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步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步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6 11: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下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4单元 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的性质填空。
(1)2∶7=14∶(  )=(  )∶14
(2)4∶5=20∶(  )=(  )∶20
49
4
25
16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是否
可以组成比例。
(1)2∶5和8∶15  (2)0.4∶2.5和4∶25
不能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
方 法 一
(1)0.4∶ 和 1.2∶2  (2) 和
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下面各组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5
0.4∶ =0.6
1.2∶2 =0.6
0.6=0.6
=6
5≠6
另一种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方 法 二
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
计算这两个比的比值是不是相等,如果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快速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好方法
比例的基本性质
自学
阅读教材第41页,认识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2.4 : 1.6 = 60 : 40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内项
外项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2.4 : 1.6 = 60 : 40
内项
外项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 2.4:1.6=60:40
2.4×40=96
1.6×60=96
45
45
3×15=
5×9=
(2) =
96=96
45=45
在这两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a :b=c : d (b,d≠0)


ad=bc
(b,d≠0)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看两外项之积与两内项之积是否相等。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归纳总结
(1)6:3 和 8:5 (2)0.2:2.5 和 4:50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5≠3×8,
所以6∶3和8∶5不能组成比例。
0.2×50=2.5×4,
所以可以组成比例,
0.2∶2.5=4∶50。
(3) : 和 : (4)1.2∶ 和 ∶5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 × 。
1.2×5 ≠ × ,
所以能组成比例,
∶ = ∶。
所以1.2∶和 ∶5不能组成比例。
(1)6∶9 和 9∶12 (2)1.4∶2 和 28∶40
教材第43页第5题。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2≠9×9,
所以6∶9和9∶12不能组成比例。
1.4×40=2×28,
所以可以组成比例,
1.4∶2=28∶40。
(3) : 和 : (4)7.5∶1.3 和 5.7∶3.1
教材第43页第5题。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 × 。
7.5×3.1≠1.3×5.7,
所以能组成比例,
所以7.5∶1.3和5.7∶3.1不能组成比例。
∶ = ∶。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就看两外项之积与两内项之积是否相等。
比例的
基本性质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4,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