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0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5.2 答司马谏议书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领略文章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学习思虑周祥的说理艺术。
难点: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写作本文时王安石34岁,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他的文章中也有所呈现。如《游褒禅山记》就叙述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字词:
【通假字】
1.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同“辩”,分辩)
2.于反覆不宜卤莽(同“鲁”)
【一词多义】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介词,把)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拿,用)

不为侵官(算是)
未能助上大有为(作为)
为天下理财(介词,替,给)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当作)
守前所为而已(做)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所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制度,法度)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
度义而后动(考虑)

而议事每不合(事情)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办事)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那么)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却)

不复一一自辨(再,又)
以复天子厚恩(报答,回报)《汉书·匈奴传下》

终必不蒙见察(加在动词前表被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看见)
冀君实或见恕也(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而天下之理得矣(道理)
为天下理财(治理,管理)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知道,懂得)
则非某之所敢知(领教)
孰为汝多知乎(知识)(《列子·汤问》)
【古今异义】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古义:谦辞,私自,私下。今义:偷窃。)
2.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古义:反、只、不过。今义:特殊,超出一般。)
3.重念蒙君实视遇厚(古义:想到。今义:想念。)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以膏泽斯民(给予好处)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办事)
形容词作动词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谄媚,巴结)
形容词作名词
以兴利除弊(有利的事业;有害的事情)
【特殊句式】
被动句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见”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应为“则众为何而不汹汹然”)
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应为“于朝廷修之”)
判断句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示判断)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和目的。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达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第四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四、学习课文
1、作者在驳斥司马光的种种责难之前,为什么要先强调“名”“实”之理?
明确:
“名”“实”相符,言之才能成理。司马光在来信中连用几个“孔子曰”,王安石在进行反驳之前,以“儒者”共认的要求“正名”为发端,将司马光所遵循的信条作为反驳他的依据。这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置论敌于无可回驳之地。另外,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是对事实的歪曲,因此王安石首先提出“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既把此番论争置于客观真理的轨道上,又显示了自身的光明磊落,也为后文的论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针对司马光的指责,作者是如何反驳的?
明确:
反驳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先确立一个为“儒者”所公认的判定是非的原则,即名与实必须相符。这就是说,只要证明对方所加给新法的种种罪名与实际不相符,就可以从根本上驳倒对方。这是一个可以避免枝节纠缠而又强劲有力的驳论角度。第二步,将对方的长篇大论归纳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谤五个要点,为后文的具体批驳树立了明确的靶子。第三步,针对以上所归纳的五个要点逐一进行批驳,着重揭示这些指责名不副实的根本谬误,从而收到了切中要害、势如破竹的驳论效果。
3、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在实施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出现这种情形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明确:
出现的情形: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根本原因是:新发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4、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历史上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一方面证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表明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退却,增强了说服力。
5、作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本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王安石非凡的政治胆略?
明确:
①“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一句说明,改革前王安石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了其非凡的胆略。
②“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一句,直斥当时朝中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了其直言不讳的勇气。
③王安石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④王安石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朝廷重臣,使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带有强烈的反诘语气的句子。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刘正夫书
韩愈
刘君足下: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
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
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足下以为何如?愈白。
(选自《韩昌黎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
B.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
C.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
D.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 不敢不以诚答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文中指刘正夫。
B.“太史公”,即司马迁,因其曾任汉代太史令,故在其所著的史书《汉书》中自称“太史公”。
C.“忝”,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如忝列门墙、忝为人师等。
D.“给事”,官名,“给事中”的省称,文中用官职代指刘正夫的父亲。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明确回答了写作的疑问。韩愈认为文章内容不能因袭陈词,应着眼于圣贤的文辞,重在学习圣贤的思想。
B.韩愈解答问题很辩证。韩愈认为文章没什么浅易艰深之分,只需写得正确,但如果立意浅易就一定要用浅易的文字来表达。
C.韩愈敢于指正鼓励后学。韩愈以不随波逐流的司马相如等人激励后生写作要有创见,要有自己的特点。
D.韩愈的写作主张鲜明。韩愈认为既要向古代先贤学习,又不能机械模仿,还要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
(2)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B;3.B
4.(1)前辈进士对于后辈(的求教),如果看见他来了,怎么可以不回应他的诚意呢?
(2)如果都顺从世俗随波逐流,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见解,即使不被当代的人责怪,也一定不会流传到后世。
解析:
1.“士大夫”为固定词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而”表转折,其前应断开,排除B项,“也”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排除D项。选C。
2.司马迁所著的史书是《史记》。
3.“但如果立意浅易就一定要用浅易的文字来表达”于文无据。
4.(1)关键点:“先进”“苟”“宁……邪”;(2)关键点:“沉浮”“自树立”“怪”“为……所”。
【参考译文】
刘君足下:承蒙您给我写信,对我的不足之处给予指教。得到您的赐教,更惭愧地觉得自己确实是这样。非常荣幸,非常荣幸!凡是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对于他的前辈,哪有不去拜访的?前辈进士对于后辈(的求教),如果看见他来了,怎么可以不回应他的诚意呢?有人来访,就应该热情接待,全城的士大夫没有谁不是这样做的。遗憾的是,唯独我韩愈落了一个喜好笼络后辈的骂名。我知道,名声有了,诽谤也就来了。如果有人来问我,我不敢不真诚地作答。
如果有人问我:“做文章应该效法谁?”我一定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古代圣贤。”如果又问:“古代圣贤所写的书保存下来的很多,文辞各不相同,该效法谁呢?”我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他们的思想,而不是效法他们的文辞。”如果再问:“做文章应该写得简易还是繁难?”我一定会郑重地回答:“没有浅易艰深的说法,只要它正确就可以。如此而已,并非一定要他们这么做,而禁止他们那么做。”
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种东西,谁也不会去关注它;当看到那些异乎寻常的东西,人们就会一起观赏谈论。文章难道和这不同吗?汉朝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文章做得最好。那么可以说,下的功夫深,得到的声名也传得远。如果都顺从世俗随波逐流,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见解,即使不被当代的人责怪,也一定不会流传到后世。您家中的各种物品,都是日常离不了要使用的.但其中您所珍爱的,肯定不是寻常的东西,那么君子做文章的道理,难道和这有什么不同吗?现在那些晚辈后生们写文章,能够深入探求努力获取,以古代圣贤的做法为法则,虽然说不一定人人都要这样做,如果有像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那样的人才出现,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绝不是出自按部就班的人。至于圣君治国之道,不用文士也就罢了,要是重用文士一定会重用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所谓能者不是别的,是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因循他人说法的人啊。自从出现文字以来,谁不写文章呢?但是能够保存到现在的,一定是能提出独到见解的啊。所以我经常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
我很惭愧地和您同样是经进士科考试而入仕的,只不过先中进士而已,又经常和令尊给事中大人交往。既然如此荣幸地收到您的来信,又怎能不把我所知道的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作为我对您的答复呢?您觉得我的说法怎么样?韩愈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