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蝴蝶效应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一只南美
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
一个微小因素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这说明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自 然 地 理 要 素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湖
资源
人 文 地 理 要 素
居民
经济
文化 … …
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及其产生的影响
探究主题
第七单元
第五节 极地地区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地理课堂
太空俯瞰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观 察
从图中你能发现两个地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
冰雪覆盖的地区
学习指导
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北
极
地
区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纬度特点
特殊纬线
濒临的海洋和陆地
活动一 慧眼识图 - - - - 学会阅读位置范围图
北
冰
洋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主体是北冰洋,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部分地区。
纬度位置: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洋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北
极
地
区
北 冰 洋
北 美 洲
亚 洲
欧 洲
格陵兰岛
俄 罗 斯
加 拿 大
美 国
海陆位置
北
极
地
区
气候寒冷
冰天雪地
得到的太
阳光热少
纬度高
北极地区
活动二 尝试分析--北极地区地理位置对环境的影响
独特的动植物
(耐寒)
苔藓
地衣
北极的主人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豹
冰天雪地
衣
食
住
行
北极地区的居民
独特的极地文化
(因纽特人)
冰天雪地
地理
位置
自然
环境
人类活动
动植物
知识梳理
方法总结
气候
(纬度高)
(寒冷)
(冰天雪地)
(独特性)
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北极地区
◇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南极地区
◇分析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
冰天雪地
陆地为主
学以致用
慧眼识图 - - - 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图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不同之处?
南 极 大陆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南极地区,一般是 的广大地区,包括 及其周围的三大洋的一部分。
南极圈以南
南极大陆
南极地区
南美洲
大西洋
非洲
大洋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南极大陆
南极地区
南极半岛
德雷克海峡
冰
盖
(平均
1720
米)
四大洲海拔对比
非洲
南极洲
亚洲
欧洲
气候寒冷
冰雪高原
海拔高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南
极
卫
星
图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0°C以下,极端气温达-90°C以下;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0mm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mm;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 /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酷寒
干燥
烈风
白色沙漠
风暴王国
南极的自然环境
世界寒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风极,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 /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是12级风的3倍,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
“风暴王国”
在南极活动,一般全身都要包裹起来。
独特的物种
冰天雪地
南极的主人—企鹅
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
海豹
磷虾
北 极 狐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家去那里研究?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两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材料一:
自香港经过北极上空直达纽约的
航线。这一新航线的开辟使飞行
缩短时间2小时。
南
美
洲
大 洋 洲
非 洲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材料二:
结合南半球图,说说南极地区
对南半球各大洲的未来交通
的重要性。
南极—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科学考察的宝地
丰富的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呢
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原始的自然环境
大自然的仓库
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成的。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质疑解惑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钻取冰芯
收集陨石
气象观测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该船总长167米,宽22.6米,自重11400吨,总吨位14997吨,满载排水量达21025吨。功率为17920马力,最大航速18节,续航能力达18000海里。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3月25日建造完工。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
北极 考察站
黄河
中国北极黄河站,于2004年7月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立,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在1月或者2月?
每年11月—次年3月为南极洲的暖季,气温开始回升,有些地方冰雪融化。以及有极昼现象。
长城站:我国最早建立,位于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位于西半球。
中山站:我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也是首个南极大陆考察站。
昆仑站: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距离南极点最近的考察站
泰山:2014年2月建立
保护极地环境刻不容缓
人类活动带来污染
2000年秋天,来自8个国家的12名学生参加清洁北极的活动,在挪威北部的北冰洋海岸清除石油污染
滥捕滥杀
消失的家园
冰
川
消
融
20世纪80年代早期,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有臭氧层空洞。之后,南极几乎年年都出现臭氧层空洞,而且面积呈不断增大趋势。左侧是2000年9月6日的卫星图,臭氧层空洞面积为2800万平方千米。已经影响到南美洲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
南极臭氧层空洞
1959年12月1日,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核爆炸和处理放射性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
保护南极 世界在行动
1983年6月8日:
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1985年10月7日:
被接纳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垃圾管理措施及溢油应急计划。从1997年底,开始对长城站进行了彻底清理。我国还任命了环境官员,指定了环境日和南极环境保护年,制定了队员教育和培训计划,印发队员手册,对第一个到南极进行考察地队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我国第十八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将位于南极乔治岛长城站积存了14年的垃圾共约6吨多运回国内进行处理。
保护南极 中国在行动
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设立了“国际极地年”。为配合国际极地年的正式启动,世界气象组织将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极地气象:了解全球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极冰在减少,不仅仅影响到南北两极的动植物和土著居民,也影响着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极地没有国界 她属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