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金属矿物与冶炼第六章金属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
A.Fe3O4
B.Fe2O3
C.FeS2
D.FeCO3
2.如图是CO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实验时先挤压软塑料滴瓶,再点燃酒精喷灯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3.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和热空气等
C.主要原理是:2Fe2O3+3C4Fe+3CO2↑
D.主要产物为生铁
4.高炉炼铁的主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B.CO由焦炭和焦炭燃烧所得的CO2反应产生
C.所得产物为生铁,含碳量比钢低
D.高炉尾气对环境无影响,可直接排放
5.冶铁的原料中,除铁矿石、焦炭、空气,还应添加的是
A.一氧化碳 B.石灰石
C.锰 D.碳化铁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有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把紫色的干燥石蕊小花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石蕊小花会变为红色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7.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A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
C.生成的铁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14:11
D.B处的澄清石灰水可检验CO2并吸收CO
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3C+2Fe2O34Fe+3CO2↑
B.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3Mg+N2Mg3N2
C.用熟石灰浆处理二氧化硫:Ca(OH)2 +SO2=CaSO4+H2O
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
9.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生铁:
B.不能用铁器盛放农药波尔多液的原因:
C.制取少量硫酸镁
D.证明铁是氢前的金属:
11.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锰的是( )
A.赤铜矿(Cu2O) B.赤铁矿(Fe2O3)
C.软锰矿(MnO2) D.铝土矿(Al2O3)
12.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关铁的认识符合实际的是 。
A.生铁和钢是纯净物
B.用CO还原铁矿石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生铁和钢的性能差异是因含碳量不同造成的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在钢铁工业推进碳减排、碳捕集的过程中,化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1)“焦炭炼钢”是先将铁精矿(Fe2O3)和焦炭同时加入高炉,鼓入热空气,充分反应后得到生铁,再将生铁转移至炼钢炉中炼制得钢。
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______夺取了Fe2O3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
(2)为了实现CO2的捕集利用,我国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含NaFe2O4),能将CO2转化为汽油,转化步骤如下:
①步骤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所得汽油中含有C、H两种元素
B.NaFe3O4中O为-2价,Fe为+3价
C.上述转化不仅有利于CO2减排,还可以减轻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3)一种以“氢能炼钢”替代“焦炭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高温下,用H2炼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跟“焦炭炼钢”工艺相比,“氢能炼钢”的主要优点有______。
14.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①北宋《<浸铜要略〉序》载有“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熔点高
C用钨丝做灯丝利用了钨的导电性 D铜被做成铜丝利用了铜的延展性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可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利用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如图所示,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图中共发生了___________个化学变化。
②写出检验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若取8g氧化铁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10g赤铁矿,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
15.人类对金属的冶炼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1)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作用是 ________ 。加热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 ;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放置酒精灯目的是 ____ 。
(2)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2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_ g。
(3)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实验室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矿石名称为___________;图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加热”和“通气”(通入CO)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
17.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 Fe2O3,还含有少量的 FeO、Fe3O4.草酸晶体(H2C2O4 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会受热分解:H2C2O4 3H2OCO2↑+CO↑+4H2O.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 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开展探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已知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和氧 化钙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草酸晶体制取一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_____(填 “相同”或“不相同”)。
(2)进入 D 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 CO,则 A、C 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碳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3)对 D 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后,都需要通入过量的 CO,其作用分别是:加热前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_____。
(4) 写出 D 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5)称取铁红样品 10.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若实验前后称得 E 装置增重 6.6g,则此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 0.1%)。
(6)本实验中如果缺少 C 装置(不考虑其它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1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B处玻璃管内___________ 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具有还原性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A、B两处的火焰 C中有D中液体进入 /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Fe3O4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A不正确;
B.Fe2O3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B不正确;
C.FeS2是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C不正确;
D.Fe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A、实验中所需CO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甲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不纯时加热或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为保证实验成功,应先挤压软塑料滴瓶,将HCOOH加入热浓硫酸中,使产生的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A.炼铁的设备是高炉,此选项正确;
B.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热空气等,此选项正确;
C.工业炼铁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来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此选项错误;
D.工业炼的铁中含有杂质,属于生铁,此选项正确。
故选C。
4.B
【解析】
【详解】
A、反应中CO得氧变成CO2发生氧化反应,Fe2O3失氧变成Fe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于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焦炭燃烧放热,提高炉温,反应为:;并转化成CO,反应为:,符合题意;
C、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故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不符合题意;
D、高炉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有危害,不能直接排放,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解析】
略
6.B
【详解】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B、把紫色的干燥石蕊小花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由于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所以石蕊小花不会变为红色,故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正确;
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正确。
故选B。
7.B
【详解】
A、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该反应中生成的铁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56×2):(44×3)=28:33,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一氧化碳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高炉炼铁是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不是用碳作还原剂,故A选项错误;
B、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故B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不是硫酸钙,故C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B。
9.D
【解析】
【详解】
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性质和用途。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A、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B、铁金属活动性在铜的前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书正确。
C、氯化镁与硫酸钠相互结合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不能发生,故选项错误。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
【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赤铜矿(Cu2O)、赤铁矿(Fe2O3)、铝土矿(Al2O3)中不含锰元素,不能用来炼锰;所以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锰的是软锰矿(MnO2),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生铁和钢是都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用CO还原铁矿石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符合“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D、生铁和钢的性能差异是因含碳量不同造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
(1)CO
(2) H2O B
(3)
不排放二氧化碳,无污染
【解析】
(1)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CO夺取了Fe2O3里的氧化铁还原出来;
(2)
①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步骤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是水,化学式是H2O;44H2←00步骤IIH2(CH2)n步骤IIIH2O;
②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所得汽油中含有C、H两种元素,故说法正确;
B.NaFe3O4中O为-2价,两个Fe为+3价,一个铁为+2价,故说法错误;
C. 根据转化关系可以看出,上述转化不仅有利于CO2减排,还可以减轻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故说法正确,故选:B;
(3)
①高温下,用H2炼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跟“焦炭炼钢”工艺相比,“氢能炼钢”不排放二氧化碳,无污染。
14.错误
15.错误
16. 赤铁矿 3CO+Fe2O32Fe+3CO2 通气加热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实验室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是铁和二氧化碳:3CO+Fe2O32Fe+3CO2;
(2)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玻璃管中空气,以免发生爆炸。
考点:实验室炼铁
17. 不相同 c、a 防止生成的铁被重新氧化 Fe2O3+3CO2Fe+3CO2 76% 偏小
【解析】
【详解】
(1)草酸晶体(H2C2O4 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该反应的反应物有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固液反应且需要加热的装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固固加热型装置,装置不相同;故填:不相同;
(2)A在应该放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中的氢氧化钙溶液用来验证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C中应该放浓硫酸,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填:c、a;
(3)对 D 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后,都需要通入过量的 CO,其作用分别是:加热前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生成的铁被重新氧化。故填:防止生成的铁被重新氧化;
(4)D装置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填:Fe2O3+3CO2Fe+3CO2;
(5)E装置增重6.6g,那么二氧化碳是6.6g,氧元素的质量=6.6g××100%=4.8g,因为4.8g氧元素的质量一半来自于一氧化碳,一半来自于铁的氧化物,那么铁红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8g÷2=2.4g,则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100%=76.0%;故填:76%;
(6)本实验中如果缺少C装置,空气中水蒸气会进入E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氧元素的质量偏大,会导致铁元素的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小;故填:偏小。
18. 石灰水沿右侧导气管进入到E中 C + CO22CO 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一氧化碳 不需要,未反应的CO进入D装置不会逸散到空气中
【解析】
【详解】
①点燃A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因此木炭粉减少,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剩余的一氧化碳进入D中,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同时D装置中液体被进入没有反应的气体压出D装置进入E;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CO22CO;
②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前面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B处红色粉末变为黑色,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该装置不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因为过量一氧化碳已收集在D中,并没有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
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