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九下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越秀模拟)智能手机的“蓝牙”“近场通信”功能分别使用2.4×109Hz/1.356×107Hz这两个波段的电磁波进行通信,如图是电磁波家族,关于蓝牙、近场通信使用的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的波长比后者的波长小
B.它们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相等
C.前者是可见的蓝光,后者是无线电波
D.前者只能在空气中传播,后者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不同的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的波速相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以前者的波长比后者的波长小,A符合题意;
BD.它们都属于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且传播的速度相等,BD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中的频率范围可知,它们都属于无线电波,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学中用波长、周期、频率、波速等物理量来描述电磁波,其中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波长等于波速乘周期。
2.(2021·从化模拟)图是电磁波家族,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蓝牙通讯使用的甲频率是2.4×109Hz,消毒柜工作时使用的乙频率是1.4×1015Hz,根据所给信息可推测( )
A.甲的波长比乙的波长短 B.甲与乙都是电磁波
C.乙频率属于可见光 D.真空中甲比乙传播速度大
【答案】B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的频率小于乙的频率,波速一定,根据c=λf可知,甲的波长大于乙的波长,A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电磁波频率的范围可知,甲乙都是电磁波,B符合题意;
C.由乙的频率可知它是不可见光,属于紫外线,C不符合题意;
D.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理学中用波长、周期、频率、波速等物理量来描述电磁波,其中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波长等于波速乘周期。
3.(2021·凤县模拟)2021年2月24日10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卫星输送信号是利用( )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无线电波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红外线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但传播的距离有限,较短,A不符合题意;
BC.超声波和次声波均不能在太空中传播,BC不符合题意;
D.卫星输送信号利用的是微波,即无线电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4.(2021·南充模拟)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通信没有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5km/s
C.声呐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鱼群的
D.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答案】B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现代移动通信、卫星通讯都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8m/s=3.00×105km/s,B符合题意;
C.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可以确定海洋中鱼群的位置,C不符合题意;
D.手机既是发射台又是接收机,所以手机即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8m/s;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手机即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
5.(2021·乐山模拟)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无线信号上网。以下关于WiFi无线信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 B.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超声波
C.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次声波 D.WiFi无线信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A。
【分析】WiFi无线信号是电磁波。
6.(2021·邛崃模拟)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制成声呐,可用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水深度
B.可见光都是电磁波
C.电气设备只要有交变电流通过都会产生电磁波
D.无线光电鼠标和接收器之间是通过电磁波建立联系的
【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声呐是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一种回声测距装置,发射、接收的是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的特点,所以声呐采用的是超声波,A错误,符合题意;
B.无线电波与可见光都是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交变电流通过电气设备,则电流的磁场发生变化,都会产生电磁波,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线鼠标工作时发出电磁波,接收器接收鼠标发出的电磁波,从而实现对电脑的控制,即无线鼠标和接收器之间是通过电磁波联系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呐是超声波的利用;可见光数据电磁波;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无线接收器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7.(2021·新华模拟)关于声和电磁波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监测仪显示数值单位是Hz
B.越用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汽车导航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路况信息的
D.用导线碰触电池两极,旁边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有“咔咔”的杂音出现,说明此时有电磁波产生
【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噪声监测仪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的等级,故显示数值的单位是dB,A不符合题意;
B.越用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路况信息的,C不符合题意;
D.用导线碰触电池两极,旁边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有“咔咔”的杂音出现,说明此时有电磁波产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监测仪的单位是分贝;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电磁波是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8.(2021·石家庄模拟)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随着“发射”命令的发出,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的强度达到了150分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B.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佩戴耳机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通过电磁波接受地面信号
D.声音的强度达到150分贝指的是音调很高
【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听到的轰鸣声属于声音,超声波是听不得的,A不符合题意;
B.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佩戴耳机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通过电磁波接收信号的,C符合题意;
D.声音的强度达到150分贝指的是响度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戴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航天器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9.(2021·桥西模拟)下列关于声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不使用时其周围就没有电磁波
B.在空气中,超声波比电磁波传播快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手机通讯是依靠电磁波,环境中的电磁波主要是基站决定的,除非关闭基站,否则电磁波一直存在。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速,超声波作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空气中电磁波比超声波传播快。B不符合题意;
C.“禁止鸣笛”目的是禁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符合题意;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当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时,不能听到声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0.(2021·河北模拟)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传播的速度越快。
B.光的实质是电磁波,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105km/s。
C.电磁波的形式多种多样,γ射线、X射线、可见光、激光、超声波等都是电磁波。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不变;A项错误;
B.光属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B项正确;
C.超声波不是电磁波,C项错误;
D.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既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介质中传播,但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大小不同;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就是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2/3。
11.(2020·云南)2020 年6月23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卫星的发射,全面建成了北斗系统。该系统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关于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星箭分离前,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光纤通信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光纤通信;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相对于地球的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星箭分离前,二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并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B符合题意;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受的力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卫星通信,而不是光纤通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时,是相对静止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卫星之间的传递消息,利用了卫星通信。
12.(2020·济宁)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 (a)所示,其中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 (b)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
B.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可能不同
C.遥控器可以利用乙电磁波遥控电视机
D.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
【答案】C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乙的波长比甲长,是红外线,红外线肉眼不可见,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波长不同,导致频率不同,B不符合题意;
C.乙电磁波是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C符合题意;
D.医生拍片用的是放射线,不是红外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红外线肉眼不可见;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医生拍片用的是放射线,不是红外线。
13.(2020·新疆)在相同时间内,5G通讯传输的信息量约为4G的10倍。与4G相比,5G电磁波( )
A.频率更高 B.频率更低
C.传播速度更小 D.传播速度更大
【答案】A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BCD.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c=3×108m/s是不变的,由于c=fλ,因此频率高的波长短、频率低的波长长,因为5G电磁波的波长比4G更短,所以5G电磁波的频率比4G更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磁波在相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不同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不同;5G电磁波的频率比4G更高。
14.(2020·乐山)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通过手机传递信息实现在线教育、视频会议、无线对讲等办公服务,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了( )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5.(2021·张家界)使用手机扫码支付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主要是 (选填“超导体”、“半导体”、“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电磁波;半导体
【知识点】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手机扫码支付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是硅、锗等半导体材料。
【分析】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制作手机的材料有半导体。
16.(2021·梧州)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预选区,如图所示是火星车在火星上巡视的图片,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信息是靠 传递的,它的传播速度是
m/s。
【答案】电磁波;3×108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7.(2021·吉林模拟)我国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 组卫星送人预定轨道。卫星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 。该卫星发射和接收 波,为我国做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工作。
【答案】变大;电磁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1)卫星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那么动能变大。
(2)该卫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为我国做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工作。
【分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
(2)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分析解答。
18.(2021·梧州模拟)新冠疫情爆发后,多个地区实行了线上教学,学生通过手机进行线上学习主要是依靠 传送信息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答案】电磁波;3×108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手机是移动通讯,多个地区实行了线上教学,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一样,即在真空中速度为3×108m/s。
【分析】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为3×108m/s。
19.(2021·嘉祥模拟)汽车GPS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 信号。
【答案】电磁波;射频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GPS导航仪和通信卫星之间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即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分析题目所提示的图像,不难看出,音频信号的振动最慢,射频信号振动最快,故可判断振动最快的是射频信号。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根据示意图可得出频率最高的信号.
20.(2020九上·大理期末)用手机通话时,手机与手机之间通过 传输信息的;某卫星到地球的距离是3×105m,地面的信息发送到该卫星大约需要 s。
【答案】电磁波;0.001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手机与手机之间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地面信息发送到卫星需要的时间。
【分析】了解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事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信息到卫星的时间。
1 / 1初中物理粤沪版九下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越秀模拟)智能手机的“蓝牙”“近场通信”功能分别使用2.4×109Hz/1.356×107Hz这两个波段的电磁波进行通信,如图是电磁波家族,关于蓝牙、近场通信使用的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的波长比后者的波长小
B.它们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相等
C.前者是可见的蓝光,后者是无线电波
D.前者只能在空气中传播,后者能在真空中传播
2.(2021·从化模拟)图是电磁波家族,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蓝牙通讯使用的甲频率是2.4×109Hz,消毒柜工作时使用的乙频率是1.4×1015Hz,根据所给信息可推测( )
A.甲的波长比乙的波长短 B.甲与乙都是电磁波
C.乙频率属于可见光 D.真空中甲比乙传播速度大
3.(2021·凤县模拟)2021年2月24日10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卫星输送信号是利用( )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无线电波
4.(2021·南充模拟)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通信没有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5km/s
C.声呐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鱼群的
D.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5.(2021·乐山模拟)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无线信号上网。以下关于WiFi无线信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 B.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超声波
C.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次声波 D.WiFi无线信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2021·邛崃模拟)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制成声呐,可用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水深度
B.可见光都是电磁波
C.电气设备只要有交变电流通过都会产生电磁波
D.无线光电鼠标和接收器之间是通过电磁波建立联系的
7.(2021·新华模拟)关于声和电磁波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监测仪显示数值单位是Hz
B.越用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汽车导航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路况信息的
D.用导线碰触电池两极,旁边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有“咔咔”的杂音出现,说明此时有电磁波产生
8.(2021·石家庄模拟)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随着“发射”命令的发出,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的强度达到了150分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B.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佩戴耳机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通过电磁波接受地面信号
D.声音的强度达到150分贝指的是音调很高
9.(2021·桥西模拟)下列关于声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不使用时其周围就没有电磁波
B.在空气中,超声波比电磁波传播快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0.(2021·河北模拟)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传播的速度越快。
B.光的实质是电磁波,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105km/s。
C.电磁波的形式多种多样,γ射线、X射线、可见光、激光、超声波等都是电磁波。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11.(2020·云南)2020 年6月23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卫星的发射,全面建成了北斗系统。该系统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关于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星箭分离前,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光纤通信
12.(2020·济宁)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 (a)所示,其中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 (b)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
B.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可能不同
C.遥控器可以利用乙电磁波遥控电视机
D.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
13.(2020·新疆)在相同时间内,5G通讯传输的信息量约为4G的10倍。与4G相比,5G电磁波( )
A.频率更高 B.频率更低
C.传播速度更小 D.传播速度更大
14.(2020·乐山)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通过手机传递信息实现在线教育、视频会议、无线对讲等办公服务,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了( )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二、填空题
15.(2021·张家界)使用手机扫码支付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主要是 (选填“超导体”、“半导体”、“导体”或“绝缘体”)。
16.(2021·梧州)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预选区,如图所示是火星车在火星上巡视的图片,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信息是靠 传递的,它的传播速度是
m/s。
17.(2021·吉林模拟)我国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 组卫星送人预定轨道。卫星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 。该卫星发射和接收 波,为我国做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工作。
18.(2021·梧州模拟)新冠疫情爆发后,多个地区实行了线上教学,学生通过手机进行线上学习主要是依靠 传送信息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19.(2021·嘉祥模拟)汽车GPS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 信号。
20.(2020九上·大理期末)用手机通话时,手机与手机之间通过 传输信息的;某卫星到地球的距离是3×105m,地面的信息发送到该卫星大约需要 s。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不同的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的波速相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以前者的波长比后者的波长小,A符合题意;
BD.它们都属于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且传播的速度相等,BD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中的频率范围可知,它们都属于无线电波,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学中用波长、周期、频率、波速等物理量来描述电磁波,其中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波长等于波速乘周期。
2.【答案】B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的频率小于乙的频率,波速一定,根据c=λf可知,甲的波长大于乙的波长,A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电磁波频率的范围可知,甲乙都是电磁波,B符合题意;
C.由乙的频率可知它是不可见光,属于紫外线,C不符合题意;
D.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理学中用波长、周期、频率、波速等物理量来描述电磁波,其中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波长等于波速乘周期。
3.【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红外线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但传播的距离有限,较短,A不符合题意;
BC.超声波和次声波均不能在太空中传播,BC不符合题意;
D.卫星输送信号利用的是微波,即无线电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4.【答案】B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现代移动通信、卫星通讯都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8m/s=3.00×105km/s,B符合题意;
C.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可以确定海洋中鱼群的位置,C不符合题意;
D.手机既是发射台又是接收机,所以手机即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8m/s;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手机即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
5.【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A。
【分析】WiFi无线信号是电磁波。
6.【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声呐是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一种回声测距装置,发射、接收的是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的特点,所以声呐采用的是超声波,A错误,符合题意;
B.无线电波与可见光都是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交变电流通过电气设备,则电流的磁场发生变化,都会产生电磁波,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线鼠标工作时发出电磁波,接收器接收鼠标发出的电磁波,从而实现对电脑的控制,即无线鼠标和接收器之间是通过电磁波联系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呐是超声波的利用;可见光数据电磁波;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无线接收器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7.【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噪声监测仪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的等级,故显示数值的单位是dB,A不符合题意;
B.越用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路况信息的,C不符合题意;
D.用导线碰触电池两极,旁边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有“咔咔”的杂音出现,说明此时有电磁波产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监测仪的单位是分贝;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电磁波是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8.【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听到的轰鸣声属于声音,超声波是听不得的,A不符合题意;
B.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佩戴耳机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通过电磁波接收信号的,C符合题意;
D.声音的强度达到150分贝指的是响度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戴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航天器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9.【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手机通讯是依靠电磁波,环境中的电磁波主要是基站决定的,除非关闭基站,否则电磁波一直存在。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速,超声波作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空气中电磁波比超声波传播快。B不符合题意;
C.“禁止鸣笛”目的是禁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符合题意;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当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时,不能听到声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0.【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不变;A项错误;
B.光属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B项正确;
C.超声波不是电磁波,C项错误;
D.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既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介质中传播,但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大小不同;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就是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的2/3。
11.【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光纤通信;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相对于地球的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星箭分离前,二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并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B符合题意;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受的力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卫星通信,而不是光纤通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时,是相对静止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卫星之间的传递消息,利用了卫星通信。
12.【答案】C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乙的波长比甲长,是红外线,红外线肉眼不可见,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波长不同,导致频率不同,B不符合题意;
C.乙电磁波是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C符合题意;
D.医生拍片用的是放射线,不是红外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红外线肉眼不可见;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医生拍片用的是放射线,不是红外线。
13.【答案】A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BCD.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c=3×108m/s是不变的,由于c=fλ,因此频率高的波长短、频率低的波长长,因为5G电磁波的波长比4G更短,所以5G电磁波的频率比4G更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磁波在相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不同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不同;5G电磁波的频率比4G更高。
14.【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5.【答案】电磁波;半导体
【知识点】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手机扫码支付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是硅、锗等半导体材料。
【分析】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制作手机的材料有半导体。
16.【答案】电磁波;3×108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7.【答案】变大;电磁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1)卫星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那么动能变大。
(2)该卫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为我国做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工作。
【分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
(2)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分析解答。
18.【答案】电磁波;3×108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手机是移动通讯,多个地区实行了线上教学,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一样,即在真空中速度为3×108m/s。
【分析】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为3×108m/s。
19.【答案】电磁波;射频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GPS导航仪和通信卫星之间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即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分析题目所提示的图像,不难看出,音频信号的振动最慢,射频信号振动最快,故可判断振动最快的是射频信号。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根据示意图可得出频率最高的信号.
20.【答案】电磁波;0.001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手机与手机之间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地面信息发送到卫星需要的时间。
【分析】了解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事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信息到卫星的时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