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生字。
热泪yínɡ( )
yā ( )雀无声
王 hóu ( )将相
qì( )不成声
顺理成zhānɡ( )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不得语(màn)
B.中庭地白树栖鸦(xī)
C.纤纤擢素手( zhuó)
D.札札弄机杼(shù)
2.“终日不成章”中的“章”表示( )
A.文章
B.章节
C.一小块布
D.花纹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纤纤擢素手(洗涤)
C.今夜月明人尽望(全、都)
D.泣涕零如雨(落下)
三、对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品析正确的有( )(多选)
A.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烘托出了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B.“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
C.这句诗明写花而暗写风。
D.这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花”字。
四、理解古诗内容填空。
1.《寒食》的作者( )是朝诗人( )。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拮写自己看到的景物,可以用( )、( )两个词语概括。全诗描写了( )的景象,其中表现王侯贵族具有特权的诗句是(“ ”)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腐败现象的不满。
2.《十五夜望月》中间接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诗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苦的诗句是
。
五、知识积累。
1.《寒食》中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传统习俗是
( 。) 《十五夜望月》中“十五夜”指的是 ,这天的习俗有 。
2.根据下面给出的传统节日,写出相应的诗句。
重阳节:
清明节:
答案
一、
盈 鸦 侯 泣 章
二、
1. C
2. D
3. B
三、
ABC
四、
唐 韩翃 春城飞花 御柳飘拂 春天京城寒食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五、
寒食节 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的食物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赏月、吃月饼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3.古诗三首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目录
初识诗词
叁
作者简介
贰
新课导入
壹
字词学习
肆
诗词解析
伍
十五夜望月
中秋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新课导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新课导入
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习俗
赏月
新课导入
王建(约767-831),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朝著名诗人。现有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建诗集》。
作者简介
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初识诗词
栖
qī
yā
鸦
字词学习
qī 栖息 两栖
yā 乌鸦 鸦雀无声
栖
鸦
字词学习
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即庭中,庭院中。
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秋天的冰冷的露水。
十五夜:
中庭:
地白:
冷露:
字词学习
尽:
秋思:
落:
都。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在,到。
字词学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地白
冷
冷:写出了秋夜的清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境。
诗词解析
“树栖鸦”是诗人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衬托出了夜的宁静。
诗词解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诗词解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之夜
今夜
全、都
尽
对月怀远的情思
秋思
中秋之夜,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
诗词解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人们都在望着中秋之夜皎洁明亮的圆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到谁的身上?
诗词解析
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将感情寄托于月亮,表达了作者 思念故乡之情。
诗词解析
全诗诗意
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人们都在望着中秋之夜皎洁明亮的圆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到谁的身上?
诗词解析
鉴赏
诗的前两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诗词解析
鉴赏
诗的后两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诗词解析
1、理解并背诵全诗。
2、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布置作业
诗人通过对中秋月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无限思念之情,和惆怅之感,对月怀远,望月怀人,别离思绪之情。
主旨归纳
十五夜望月
所见——明月、栖鸦、
冷露、桂花
所感——对月怀人,
思深情长
思念家乡
想念亲人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