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6 11: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训练题2
一、单选题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一幅是( )
A. B. C. D.
她,是现代满族的前身,曾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曾模仿中原王朝制度,颁行自己民族文字,先后灭辽、北宋,与南宋达成和议。材料中的“她”指的是(  )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蒙古族 D. 女真族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辽朝灭亡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④③
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 辽和金 B. 辽和北宋 C. 辽和南宋 D. 金和北宋
“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兴衰史( )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蒙古族 D. 女真族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诉衷情》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反映了他的满腔悲愤。其中词中的“胡”指的是( )
A. 匈奴 B. 女真 C. 契丹 D. 党项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 )
A. 女真统治者 B. 匈奴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高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 ”,可见百姓的憎恶之人是( )
A. 秦桧 B. 元昊 C. 赵构 D. 阿骨打
郭靖和杨康都是金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时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明清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我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北宋同辽、西夏政权的并立,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有关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B. 西夏和北宋发生过多次战争
C. 金军先灭辽,接着又灭南宋 D. 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
如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
A. ①北魏②南宋③元 B. ①北周②陈③西晋 C. ①辽②南宋③元 D. ①元②明③清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下列政权按建立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北宋、辽、南宋、金 B. 金、北宋、辽、南宋
C. 辽、北宋、金、南宋 D. 北宋、南宋、辽、金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下列政权按照建立的先后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辽、北宋、金、南宋 B. 金、北宋、辽、西夏
C. 北宋、辽、西夏、金 D. 辽、北宋、南宋、西夏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咏叹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
二、材料解析题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管理,也加强中外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步辇图》
(1) 图中描绘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向唐王朝求婚的场景?图中所示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2) 材料二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什么盟约?盟约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后来被哪个政权所灭?
材料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岳飞
(3) 材料三中的“匈奴”当时指的是什么民族?南宋政府杀害岳飞后与这一民族议和,双方形成了什么局面?
材料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 古往今来,各民族为我国繁荣发展都做出了贡献。元朝时期各民族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元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五:2020年2月,当中国抗疫进展最紧张的时候,日本捐助中国的医疗物资上贴着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曾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5) 中日交往历史悠久。唐朝时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者当时称为什么?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谁?
两宋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极为复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景德元年九月,辽兵直趋黄河北的澶州,对宋都城开封形成严重威胁。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之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此次议和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互市是宋朝民族政策的一部分……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周边少数民族对宋政权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他们迫切需要与内地进行贸易,以获得生活必需品。宋朝通过管理榷场贸易,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林文勋《宋代以“互市”为内容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辽与北宋的战争中,力主抗辽并劝宋真宗亲征的宰相是谁?之后双方的“议和”是指什么?这次议和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边界贸易的主要场所的名称。这一场所还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3)材料二中“匈奴”指什么民族?“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怎样认识岳飞抗金的历史作用?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图一人物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他是谁?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图二人物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他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3)岳飞的《满江红》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材料中的“胡虏”“匈奴”指什么民族?该民族建立了什么政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略
2.【答案】D
【解析】女真族原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后与南宋达成和议,南北对峙。
本题考查女真族的兴起,关键信息是“颁行自己民族文字,先后灭辽、北宋,与南宋达成和议”。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女真族的兴起和金政权的建立。
3.【答案】A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女真族,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可知这个民族是女真族。女真族原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金先灭辽,又于 1127年灭北宋,南宋建立,后来金、南宋被元朝所灭。故D正确。
ABC.题干无体现。
故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金与南宋的并立。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南宋与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对峙,关系十分紧张,B项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女真族,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所以“胡虏”“匈奴”指的是女真族统治者,故A正确。
BCD.这三项均与南宋岳飞抗金的史实不符合。
故选A。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反映了百姓对岳飞的同情与肯定,故A正确。
B.元昊是西夏的建立者,排除B。
C.赵构是南宋的建立者,排除C。
D.阿骨打是金国的建立者,排除D。
故选A。
9.【答案】D
【解析】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以后,金在北方,西夏在西北,南宋在南方。故示意图是D。
本题考查了靖康之变、南宋与金的对峙,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靖康之变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解析】略
11.【答案】C
【解析】略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王朝更迭,要求解读图片信息。
【解答】
C.题目给出的①处时间为916~1125年,可知是辽;②处时间为1127~1276年,可知是南宋;③处时间为1206~1368年,可知是蒙古政权与元朝。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辽、北宋、金、南宋的建立,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都城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1115年,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1127年,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历史上称为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由此分析,按建立先后顺序排列应为辽、北宋、金、南宋,故C正确。
ABD.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这三项均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辽宋夏金,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结合所学可知,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1115年,完颜阿骨打于会宁建都立国,国号金;北宋末年,统治腐败,金于1127年灭掉北宋,北宋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故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略
16.【答案】【小题1】吐蕃族;开明的民族政策。
【小题2】澶渊之盟;金。
【小题3】女真族;宋金对峙局面。
【小题4】回族;澎湖巡检司。
【小题5】遣唐使;鉴真。
【解析】1.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根据“《步辇图》”和所学可知,图中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族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因此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
2.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及金灭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可知,反映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盟约是澶渊之盟。辽与北宋签订的澶渊之盟。结合所学可知,1125年,辽被金所灭。
3.
本题考查岳飞及宋金对峙,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并结合所学可知,“匈奴”当时指的是女真族。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后,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与
4. 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融合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期各民族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回族。元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专门设置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5.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中日交流,要求识记基础史实。根据材料“2020年2月,当中国抗疫进展最紧张的时候,日本捐助中国的医疗物资上贴着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曾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者当时称“遣唐使”。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鉴真。
17.【答案】(1)宰相:寇准。议和:“澶渊之盟”。影响: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2)场所:榷场。作用: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民族:女真族。事件:金灭北宋。作用:岳飞阻止了金军南下,为南方地区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环境,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解析】(1)本题考查辽与北宋的和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景德元年九月,辽兵直趋黄河北的澶州,对宋都城开封形成严重威胁。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之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与北宋的战争中,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因此宰相是寇准。议和指的是“澶渊之盟”。根据材料“此次议和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和的影响是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2)本题考查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边界贸易的主要场所及其作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互市是宋朝民族政策的一部分……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周边少数民族对宋政权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他们迫切需要与内地进行贸易,以获得生活必需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遗址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成为“榷场”。根据材料“宋朝通过管理榷场贸易,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得出,榷场的作用是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本题考查金灭北宋、岳飞抗金,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政权。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北宋政治上腐败和军事上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对宋的战争。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因此“匈奴”指的民族是女真族。“靖康耻”指的事件是金灭北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抗金作用是岳飞阻止了金军南下,为南方地区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环境,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18.【答案】(1)宋太祖赵匡胤。他建立北宋,并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2)铁木真。成吉思汗。
(3)女真族。金。
【解析】(1)本题考查宋太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示及材料信息。根据图一和材料一“太祖之有天下”可知,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可知,赵匡胤建立北宋,并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2)本题考查铁木真,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示信息。根据图二和材料“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可知,此人是铁木真。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本题考查金朝的建立,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图三及材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并结合所学可知,“胡虏”和“匈奴”指女真族。该民族于建立了金朝。
第8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
第9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