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预习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预习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0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预习学案
一、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登进土第。仁宗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号“文”,故又称“王文公”。
政治上,主张改革除弊,强调“权时之变”,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文学上,主张“以适用为本”“有补于世”。其散文逻辑谨严,析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后世尊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善于说理,精于修辞,俊健峭拔,偶有情韵深婉、清新明丽之作。其词不多,但风格高俊,“一洗五代旧习”。
主要作品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游套禅山记》等散文名篇;诗歌《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等。有《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存世。
二、写作背景
北宋宋神宗时期,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
三、资料拓展
政见相左的诤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有着磊落的襟怀,他们虽在政见上有很大分歧,但都是以维护宋王朝统治为出发点。两人互相保持着对对方人格的敬重。一个反对新法的官员死后,司马光为其作墓志铭,其中有讽刺变法的话。有好事者将这个墓志铭献给王安石,以为王安石会迁怒于司马光。不料,王安石却将铭文挂在墙上,向其门下之士赞曰:“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而司马光在洛阳记述宋朝历史时,也能对王安石作客观评价。用司马光的话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王安石也承认,他们“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交锋
熙宁元年,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辩。其时因河北受灾,国用不足,宰相曾公亮等建议举行南郊典礼时停止赏赐。神宗把这个意见交学士院讨论。司马光从节流方面着眼,认为救灾节用,宜从贵近者开始,主张停止赏赐。王安石却从开源方面立论,认为国用不足是没有任用善于理财者的缘故。两人的意见截然相反,各不相让。这是新法实行前的一次交锋。
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相),主持变法。不久,制置三司条例司设立,青苗法等新法开始推行。司马光不愿沉默,多次上疏加以反对。后来司马光因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有过无数次交锋。对于司马光,朱熹曾有过一个评价,他说:司马光在洛阳十五年,做了件好事,写了一部《资治通鉴》;到了朝廷,做了件坏事,把十五六年推行的新法大多废除,搞得连守旧派的苏东坡父子也不赞成。
四、基础知识
1.注音
强聒( ) 难( )壬( ) 怨诽( ) 不恤( ) 胥( )怨
度义( ) 改其度( ) 游处( ) 会晤( ) 盘庚( )
2.通假字
不复一一自辨( )
不宜卤莽( )
3.古今异义
故略上报(古义: 今义: )
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 今义: )
以致天下怨谤也(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终必不蒙见察(“见”表被动)
(3)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正常语序应为“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
以谓受命于人主(正常语序应为“以谓于人主受命”)
(4)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何”作“为”的宾语,前置,应为“为何”)
(5)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多”作“怨诽”的定语,后置,应为“至于多怨诽”)
6.翻译
(1)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答: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答:
(3)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答:
五、文化知识
1.有司
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负有专责的官吏。
2.古代常用谦称
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窃: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已的谦辞。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旧时男子自谦。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六、文章难点
1.第2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作者是如何表明自己观点和态度的呢?试着简要阐述。
答:
2.第3段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坚定的变法态度和决心的?试着简要阐述。
答:
七、聚焦高考考点
宾语前置
1.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然而在文言文中,在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2.宾语前置的三种条件
(1)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而今安在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宾语前置的条件包含两个,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吾爱之,不吾叛也。
(3)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四方是维。
3.真题测验
(1)【江苏卷】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答:
(2)【全国卷】(萧)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许)将曰:“此事,申饰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答:
基础知识答案
1.注音
强聒(guō) 难(nàn)壬(rén) 怨诽(fěi) 不恤(xù) 胥(xū)怨
度义(duó) 改其度(dù) 游处(chǔ) 会晤(wù) 盘庚(gēng)
2.通假字
不复一一自辨(“辨”同“辩”,分辩)
不宜卤莽(“卤”同“鲁”,鲁莽)
3.古今异义
故略上报(古义:回信。今义:向上级报告。)
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指书信往返。今义:表示多次重复)
以致天下怨谤也(古义:因而招致。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多指不好的结果。)
4.词类活用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名词用作动词,办事)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名词用作动词,施恩惠)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终必不蒙见察(“见”表被动)
(3)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正常语序应为“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
以谓受命于人主(正常语序应为“以谓于人主受命”)
(4)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何”作“为”的宾语,前置,应为“为何”)
(5)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多”作“怨诽”的定语,后置,应为“至于多怨诽”)
6.翻译
(1)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答:现在您指教我的,认为我侵夺官吏的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答: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已经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忧虑国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情况,那么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与之抵抗,(这样一来)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3)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答:如果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老百姓收益,那么我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