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A.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B.将废弃的干电池扔入河道
C.短途旅行时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 D.垃圾分类后放入指定的垃圾箱
2.鄱阳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周围地区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开展造林绿化 B.加强水质监测
C.提倡燃煤发电 D.禁止私挖滥采
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迅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4.下列做法与环境保护相违背的是( )
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 B.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C.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5.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C.淡水资源丰富,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D.大力宣传,逐步引导人们把节水变为自觉行为
6.去年冬天,河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为保护环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增大燃煤供暖力度 B.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
C.乘坐新能源公交车出行 D.就地焚烧垃圾,使环境更清洁
7.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减少 PM2.5排放
B.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C.发展太阳能产业——开发清洁能源
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8.“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太阳能
9.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低碳生活”倡导、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以吸附掉水中溶解的部分杂质,除去异味
B.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C.经沉降、过滤、吸附及杀菌消毒的水应该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
D.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11.包头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下列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是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1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回收和利用废金属
C.填埋废旧电池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13.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拉瓦锡是第一个制得氧气的化学家
B.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C.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D.居里夫妇通过长期的化学实验制造出了具有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14.“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为了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D.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15.有关CuSO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已知:
(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途径②比途径①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B.途径①中80g铜与200g98%浓硫酸反应可得到160g硫酸铜
C.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的成分是SO2和SO3
D.若步骤4中所得沉淀为Cu(OH)2和CuSO4·3 Cu(OH)2,则沉淀中铜元素含量较CuSO4中铜元素含量大
二、综合题
16.环保角度。
(1)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
A.SO2 B.CO C.NO2 D.PM2.5
(2)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
(3)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节水型水龙头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钙,这里的“钙”是指________(填序号)
A 分子 B 元素 C 原子 D 单质
(2)下列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 不锈钢 B 玻璃 C 塑料 D 棉花
(3)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4)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CO2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 CH3COOH),转化程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5)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图中A池是______,B池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作用。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_________。
19.材料、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①塑料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②建筑外墙的复合保温材料采用铝合金锁边,金属铝耐腐蚀是因为______。
(2)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①化石燃料包括______、石油、天然气,石油综合利用大大的提高了其利用价值,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出行使用电动自行车,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电池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提倡“践行绿色生活”,保护水资源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①若要检测某河水是否显酸性,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蕊试液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碳酸钙
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 b.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即可降低水的硬度。
20.环境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关心的问题。今年的4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中能够形成酸雨的是SO2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净化水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性。
(3)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也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A.CO(NH2)2 B.KNO3 C.KH2PO3 D.CaH2PO3
21.某同学外出旅游时,走进植物园,看到标语——“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结合化学知识分析: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空气中的水蒸气和______。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_。
A.澄清透明的天然水均可直接饮用
B.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C.农业生产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厨房洗餐具后的水可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河流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下列选项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电解: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玻璃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水的净化:实验室常用来分离河水中的不溶性固体的净水方法是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以及______。
(3)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
23.2017年6月2 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开采巳经连续产气22 天,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1)___________、_______天燃气是当今社会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能源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请再写出一例新能源______。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对_____的损害最轻(填字母序号)a.大理石雕像 b.玻璃橱窗 C.果树园林
(2)开采海城“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的______物理性质。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 变化” )。
(3)写出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4)如下图是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在a.b.c 三个不同的位置放置了大小一样的三块白磷。你看到____处的(填序号)白磷会燃烧,a 和b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__a和c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____,烧杯中的热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做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树木的砍伐,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故A正确;
B、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汞有毒,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使水体或土壤受到污染,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故B不正确;
C、近距离交通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故C正确;
D、垃圾分类后放入指定的垃圾箱,回收再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故D正确。故选B。
2.C
【详解】
A、开展造林绿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正确;
B、加强水质监测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正确;
C、提倡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错误;
D、禁止私挖滥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正确;
故选C。
3.C
【详解】
A、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新资源,现阶段化石燃料仍然是主要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与环境保护相违背,故选项正确;
B、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可行,不违背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C、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植树造林可行,不违背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行,不违背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A、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符合这一主题,故A项错误;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符合这一主题,故B项错误;
C、淡水资源丰富,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不符合这一主题,故C项正确;
D、大力宣传,逐步引导人们把节水变为自觉行为,符合这一主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6.C
【详解】
A、增大燃煤供暖力度,要大量使用煤做燃料,会产生CO、SO2和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产生雾霾天气,故做法错误;
B、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故做法错误;
C、汽车尾气中含有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产生雾霾天气,故乘坐新能源公交车出行方式的做法正确;
D、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的烟尘,污染空气,故做法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 汽车尾气会产生烟尘,造成PM2.5的排放而污染空气,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PM2.5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 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过量排放CO2不会形成酸雨。故B符合题意;
C.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所以发展太阳能产业就是在开发清洁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 含磷洗衣粉随水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会使藻类植物疯长,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所以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不违背该理念,不符合题意;
B、开发绿色能源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的产生,不违背该理念,不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垃圾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违背该理念,符合题意;
D、使用太阳能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的产生,不违背该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
试题分析:“低碳生活”倡导、鼓励人们少开汽车出行,多步行或者骑车,这样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C.
10.C
【详解】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可以吸附掉水中溶解的部分杂质,除去异味,故A正确;
B、为防止污染水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故B正确;
C、经沉降、过滤、吸附及杀菌消毒的水只是除去了水中的可溶物、色素、异味以及病毒和细菌,还存在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故C错误;
D、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净化程度最高,故D正确。故选C。
11.B
【详解】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天气发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A、露天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理念,故错误;
B、回收和利用废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故正确;
C、填埋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D、开私家车出行需要使用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故不提倡开私家车出行,故错误。故选B。
13.AD
【详解】
A、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的科学家是:舍勒(瑞典)和普利斯特里(英),错误;B、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进行化学实验,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是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经过几百万年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D、自然界中原本就有镭元素和钚元素,并不是谁制造出来的,只能说是由谁发现的,错误。故选AD
14.BD
【详解】
A、教科书中纸张中有碳元素,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可以减少污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室内空调温度设置的不要太低,否则会消耗大量的电能,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15.AD
【详解】
A、相对于途径①的铜和浓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途径②的优点:制取等质量胆矾需要的硫酸少、途径②无污染性气体产生,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故正确;
B、由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与196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160份质量的硫酸铜,80g铜与200g98%浓硫酸反应,铜过量,并且随着反应,浓硫酸会变为稀硫酸,反应将无法进行,不可得到160g硫酸铜,故错误;
C、 硫酸铜分解生成Cu2O与氧气、SO3、SO2,根据2CuSO4═Cu2O+SO2↑+SO3↑+O2↑知,X可能是O2、SO2和SO3的混合气体,若只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铜元素、硫元素化合价只有降低,无元素化合价升高,故C错误;
D、将CuSO4中铜元素含量为 =40%,Cu(OH)2中铜元素含量为 =65.3%,所以Cu(OH)2和CuSO4·3 Cu(OH)2混合物中铜元素含量在40%-65.3%之间,故正确。
16.ABCD BC
【详解】
(1)大气污染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通常指: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烟尘包括可吸入颗粒和总悬浮颗粒物。故填:ABCD。
(2)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量,措施错误;
B.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能减轻空气的污染;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轻空气的污染;
故填:BC。
17.属于 软水 b
【详解】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油脂和水,故填:属于。
(2)硬水中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肥皂水会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浮渣较多的是硬水,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
(3)大水漫灌农作物会浪费水资源,不符合节水理念,故选b。
(4)水通电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B D 能 原子 过滤 吸附 节约用水
【详解】
(1)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钙,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故填:B;
(2)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
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材料;
故选D。
(3)图中标志是可回收物标志,矿泉水瓶、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能投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4)化学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原子;
(5)图中A池是过滤,B池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19.a 能形成自我保护膜 煤 物理 化学 abd ad 煮沸
【解析】
(1)①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通常情况下铝制品很耐腐蚀,这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2)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②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①a、酸性溶液会使石蕊变红色,可以鉴别,故正确;
b、酸性溶液pH<7,可以鉴别,故正确;
c、酚酞遇到酸性的液体不变色,故错误;
d、碳酸钙与酸性溶液反应气体,可以鉴别,故正确;
②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时,其中的重金属能够污染水体;
b、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水体保护,不会污染水体;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工业废气任意排放时,会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从而污染水体。
③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煮沸能使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析出,这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最简单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
20.NO2 吸附 B C
【解析】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中能够形成酸雨的是SO2和NO2;(2)活性炭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净化水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3) A、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B、KNO3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C、KH2PO3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D、Ca(H2PO4)2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21.
(1)二氧化碳CO2
(2)AD
(3)AC
【解析】
(1)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
A. 澄清透明的天然水不一定符合饮用标准,此选项错误;
B. 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以防污染水源,此选项正确;
C. 农业生产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防污染水源、土壤等,此选项正确;
D. 厨房洗餐具后的水通过下水道后,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河流,此选项错误。故选AD。
(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故选AC。
22.
(1) 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和O) 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过滤 玻璃棒
(3)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分析】
(1)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水通电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图中管b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和O);O2;氢元素和氧元素。
(2)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实验室常用来分离河水中的不溶性固体的净水方法是过滤;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过滤;玻璃棒。
(3)
节约用水的方法有淘米水浇花,用洗菜水冲厕所等,故填: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23.煤 石油 不可再生 氢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 b 硬度大 化学变化 热能 a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A
【详解】
(1) 煤、石油、天燃气是当今社会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新能源还有氢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酸雨对玻璃橱窗的损害最轻;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4)a处的白磷燃烧,b处的白磷不燃烧,a 和b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a处的白磷燃烧,c处的白磷不燃烧,a和c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烧杯中的热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做反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