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课件 +同步练习(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课件 +同步练习(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17:21: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1.给划线字注音。
(l)腊八这天还要泡( )腊八蒜,干( )果。
(2)杂拌儿是用(各种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 )成的。
(3)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 )断。
(4)元宵( )节,处处( )悬灯结( )彩,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2.比一比,再组词。
腊( ) 饺( ) 拌( )
醋( ) 较( ) 伴( )
贬( ) 眨( ) 恰( )
贩( ) 泛( ) 拾( )
摊( ) 宵( ) 燃( )
滩( ) 霄( ) 然(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热闹—一( ) 姿态—( )
充足——( ) 娴熟一( )
4.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北京的春节( )有排场,( )分外热闹。
(2)这( )粥,( )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3)(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
(4)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5.按要求写句子。
(1)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在的农村。(改病句)
(2)我们家买了电脑。(扩句)
(3)我们家房子很小。(改为夸张句)
6.填空。
(1)本文作者是( ),原名( ) ,字( ),被授予( )称号。代表作有小说《 》《 》,剧本《 》《 》等。
(2)本文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 )(体裁),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 )之情
课内阅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7.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8.找出一个过渡句,画上“ ”。它在文起( )的作用。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紧张”
课外阅读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10.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哪些花灯 你最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11.花灯是真正的艺术品,选段是从( )( )( )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答案
1 .pào ɡān huo jiàn xiāo chù jié
2略
3.喧闹 姿势 充分 熟练
4.
(1)不但…而且……(2)不是…而是…
(3)因为…所以… (4)…可是…而且…
5.
(1)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2)我们家买了一台配置很高的电脑。
(3)我们家房子很小,只有巴掌那么大。
(1)老舍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茶馆
(2)散文 隆重和热闹 温馨和祥和 喜爱
7.(1)买杂拌儿。(2)买爆竹。(3)买玩意儿。
8.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承上启下
9.“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紧张”。
10.略
11形状 材料 样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1.北京的春节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目录
初识课文

作者简介

新课导入

字词学习

新知讲解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北京的春节写于解放后的1951年1月,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同时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背景介绍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课导入
老 舍
职业: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生卒: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代表作品:《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文学概论讲义》等。
作者简介
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字典识记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圈出新字生词;
3、把句子读通顺,难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初识课文
蒜 醋 饺 摊 拌 眨 宵 燃
贩 彼 贺 轿 骆 驼 恰
suàn cù jiǎo tān bàn zhǎ xiāo rán
fàn bǐ hè jiào luò tuó qià
字词学习
蒜醋 饺

拌眨 宵燃
我 会 组 词
添油加醋
饺子 蒸饺
搅拌 拌面
蒜瓣 蒜薹
眨眼 一眨眼
宵夜 元宵节
燃烧 点燃
摆摊 摊位
字词学习
贩彼贺轿
骆驼恰
我 会 组 词
彼此 彼时
贺喜 恭贺
摊贩 贩卖
骆驿不绝
骆驼 驼背
恰好 恰当
轿车 轿子
字词学习
热情 自傲 饺子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万象更新 万不得已
认读词语
字词学习

gēng
gèng
打更
更好
字词学习

zhēng
zhèng
正月十五
正好
字词学习



肉铺
铺床
字词学习
小年: 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祭灶节”。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字词学习
张灯结彩:形容场面热闹、喜庆。
残灯末庙:意思是快要熄灭的灯,将要结束的庙会;比喻事情已经衰落,接近完结。
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文中指杂拌儿之类的零食。
字词学习
预备——  间断—— 娴熟——  
万不得已—— 独出心裁——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准备 
中断
纯熟
迫不得已
别出心裁
迥然不同
焕然一新
字词学习
自傲——   充足—— 热闹——  
间断—— 娴熟——   庸俗——
截然不同——
自卑
短缺
冷清
持续
生疏
高尚
相差无几
字词学习
再读课文
1、读课文并思考:《北京的春节》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试着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新知讲解
《北京的春节》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然后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初一、十五,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字词学习
新知讲解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腊月初旬、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试着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主要内容。
(1-7段):写腊月初人们就在为过年做准备了 。
(8段):写除夕时的热闹景象。
(9-11段):写正月初一到初六之间人们的活动情况。
(12-13段):写元宵节的习俗以及热闹的场面。
(14段)写春节正月十九结束,人们投入新的工作。
新知讲解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并对生字新词进行了深入学习,课后同学们要及时复习,为下一节课分析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新知讲解
1、生字词识记。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