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10.2.2 平移的特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10.2.2 平移的特征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6 17: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移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所给条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欣赏认识探索平移的基本特征的过程,理解平移时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以及对应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理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识图能力,体会变换的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移的特征和平移的基本性质。
2.难点:准确理解平移的特征和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
1.利用上一节的五个投影。
学生进一步观察图形,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提问:
(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有何关系?对应角有何关系?
(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是否发生变化?
2.在学生互相交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点悟:
(1)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表明"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这是从整体的角度刻画平移的特征。
(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大小不会改变这是从平移的结果上刻画平移的特征。
(3)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也相等,这是平移的基本性质。
二、观察理解,探索规律。
1.出示投影
学生观察△A′B′C′与△ABC的关系。
教师问:△ABC是沿着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得到△A′B′C′。
(1)线段AA′、BB′、C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学生交流后进一步由学生概括出平移的基本性质。
经过平移、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其对应线段平行(有时可能在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2.试一试:将课本图中△A′B′C′沿RS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其平行距离为线段RS的长度。
三、结合范例,深化理解。
四、动手操作,感悟规律。
1.课本试一试。
由学生动手,老师巡视,让中等的同学上台完成,老师评讲。
2.课本做一做。
由学生动手,老师巡视,让中上学生通过观察回答△ABC和△A″B″C″的关系,老师评讲。(这两个三角形存在平移的关系)。
五、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