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青山出处埋忠骨 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青山出处埋忠骨 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14:15:57

内容文字预览

课程名称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案例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五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义务教育教科书P56-58页的内容。
  本文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主要描写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课文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所描写的事件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的。第一部分写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第二部分写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是这一单元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毛主席即是父亲、又是国家领导人的真挚感情和复杂内心,并且能结合资料,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
教学目标: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资料,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 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质等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了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多元化,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加丰富、细腻、深入。围绕这个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的练习活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运用“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法,创设一个自主性、研究性、协作性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安装101 PPT。学生准备:找资料,观看有关抗美援朝的故事。教师准备:课件、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音乐。教学资源:多媒体白板,投影仪,101 PPT。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2.谈话导入新课: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令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反复朗读,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在橘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课本P58第1/2/3题 1.教师: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2.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作者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述,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3.默读课文3-10自然段,用“——”划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后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把自己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词句, 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一)感悟“悲痛,领略慈父情怀。预设一: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预设二: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1)PPT出示补充资料,请学生读资料,说说从这份资料中,你读懂了什么?(补充资料:毛岸英生平。)——幼年丧母,岸英的童年历经磨难,与父亲聚少离多;想起岸英曲折的童年,想起父子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一个父亲,毛主席心中有愧……(2)“这次怎么会……”请学生尝试补充省略号省掉的内容。预设三: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2.学法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切地体会到了毛泽东失去爱子时悲痛欲绝的心情。课文读到这儿,你对毛泽东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毛泽东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丧子之痛,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让我们感受了一个慈父的情怀。板书:慈父情怀)(二)品味“抉择”,讴歌伟人胸襟1.明晓:两份电报,两种选择。2.毛主席想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主席的这种愿望。交流以后出示:“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从主席的心理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发自肺腑的父子情啊。3.毛主席能把岸英的遗体能运回国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感悟主席博大的胸怀!4.反复对比读,感受思想斗争的激烈“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5.重点交流: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踌躇”是什么意思?毛主席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为什么还会“踌躇”?6.“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课堂练笔: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这一夜毛主席 ,无言的泪水打湿了他的枕巾。7.尽管心如刀绞,尽管有太多的不舍,第二天早上,秘书还是看到放在毛主席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说说诗句意思。忠骨: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岸英已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呢!(青山到处都埋葬着忠诚的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运回家乡呢 )领悟批示中的情感,有感情地引读。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1.谈话引导: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那么,课文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1.学生回忆交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要讲了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和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集体交流:从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4、从中了解到毛岸英的成长经历。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a. 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b. 这次怎么会回不来了呢?c. 这次怎么会不能回来了呢?……5、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主席的无比悲痛。6、学生阅读有关毛岸英的资料,了解毛岸英是经历了许多磨难成长起来的。 7、学生自由交流。 8、学生总结:(1)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1.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2.释义: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展示教材图片:茫茫青山,树木郁郁葱葱,平添了悲伤之情。 小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配乐:雄赳赳,气昂昂......。巩固练习的小练笔。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做到了教师心中有标,教学过程靠标,课堂结束达标。3、教学的指导思想端正,教师始终处在指导的地位,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4、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教法独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 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质等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了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多元化,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加丰富、细腻、深入。围绕这个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的练习活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运用“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法,创设一个自主性、研究性、协作性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七、课后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请示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时我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尽力做到让孩子门们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比如:我在课前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并讲解时代背景,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课堂上观看毛岸英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多么可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面临失去爱子之后无比悲痛的心情,学生很好的把握了课文的情感基调,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以及伟人的宽广胸怀无不震撼了同学的心灵。 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象。它表现了毛主席既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胸怀,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引导学生对个别词语的品味不到位,在许多问题的表述上,不够清晰简明;对学生出色表现的评价用语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5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习目标】
1.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谋”等14个字。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2.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学习用细节描写人物的常用方法。
【学习过程】
一、学法指导:
1.先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赴朝的理由、牺牲时的情景。
2.以读为主,读读、议议、读读。在读的基础上,和大家合作交流,深入体会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二、知识链接: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和平建设,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我们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假若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倘若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三、自主学习:
1.我会用心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我会读:彭 拟 谋 赴 殊 踌 躇 黯 革
我会写:彭 拟 谋 瑞 损 锻 炼 眷 赴 搞 殊 尊 签 革
2.我会正确流利地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两遍。
拟定:______________
勋鉴:______________
殉职:______________
奔赴:______________
踌躇:______________
黯然:______________
3.我会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弄明白一些生词的意思,记在书上。
4.我能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能用上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狂轰_____炸
情不自_____
原_____不动
自我安_____
中流_____柱
_____精图治
5.我在课文中发现了一个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_____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_____的心情和_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合作探究:
1.读完课文,我被课文内容深深打动了。课文中有些地方令我深受感动,我想读给大家听一听,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我读后的感受。
2.学了本文,我觉得主人公的形象之所以这么鲜明,作者的构思、描写方法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我觉得课文的写法上很有特点,我想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大的胸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描写人物时,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细致刻画。
六、拓展延伸:
学了本文,我还想到了许多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我想把我搜集到的内容和大家共同分享。
七、当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毛主席得知岸英牺牲后,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批示。
(2)本文中,我认识了_____的毛泽东,抗美援朝英雄_____,我知道的抗美援朝英雄还有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犹豫不决的样子。_____
(2)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_____
3.学了本文,我想对毛泽东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繁忙—_____
尊重—_____
踌躇—_____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