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7 18:3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如图所示,两个电阻的阻值均为,、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现用一个内阻为的电压表去测量某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读数为(  )
A. B. C. D.
2.图甲电路中,D为二极管,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在图甲电路中,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左端向右移动过程中(  )
A.二极管D消耗的功率变大
B.二极管D的电阻变大
C.通过二极管D的电流减小
D.电源的功率减小
3.如图所示,为A、B两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阻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阻B阻值不变
B.电阻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阻B阻值不变
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
D.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
4.如图所示,为8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1=12 Ω,其余电阻值未知,测得A、B间的总电阻为4 Ω,今将R1换成6 Ω的电阻,A、B间总电阻为(  )
A.1 Ω B.2 Ω C.3 Ω D.4 Ω
5.如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与电池的内阻相等,则开关S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与接通前流过R2的电流的比是(  )
A.5:3 B.3:5 C.6:5 D.5:6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G的内阻Rg=100 Ω,满偏电流Ig=1 mA,R1=900 Ω,R2=Ω。说法正确的(  )
A.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表是电流表
B.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是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
C.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表是电压表
D.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是量程为1 A的电流表
7.两电阻R1和R2的电流I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  )
A.1:3
B.3:1
C.
D.1:4
8.如图所示是一个复杂电路的一个部分,其中三个固定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 Ω,R2=1 Ω,R3=3 Ω。各个支路上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其大小分别为I1=0.2 A,I2=0.1 A,那么流过电流表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 A,方向向右 B.0.15 A,方向向左
C.0.2 A,方向向左 D.0.3 A,方向向右
9.某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三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电压表V的示数为3.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35W
B.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75A
C.此时灯泡L2的阻值为12Ω
D.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0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可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由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C.由可知,电流与电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1.图中电压表的内阻为1kΩ,电流表的内阻为0.1Ω,测导体R的真实电阻为87.4Ω。测量时,把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作为电阻的测量值,则电阻的测量值为(  )
A.87.4Ω B.87.5Ω C.80.4Ω D.80.5Ω
12.如图所示电路中接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在A,B间加恒定电压12V,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则电压V2,V3的示数依次为( )
A.V2为7V,V3为0V B.V2为7V,V3为7V
C.V2为7V,V3为2V D.V2为5V,V3为2V
13.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5
B.随着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C.随着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功率不断减小
D.导体两端加12V电压时,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C
14.如图所示是A、B两电阻的U-I图象,则两电阻之比及连接相同电压情况下的电流之比分别是(  )
A.RA∶RB=2∶1,IA∶IB=2∶1 B.RA∶RB=2∶1,IA∶IB=1∶2
C.RA∶RB=1∶2,IA∶IB=2∶1 D.RA∶RB=1∶2, IA∶IB=1∶2
15.小灯泡的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C.在电路中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I1R
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二、填空题(共4题)
16.一个电流表的满刻度电流值Ig= 0.6A,面板如下图所示,那么它每一小格所相应的电流是______mA,指针现在的电流示数是______A.如果这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内阻Rg=60Ω,要把这个电流表的量程扩大成 3A,那么应该在Rg上并联一个电阻Rs,Rs的大小应是______Ω;并联Rs后,测某一电流,指针仍指到图中所示位置,则该电流是______A.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G的内阻,满偏电流,,。
(1)当和均断开时,改装成的是电压表,量程为_______V。
(2)当和均闭合时,改装成的是电流表,量程为_______A.
18.在图示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和,A、B间的总电阻大小为______。若在A、B间加一恒定电压,则通过和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
19.小文和小英同学在做“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1)小文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图,请指出该电路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___。
(2)小英同学在不改变原电路线路连接的基础上,增加导线进行改进,请将增加的导线画到电路图上____________。
(3)在完成正确实验连接后,两位同学测出以下数据,请在图乙中画出伏安特性曲线________________。
次数 1 2 3 4 5 6 7 8
0 0.10 0.22 0.60 1.00 1.50 2.00 2.50
0 0.04 0.07 0.11 0.13 0.16 0.19 0.21
三、综合题(共4题)
20.如图所示为某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试说明导体电阻随电压的变化规律;
(2)试算出电压为20 V时导体的电阻;
21.如图所示电路,R1=R3=2Ω,R2=4Ω。将电路的MN两个端点接到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当单刀双掷开关打到A端时,流过干路的电流为I。
(1)若R4=4Ω,且将单刀双掷开关打到B端,求流过干路的电流;
(2)若单刀双掷开关打到B端时,干路的电流也为I,试求出电阻R4的阻值。
22.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一段横截面积为S、长为l的金属电阻丝,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每一个电子电量为e.该电阻丝通有恒定电流时,两端的电势差为U,假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均为v.
(1)求导线中的电流I;
(2)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线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为了求解在时间t内电流做功W为多少,小红记得老师上课讲过,W=UIt,但是不记得老师是怎样得出W=UIt这个公式的,既然电流做功是导线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那么应该先求出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场强,即E=,设导体中全部电荷为q后,再求出电场力做的功,将q代换之后,小红没有得出W=UIt的结果.
a. 请帮助小红补充完善这个问题中电流做功的求解过程.
b. 为了更好地描述某个小区域的电流分布情况,物理学家引入了电流密度这一物理量,定义其大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量.若已知该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j,导线的电阻率为,试证明:.
(3)由于恒定电场的作用,导体内自由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但定向移动的速率远小于自由电子热运动的速率,而运动过程中会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发生碰撞从而减速,因此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随时间变化.金属电阻反映的是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与不动的粒子的碰撞.假设自由电子连续两次与不动的粒子碰撞的时间间隔平均值为t0(这个时间由自由电子热运动决定,为一确定值),碰撞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全部消失,碰撞时间不计.请根据以上内容,推导证明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率与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无关.
23.某电路由电源、两只小灯泡和两个开关组成,当接通开关S1,断开S2,两只灯泡都不太亮;当接通开关S1和S2,一只灯泡很亮,另一只灯泡不亮;当断开开关S1,两只灯泡都不亮。请画出该电路图。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B
6.D
7.A
8.C
9.A
10.B
11.C
12.C
13.A
14.B
15.C
16.20 0.34 15 1.7
17.6 3
18.6.5 3∶4
19.电压、电流不能从0开始调节(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20.(1)各点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对应的电阻,由图可知电阻值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2)
21.(1);(2)
22.
(1)假设在ts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总电量为q,则:q=Vne
其中ts内,通过横截面所以电子所占体积V=Svt
所以q=Svnet
根据电流的定义,得:=neSv
(2)a.如图所示,根据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
所以在ts内,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
其中,带入上式得
b.根据题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密度
即:
根据电阻定律:
又因为
所以:
(3)自由电子连续两次与同一个不动粒子碰撞的时间间隔为t0,碰后电子立刻停止运动.
根据动量定理由,得
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根据电流得微观表达式
根据欧姆定律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
故影响电阻率的因素为: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目n,电子在恒定电场中由静止加速的平均速度t0.
23.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