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01 10: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教案: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人教版)
氟的发现
? 在化学元素发现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莫过于氟单质的制取了。为了制取氟气,进而研究氟的性质,许多化学家前仆后继,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极其悲壮的历史。他们不惜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被氟气或氟化物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么多化学家的努力,虽然都没有制得单质氟,但是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从失败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后来莫瓦桑制得氟气摸索了道路。
莫瓦桑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阅科学文献,研究了几乎全部有关氟的著作。他认为已知的方法都不能把氟单独分离出来,只有戴维设想的电解氟化物的方法还没有试验过。莫瓦桑尝试了许多电解氟化物的方案,遭到失败后,他又尝试着电解氟化氢。他经过多次失败后,最终用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和无水氟化氢的混合物中制得氟气。
 多少年来化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终于实现了!1886年6月26日,莫瓦桑第一次制得了单质的氟气!自1810年安培指出氢氟酸中含有一种新元素——氟,到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这其间历时76年之久。硅遇到这种气体立即着火,遇到水即生成氧气和臭氧,与熔融态的氯化钾反应置换出氯气。通过几次化学反应,莫瓦桑发现氟气确实具有惊人的活泼性。莫瓦桑因此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由于在化学元素发现中作出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二人。 ?诺贝尔奖令世人仰慕,却不能给莫瓦桑的生命以更多的时间。1907年2月6日,莫瓦桑的心脏病加剧了,他终于认识到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莫瓦桑不得不承认:“氟夺走了我十年的生命”。2月30日,这位在化学实验科学上闪烁着光芒的化学家永远地陨落了。这时,莫瓦桑还不到55岁。照耀我们的真理之光是如此明澈,这时人们却很难联想到盗火者普罗米修斯所经历的苦难。
如今氟化学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氟化学产生的工程塑料、高能燃料和各种含氟制剂已经广泛应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尖端科技的各个领域。氟不但被人类驯服,而且正在为人类造福呢!
练一练:
1.写出硅与氟气、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
A.SiH4 B.PH3 C.H2S D.HF
3.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1.Si + 2F2=SiF4 Si + 4HF=SiF4↑+ 2H2↑
2.D解析:Si、P、S、Cl为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硅<磷<硫<氟,所以HF最稳定。
3.C解析:C、N、O、F属同周期中的元素,同周期中由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核心考点
1. (2012北京)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2.(2012浙江)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
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
D.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3.(2012大纲)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 X < Y < 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3.C
解析:此题中档题,重要的是推出W:H X:C Y:N Z:Ne或者Ar
A选项应该是X>Y,Z为稀有气体原子又有增大的趋势,B答案总和应该为1+4+5+8=18
C也就是氢与氧既可以生成水,也可以生成双氧水。D答案要注意H,C形成的烃中,如果碳原子很多的时候,形成的烃为液态或固态。总体来说这次选择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失分都不会很大。
4. (2012福建)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4.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 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错误。
综合提高
一、考题预测
1.(2012潍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周期的II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D.镁、铝、铜、铁、钠五种金属元素中,铜和铁属于过渡元素
1.D
【解析】A项同周期的II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11或25;B项应限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呈酸性;C项非金属性与氢化物的酸性无必然联系。
2.(2012山东莱芜)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最右端的元素得电子能力最强
C.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3.(2012郑州)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酸性:H2SiO3>H2CO3 B.热稳定性:H2Se>H2S>H20
C.碱性: CsOH〉Ca(OH)2 D.若离子半径:R2—>M+,则原子序数:R〉M
3.C
【解析】碳、硅同主族,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酸性H2CO3 >H2SiO3,A项错误;非金属性O>S>Se,故氢化物的稳定性H20>H2S>H2Se,B项错误;若离子半径:R2—>M+,则原子序数: M>R,D项错误。
4.(2012九江)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熔点增高
②所有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③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酸性:HClO4> H2SO4> H3PO4> H2SiO3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4. C
【解析】①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②氧、氟无正化合价;④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与非金属性无必然联系。
5.(2012合肥)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连续的四个主族,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Y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弱碱性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 D.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5.B
【解析】由Z的电子排布可知为Mg,则X、Y、Z分别为碳、氮、铝。A项氮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3;四种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Mg(Z),C项不正确;X元素所含的化学键为共价键,MgO所含的化学键为离子键,D项不正确。
6.(2012唐山)短周期主族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族序数之和为11,A、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B>C>A
B.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A弱于C
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D.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低
7.(2012杭州)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7.C
【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则确定X为钠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即W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Y为金属元素,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工业上制取煤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所以Y为铝元素。O2-、Na+、Al3+核外均为10个电子,A项正确;SO2和SO3均为共价化合物,B项正确;由于Al3+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2S3,C项错误;NaOH、Al(OH)3、H2SO4可以两两发生反应,D项正确。
8.(2012杭州)元素X、Y、Z、M、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它的氢化物反应能生成一种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可与Z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的两种化合物,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YX3常温下为气体。
(1)化合物A、B由X、Z、M、Q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是 。
(2)Se是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与Q同一主族。该族二至五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mol 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H)的是 (填字母代号)。
A.+99.7kJ·mol-1 B.+29.7 kJ·mol-1
C.-20.6 kJ·mol-1 D.-241.8 kJ·mol-1
(3)X与Z、X与Q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甲和乙,写出甲、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Q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X和Y也可形成18电子分子丙,它通常是一种液态火箭燃料。25℃、常压下,3.2g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62.4kJ,请写出丙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4)X、Y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8.(1)NaOH NaHS
(2)B
(3) H2O2+H2S=S+2H2O 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
(4)
9.(2012济宁)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能生成盐,D与E同主族,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请回答:
(1)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元素D的单质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这种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D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 (写名称)。
以下说法中,可以证明上述结论的是 (填写编号)。
a.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 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D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比较这两种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
(4)元素A、D、E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由元素A、B、D组成的一元酸X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元素A、F组成的化合物为Y。在等体积、等pH的X、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反应后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则反应过程中两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X Y(填“>”、“=”或“<”)
(6)元素F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工业上主要是通过电解其钠盐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该气体,假定装入的饱和溶液为100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当测得阴极上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时停止通电,将溶液摇匀,此时溶液的pH为 。
9.(1)第二周期 第ⅤA族
(2)2Na2O2+2H2O=4Na++4OH-+O2↑
(3)氧 bc
(4)H++HSO3-=SO2↑+ H2O
(5)>
序数之和等于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由D元素组成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呈黄绿色,B、C、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B、C、D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Y、Z,X、Y、Z可两两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试推断并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D单质的化学式为 ;
(2)Y与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4)A与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该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10.(1)Cl2
(2)Al2O3+2OH? = 2AlO2? + H2O
(3)N(4)酸 (由大到小不给分)
二.过关强化训练(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Fe:56 S:32 Si:28
Na:23 Mg:24 K:39 Al:27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创,)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福岛县核电站发生泄漏以来,在我国许多地区的海水、蔬菜和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碘13153I。下列关于12753I和131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2753I和13153I互为同素异形体 B(12753I和13153I互为同位素
C( 12753I和13153I分别含有74个和78个质子 D( 12753I和13153I都含有74个中子
2.(2012福州)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周期元素最高价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Na的原子半径比Cl的大,但Na+的半径比Cl一的小
C.Li、Na、K、Rb、Cs都属于碱金属元素,它们单质的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D.Cl与I同属于ⅦA族元素,则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2.B
解析:A项,第二周期元素中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零族元素不符合此规律,A错误;B项,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而氯离子有三个电子层,所以钠离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的半径,B正确;C项,碱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C错误;D项,高氯酸的酸性强于高碘酸,D错误。
3.(改编)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OH与OH-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质子数也相同
B.NH4Cl的电子式为:
C.H、D、T互为同素异形体
D.氨气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3.A
解析:A项,质子数均为9,正确;B项,没有写出氯离子最外层电子、缺少中括号; H、D、T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氨气分子中的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4.(改编)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E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E是一种金属元素
B.在ECln中E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
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弱于Ba(OH)2
D.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
6.(改编)右图为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其中五种元素a、b、c、d、e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B.a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双原子分子,其性质稳定
C.c、d元素的原子半径:c<d
D.e元素能形成深红棕色的液体单质
6.D
解析:a为He,b为O,c为Si,d为P,e 为Br。氧元素有-1、-2两种价态, a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c、d元素的原子半径:c >d,e元素为Br。
7. (原创)我国博物馆现在是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进入博物馆我们会发现,博物馆里的陈列室里一般都收藏着许多幅名贵的油画,其中有一些汉代美女画一段时间以后,变成了“丑女”,画上的白晰动人的肤色变黑了。博物馆的管理员一般都采用双氧水(主要成分为H2O2),用棉花蘸取,轻轻地在油画上擦拭,就达到了美女重现的效果。下列有关过氧化氢(H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
B. 过氧化氢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
C. 过氧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
D. 过氧化氢具有较低的熔沸点
7.B
解析: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O-O和O-H原子间的共价键,A正确;H2O2中O为-1价,介于-2价和0之间,故过氧化氢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既能升高,也能降低,既能做氧化剂也能做还原剂,B错误;过氧化氢属于由共价键组成的共价化合物,则C、D都正确。
8.(原创)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 MgO、Na2SO4、NH4HCO3 B. NaOH、H2SO4、(NH4)2SO4
C.Na2O2、KOH、Na2SO4 D.HCl、Al2O3、MgCl2
8.C
解析:Na2O2中的O22-含有共价键,H2SO4、HCl仅含共价键,MgO只含离子键。
9.(原创)R代表第三周期元素,若它的原子M电子层上有奇数个电子,则关于R的正确说法是( )
A.R的单质常温下都是固体
B.常温压下 ,R的单质都不能跟水剧烈作用
C.R的氧化物中,有的可能是两性氧化物
D.R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一定是R2O
9.C
解析:R可能是Na、Al、P 、Cl。
10. (改编)根据下表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沸点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晶体
NaCl
MgCl2
AlCl3
SiCl4
熔点/℃
810
710
180
-68
沸点/℃
1 465
1 418
160
57
A.AlCl3和SiCl4都是共价化合物
B.NaCl和MgCl2都是离子化合物
C.A1C13加热能升华
D.NaCl的离子间的距离比MgCl2的离子间的距离小
10.D
解析:由表中所给熔、沸点数据可知, A、B项都正确; A1C13的沸点低于熔点,它可升华,C项也正确;NaCl的离子间的距离比MgCl2的离子间的距离大,D项错误。
11.(2011湖南)已知A、B、C、D的原子序数都不超过18,它们的离子aA(n+1)+、bBn+、cC(n+1)-、dDn-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b>c>d
B.离子半径:A(n+1)+>Bn+>C(n+1)->Dn-
C.离子还原性:A(n+1)+>Bn+,离子氧化性:C(n+1)->Dn-
D.单质还原性:B>A,单质氧化性:D>C
12.(2011河南)X、Y、Z、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学式为W3Y4的物质具有磁性。X的单质在Y2中燃烧可生成化学式为XY和XY2的两种气体。Z的单质是金属,Z在XY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W3Y4的化学式为Fe3O4
B.W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
C.XY和XY2分别是NO和NO2
D.金属单质Z在XY2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MgO
13. (原创)如图所示,如果将现在的元素周期表分为3个区域,则最活泼的金属、最活泼的非金属、最不活泼的非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分别位于( )

A. ①区、③区、③区、②区
B. ①区、③区、②区、②区
C. ①区、③区、②区、③区
D. ②区、③区、③区、①区
14.在短周期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紧密相邻(上下左右均可能),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比丙元素的原子序数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乙大于丙
B.丁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C.同浓度的最高价含氧酸溶液的pH丁小于丙
D.元素甲和丙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均为还原剂 甲 乙
14.A
解析: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比丙多1,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丙 ,
且甲为O,丙为S,乙为F;进一步推知丁为N。HF比H2S稳定,故A项正确;N在第2周期中原子半径不是最小的,故B项不正确;同浓度硫酸的pH比硝酸小,故C项错误;SO2是强还原剂,而SO3不是强还原剂,故D项不正确。
15. (原创)上海世博会期间,安徽展馆以“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为主题,既充分挖掘徽文化促进城镇发展的历史脉络,更着力弘扬徽文化环境友好、“天人合一”的时代精神。秉持这一设计理念,安徽展馆的建筑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铟镓合金高新钢和新一代的InGaN/GaN高亮度LED材料。针对这一材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其组分金属低,硬度比组分金属高
B.B、Al、Ga、In的金属性越来越强
C.用金属铝与V2O5冶炼钒,铝作还原剂
D. Al与盐酸反应比Ga与盐酸反应剧烈
15.D
解析:合金的熔点通常比任何一种组分金属低,硬度比组分金属大,A正确;B、Al、Ga、In属于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B正确,D错误;铝热反应利用的是铝的还原性,则C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6.(7分)(改编)已知碱金属Li、Na、K的密度分别为:0.534 g·cm-3、0.97 g·cm-3、0.86 g·cm-3、煤油的密度为0.80 g·cm-3。甲同学取出少量金属,切下一小块,分放在石棉网的不同位置,用酒精灯对着锂加热,发现首先熔化的是最远的钾,然后是钠,最后才是锂,这说明 。三者熔化后很快发生燃烧,而且都很剧烈。其中最剧烈的应该是 。
为研究三者可能的组成,乙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燃烧后的产物分别加入到水中去,发现其中之一与水反应时没有气体放出,试写出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现已用平底烧瓶收集到两瓶CO2,在瓶内有一只扎紧在玻璃管末端的气球,如图所示。打开塞子迅速往瓶里分别加入另两种燃烧产物,立即塞紧塞子,一段时间后,一个气球会自动膨胀,而另一气球几乎贴在一起,则前者的氧化物的成分可能是 ,后者的氧化物的成分可能是 。原因是 。
16.熔点:Li>Na>K(1分) K(1分)
(1)Li2O+H2O=2LiOH (1分)
(2)Na2O2 (1分) KO2 (1分) Na2O2与CO2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故气球膨胀,KO2与CO2反应4KO2+2CO2=2K2CO3+3O2,气体体积增加,故气球基本上贴在一起(2分)
解析:从三者的熔化温度可以看出,熔点最低的钾最先熔化,最高的锂最后熔化,由于钾的活泼性最强,所以与氧气的反应也最剧烈;锂、钠、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分别是Li2O、Na2O2、KO2,它们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Li2O+H2O=2LiOH,2Na2O2+2H2O=4NaOH+O2↑,4KO2+2H2O=4KOH+3O2↑,只有Li2O与水反应没有气体产生,这也说明在碱金属中,锂与氧气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而钠可以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它碱金属则可以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Na2O2、K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4KO2+2CO2=2K2CO3+3O2↑,气球的变化说明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不同,前者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故气球膨胀,后者气体体积增加,故气球几乎贴在一起。
17.(11分,改编)现有甲乙两位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设计如下:
(1)甲同学欲通过图1装置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N>C>Si。
(2)乙同学欲通过图2装置验证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B、C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团、沾有淀粉KI溶液的棉团和沾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团。
请结合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装置,推测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 ,选用物质的名称:A 、B 、C 。
(2)乙同学遵循的实验原理是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 。
(3)同学们可否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第三周期金属活泼性Na>Mg>Al?请简述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强酸制弱酸(1分)A:硝酸(1分),B:碳酸钙(或者其他碳酸盐也可)(1分),C:硅酸钠溶液(1分);
(2)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1分)。2I-+Cl2=2Cl-+I2(2分);尾气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应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沾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2分)。
(3)方法I: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和氯化铝溶液,测定其pH,比较pH大小(2分)。或方法II:分别取等体积的钠、镁、铝与等浓度稀醋酸反应,比较反应剧烈程度(2分)。
(该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8.(6分)(改编)美国科学家曾在? 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一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1)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在化学反应中1 molAl失电子数是     NA,(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Al13、Al14互为同位素
B. Al14超原子中Al 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 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IIA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
? D. 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原子生成阳离子
(3)写出Al13和Al14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离子符号     、     。
18.(6分)(1)第三周期第IIIA族(1分) 3 (1分)
(2)C (2分)
(3)Al13-、Al142+ (2分)
解析:同位素首先指单个原子;离子键必须存在与阴阳离子之间;原子Al最外层电子数为3,Al13最外层电子数是39,Al14最外层电子数是42,而Al13和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Al13得到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Al14失去2个电子数(表现还原性)达到稳定结构。
19.(11分)(2011聊城)有关元素X、Y、Z、D、E的信息如下:
元素
有关信息
X
元素主要化合价-2,原子半径为0.0074 nm
Y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Z
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产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
D
易溶于水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E
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用语表示):
(1)X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的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Y与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3两种化合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常实验室配制EY3溶液时,可直接用水溶解EY3固体
②EY2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产生
③铜片、碳棒和EY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④Y、Z、D的离子半径大小依次减小
(4)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E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腐蚀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H2O22H2O+O2↑(2分)
(2)HCl>H2S(2分)
(3)②③(2分)
(4)Cl2O7(l)+H2O(l)===2HClO4(aq) ΔH=-4 Q kJ/mol(3分)
(5)O2+2H2O+4e-=4OH-(2分)
20.(10分)(2010天津)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写出检验A的方法为________,B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写出SeO2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0.(1)O (1分)第3周期第ⅢA族(1分) 
(2)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 (1分) N2H4(1分)
(3)34(1分) SeO2+Cl2+2H2O= H2SeO4+2HCl(2分)
(4)Al+3HCO-3e-===Al(OH)3↓+3CO2↑(或Al-3e-===Al3+、Al3++3HCO===Al(OH)3↓+3CO2↑) (3分)
21.(10分)(原创)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W与X相邻、Y与Z相邻。已知W元素的氢化物与Z元素的氢化物反应只生成一种盐a;X、Y位于同一族,它们能组成YX2、YX3两种常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的是 (填化学式);
(2)Y与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Y2Z2,分子中Y与Z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Y2Z2的电子式为 ;
(3)取pH=0的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100.0mL于某容器中,加入0.90g Cu、Ag合金样品,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WO(其中O表示氧元素)气体的体积为156.8mL(标准状况下),反应后容器中溶液的c(H+)=0.72mol·L-1(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
若设Cu、A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欲求x、y的值,根据要求列出计算式:
Ⅰ. 依据金属质量的计算式是 ;
Ⅱ. 依据W元素(或原子)守恒,该计算式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