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第2课时乙酸课件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第2课时乙酸课件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6 19: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2课时 乙酸
第七章 第三节 乙醇和乙酸
学习目标
1. 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酸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 知道酯化反应的概念。
3. 从乙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俗称 ,
颜色: 气味: ,
状态: , 挥发性:
溶解性: 。
沸点:117.9℃ 熔点:16.6℃
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污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醋酸
无色
有刺鼻的醋酸味
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易挥发
液态
二、分子结构与组成: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
官能团名称: 符号:
CH3COOH
C2H4O2
羧基
-COOH
-CH3:甲基
-COOH:羧基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具有酸性,其酸性比H2CO3 。
写出下列方程式: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1)能使紫色石蕊变 。
2)与活泼金属反应(Na):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MgO):
4)与碱反应(NaOH):
5)与盐反应(Na2CO3)

CH3COOH+Na== CH3COONa+H2↑
CH3COOH+MgO==( CH3COO)2Mg+H2O↑
CH3COOH+NaOH== CH3COONa+H2O↑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CO2↑ +H2O
酸性比H2CO3 强 。
在有 存在并 的条件下,乙酸能与 发生反应,生成 。
取代
浓硫酸
加热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实际上属于 反应
(1)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2)实验操作:
现象:
液面上有 色的 溶于水的 液体出现,并可闻到香味。



思考:
加入浓硫酸的作用?为什么生成物最后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吸收?
(3)试剂的作用:
硫酸的作用:
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便于酯的分层和闻到酯的香味,即碱性除酸、饱和液易分层。
(4)酯化反应方程式:
催化剂、吸水剂
3、酯化反应:
定义:
酯化反应的历程:
和 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如果用含18O原子的乙醇和乙酸作用,可发现生成的 分子里含有18O原子
乙酸乙酯
四、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1、定义:
2、分类:
3、通式:
饱和一元酸(乙酸的同系物)
高级脂肪酸 硬脂酸
油酸 软脂酸
根据通式:硬脂酸和软脂酸属于 一元酸,
油酸属于 一元酸
由烃基和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CnH2nO2 n≧1
脂肪酸和芳香酸
饱和
不饱和
四、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4、羧酸的性质:
(1)酸性
羧酸的酸性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逐渐 ,低级脂肪酸的酸性比碳酸 。
(2)酯化反应的通式:
减弱

R-COOH(酸)+R’OH(醇)→RCOOR’(酯)+H2O
五、甲酸
甲酸(HCOOH)是最简单的羧酸 ,俗称_ _,是 色、
有 气味的 ,有腐蚀性,能与水混溶。
根据甲酸的结构可看出,甲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和 ,具有与乙酸类似的酸性,也是 酸。
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发生反应,也可限Cu(OH)2悬浊液反应
(2)酯化反应的通式:
蚁酸

刺激性
液体
羧基
醛基
一元
H-COOH(酸)+R’OH(醇)→HCOOR’(酯)+H2O
1、乙酸乙酯中加入稀硫酸:
2、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
六、酯类
1、酯的一般通代是 ,其中 和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低级酯是有 气味的 ,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3、酯的密度一般___水﹐并 容于水, 溶于__ _ 和___等有机溶剂
1)酯的性质——乙酸乙酯的水解:
RCOOR’
R
R’
芳香
液体
小于


乙醇
乙醚
1、定义: 和 发生分子间的脱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 。
2 、通式: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在___ _或_ _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 ,生成相应的 和 。
2)掌握酯的结构和性质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
R-COO-R’
酸性
碱性
水解反应


1、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石蕊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2、用10.0g的乙醇、8.80g丁酸(C4H8O2)、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反应制丁酸乙酯,反应后得到丁酸乙酯4.80g。则所得的丁酸乙酯的产率是( )

A.20.0% B.30.0% C.41.4% D.50.0%
基础过关
C
C
88.11
46.07
116.158
实际得丁酸乙酯:8.80/88.11×116.158=11.60g
产率=4.80/11.60×100%=41.4%
3、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D
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60,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80,二者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0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B
5、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学平衡体系中加入重水(D0),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可以发现,除水外体系中含重氢的化合物是( )
A.乙醇、乙酸 B.只有乙醇 C.只有乙酸 D.只有乙酸乙酯
A
6、某有机物X(C4H60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 )
①1 mol 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 mol气体
②X与醇或羧酸在浓 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均生成有香味的产物
③X在一定程度下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根据上述信息,对X的结构判断正确的是
A.X中肯定有碳碳双键
B.X中可能有三个经基和一个“COOR”官能团
C.X中可能有三个羧基
D.X中可能有两个羧基和一个羟基三、推断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