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生物灾害》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生物灾害》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01 16:2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一、农作物病虫害二、 森林病虫害三、蝗灾与鼠害 阅读:生物入侵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 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 (1)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
(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
小麦锈病(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水稻病害 稻瘟病
纹枯病
白叶枯病) 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虫和棉红蜘蛛。其中棉铃虫是中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在我国三大主产棉区均有发生。(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棉铃虫:
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
棉铃虫灾害损失巨大。
棉铃虫二、 森林病虫害1、危害: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常发区 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
偶发区 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3、主要害虫——松毛虫
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我国松毛虫主要种类: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等。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地形、气温有关。油松毛虫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处,第二级阶梯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除新疆北部外)没有。落叶松毛虫分布在中温带,赤松毛虫分布在暖温带,马尾松毛虫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松毛虫三、蝗灾与鼠害 ——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1、蝗灾:(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2)中国飞蝗的主要种类及分布飞蝗的三个主要亚种和危害地区,其中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对我国危害最大。飞蝗新疆阿尔泰地区飞蝗迁飞场景(3)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补充:我国灭蝗主要采用人工诱捕幼虫、捕杀成虫、挖防虫沟、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等方法。 2、鼠害(1)危害: 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通过阅读材料及读图2.46,进一步了解鼠害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损失。(2)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褐家鼠、小家鼠等 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小家鼠、黄鼠等 四、生物入侵
自然界的生物在长期演化历程中,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协同演化,达成自然平衡。某些生物,一旦被自然或人为地引入新的地区,脱离了原来的生境,就有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给新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损失,即生物入侵。概念紫茎泽兰薇甘菊凤眼莲即俗称的“水葫芦”美国白蛾思 考 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一是利用天敌,二是依靠农药。那么,你在洗菜或吃水果的时候应如何清除残留的农药?洗菜时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对于叶菜一定要掰开每片叶子去洗,对于果、根茎等,可用果蔬洗洁剂或果蔬消毒液清洗,但一定要适量使用消毒液,然后反复用水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