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草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小草》和作者创作背景介绍,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对平凡如小草的普通人的情感的刻画。
2. 通过模仿《歌墟问答》的情境表演和歌词创作,树立学生自信表现和创编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协作分工表演“问与答的对话”。
教学难点:
模仿《歌墟问答》歌词即兴创作。
教材分析
1. 歌曲:《小草》
歌曲《小草》是一首女声或童声独唱曲。选自五场歌剧《芳草心》。王祖皆、张卓亚曲。《芳草心》是前线歌舞团根据评弹和话剧《真情假意》集体改编,向彤、何光华执笔。1983年由前线歌舞团在南京初演。该剧剧情:女青年媛媛与年轻的化工工程师于刚相爱,但是当于刚因公负伤时,在面临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媛媛却不负责任地离开他。媛媛的孪生姐妹芳芳出于道义和责任“扮演”姐姐,精心护理于刚,终于使她获得了重见光明的希望。此时的芳芳虽然由于日夜相伴,在心中激起了情感的波澜,可她却悄悄地离去了。媛媛怀着失而复得的心情重新走向于刚。然而,在婚礼前夕,终于真相大白。
该剧音乐创作刻意求新,富有诗意。全剧大胆地吸取了轻音乐的创作手法,然而又注意了轻而不俗、轻而不燥,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根据全剧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发展,写出了若干优美动听、短小精悍的抒情歌曲。《小草》是其中突出的一首。歌曲采用e小调、四二拍、两段体结构。词曲结合自然紧密,歌词声调与旋律音调基本一致,形成了清新、优美、抒情,具有青春时代气息的音乐风格。
2. 音乐活动:《歌墟问答》
《歌墟问答》是一首在“歌墟”上男女“盘歌”时所唱的民歌。“歌墟”又称赶街,是广西壮族的一种传统集体歌唱活动。在春节、中秋等大的节日里,壮族青年男女必邀集在村外、墟场,分男、女两个自然群体互相对唱,知识问答性的对唱叫“盘歌”,所唱之曲调是本地区、本民族的山歌,歌词则是即兴编出。
教学过程 (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师:课前我们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同时要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样的情绪?播放歌曲《小草》音频。
设计意图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小草》,它表达了作者对剧中主人公的歌颂之情。听了这段音乐,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小草,为社会默默贡献。
二、歌曲学习
1. 引导学生演唱的感觉。
师:在唱歌前我们先以两条发声练习曲来开开嗓子。?
出示课前准备的小黑板:发声练习。(1)连音练习。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2)连音练习。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
2. 在电子琴上选择弦乐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导学生发声。
师:请同学们用第二条发声练习曲为老师的范唱领唱,给老师感情提示。
【设计意图:1、调整发声状态,用良好的声音来歌唱。 2、为解决歌曲中的八度大跳及高音演唱难点巧设铺垫。】
3.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唱和学生的操作从技能上掌握,从能力上提高】
4. 让学生看黑板答题。
在黑板上画G调谱表。
师:请说出它是什么调号的谱表,它的音阶如何写?
5.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自习视谱。 (展示《小草》谱例)
6. 跟随《小草》伴奏,用“lu”哼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找出贯穿始终的节奏。
7. 演唱歌谱,填入歌词。
(1)分段带歌词演唱,划分段落,感受情绪变化;找出乐句的旋律特点及规律。
(2)介绍作品创作背景。
师: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小草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理解如小草般的普通人在阳光下共同成长的情感,学会关注身边的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作品的情绪】
(3)请同学为本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技能。】
8. 介绍中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师:中外歌剧在体裁、题材方面有何异同,能举例说明吗?你们喜欢中国歌剧吗?你认为中国歌剧要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9. 分组讨论并发表观点。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许多同学都已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应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心系家乡,心系祖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三、表演创编《歌墟问答》
1. 教师播放《刘三姐》片断《歌墟问答》唱段。
2.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刘三姐》及《歌墟问答》的资料,介绍《刘三姐》围绕着“歌”而展开的剧情,以及涉及的四类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3. 跟录音哼唱旋律。
4. 启发学生以《歌墟问答》曲调为基础,创编新歌词,并分组进行表演。
5. 师生共同探究中国歌剧的发展脉络。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歌剧的一些代表作品,歌剧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中国音乐的特点,希望大家日后利用课余的时间去了解更多的中国歌剧作品,并能真心地喜欢上这一具有特点的音乐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