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 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
蔗糖
50.00
342
硫酸钾
0.50
174
阿司匹林
0.35
180
高锰酸钾
0.50
158
硝酸银
0.04
170
(1)“鲜花保鲜剂”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阿司匹林中不含K+) (只要求写表达式,不需计算)mol·L-1。
(2)配制上述l L“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10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药匙、 、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3)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填字母)。
A.定容时仰视液面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1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20.(8分)某一种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物,它所含钾原子和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求:(1)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2)含1 mol氯原子的该混合物的质量。
21.(10分)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9.2L, 质量为61g,求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各自的体积。
22.(12分)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
(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3)在1000 g水中需加入________ mol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浓度相等(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
5.C 解析:1 mol碳原子的质量是12 g,故A项错误;硫原子的质量除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所得的比值才是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在标准状况下H2O是固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错误。
18.(1)1.5,4.5,15,15×6.02×1023
19.(1)A (2)托盘天平、胶头滴管 (3)BD
22.(1)20% (2)4.0 (3)4.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