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 学案
学习目标
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虛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岀,于是统治者橫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內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二)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字词:
【通假字】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同“毋”,不要)
2.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3.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
【一词多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归去来兮辞》)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过秦论》)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也许)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马说》)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此言得之(合适,得当)
诚不得已(能)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应当)(《鸿门宴》)

当与秦相较(互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陈涉世家》)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地势坤(态势)(《周易》)

非兵不利(兵器)
而秦兵又至矣(军队)
兵者,国之大事也(战争)(《孙子》)

暴霜露(暴露)
暴秦之欲无厌(凶恶,残暴)

以地事秦(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事情)

犹抱薪救火(好像)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尚,仍,还)

始有远略(开始,起初)
始速祸焉(方才)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往昔,从前)
并力西向(朝着,面对)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走的败兵)(《过秦论》)
【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的实际(数目)。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思厥先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5.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按理)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一天天;一月月)
名词作动词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侍奉;礼待)
形容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
形容词作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战果;大的战果)
使动用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亏损)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表否定判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应为“赵尝于秦五战”)
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应为“苟以大天下”)
被动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洎牧以谗诛(“诛”表被动,被杀害)
省略句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所得”前省略“受赂”)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后省略代词“之”)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奉”前省略主语“诸侯”;“侵”前省略主语“秦国”)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提出论点,并做初步分析,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第二部分(第2-3段),扣住分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皆引用历史事实来加以论证。
第三部分(第4-5段),点出写作目的,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告北宋统治者要采取正确方针,坚决抵御外来侵扰。
四、学习课文
1、第一段中,作者在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后,又提出了哪两个分论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两个分论点弥补了论述中的漏洞,使中心论点更加完备周密。
2、第二段论证的是哪一个分论点?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
第二段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1)作者通过对比,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先以秦“攻取”所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进行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先祖父”得地之“难”与秦得地之“易”进行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再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进行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
(2)作者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3、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明确:
第三段以齐、赵、燕灭亡的事实为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因为它们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所以才“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有自身策略失误的原因,但是根本的因素则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作者运用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亲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会是一个未知数。
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明确:
不好。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这样就把六国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三国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因为北宋正是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做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
①对比论证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说明北宋王朝如果赂敌,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
②引用论证法。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③举例论证法。如“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6、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明确:
“赂者”指楚、魏、韩,“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魏、韩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对秦的态度基本一样—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六国论
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非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诈虞,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呑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果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犹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从亲,彼岂不逆①知夫从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②—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③,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夫张仪之辩说,虽欲以散从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之人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从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嗟夫!自春秋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首抵足,暴骸中野,以终刘④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有删改)
【注】①逆:预先。②弋:取。③洹水之盟:在苏秦的游说下,六国国君在洹水盟誓“合力抗秦”。④刘:杀。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徒事割地赂秦 徒:只,仅仅
B.而后秦患可纾 纾:解除
C.视秦无异也 视:看待,对待
D.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 术:途径,方法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虚岁,文中指一种计算年龄的方法。小孩刚生下来算一岁,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加一岁,一般比实岁多一至两岁。
C.昆弟,兄弟的意思。《史记》中“当是时也,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镇天下”,“昆弟”意思与本文相同。
D.生民,即人民的意思,《诗经》中有《大雅·生民》。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2)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4.比较苏洵的《六国论》和李桢的《六国论》,分别归纳他们关于六国灭亡原因的主要观点。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B
3.(1)后人之所以痛恨秦国,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
(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
4.苏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略者丧。李桢: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不施仁义。
解析:
1.视:比照。
2.文中“虚岁”是两个词语,“虚”是空闲、间断的意思。文中是说兵祸连年,没有空闲的年份。
3.(1)关键词:“恶”“岂非”;(2)关键词:“然”“误”“所为”。
4.本题考查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及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苏洵的观点很明确,即“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重点应明确李桢的观点是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然后他从六国本性、六国谋士、秦国谋士这三方面来说明六国与秦无异,皆为不施仁义。
【参考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他们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然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之所以痛恨秦国,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在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能只认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崤山以东诸侯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简直没有空闲的年份。假使有像秦国那样占据有利地理形势的诸侯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未必不会成为另一个秦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最终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苏秦当初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为秦国所用而使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假使秦国当真用了苏秦,(那么)他为秦国做的谋略,就和张仪(连横的谋略)一样了。只因他不为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相亲结为联盟,他难道没有预料到合纵的盟约是无法保住的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盟约的计谋不会失败。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因为秦国出征了。
张仪的辩说,虽说是想使合纵离散而连橫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为了争夺钱财,而使用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的。”以此来描述衰微时代的人情,也没有多大错误。那六国用攻打的方式相互图谋,用欺诈的方式相互推崇,(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橫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用言语恐吓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谢罪。你想要求长久地保持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
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而生命终结于虐杀吗?上天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不会恶贯满盈,那它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