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安塞腰鼓 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3 安塞腰鼓 课堂实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16:53:1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堂再现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导入《观看视频》
师:有何感受?
生:气势磅礴,有激情、豪迈、有生命力。
生:听了心砰砰直跳。
生:热烈奔放,有如黄河。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自由朗读课文,从文章字里行间能读到刘成章的什么感受?
生:有感悟,磅礴气概。
生:对生命的崇敬。
生:对安塞腰鼓的热爱、赞美。
师:那几句最直接体现他这种炽热的赞美之情?
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齐读四句,初步感受)
品析“好”
师:“好”字何义?作者为何单用一个“好”字来赞美安塞腰鼓?
生:朴实,感情强烈,铿锵有力。
生:能体现出陕北人的朴素。
1、师:第一个“好”,好在哪里?
生1:“好”在它的热烈奔放。如文中的“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这句的感情是如何的?
生:感情应该是递进的。
师:那语气该如何处理?
生:语气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
(抽读,齐读感受)
生2:它的“好”还体现为壮阔、豪放。“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师:你知道这句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排比和比喻。排比能使感情更加强烈。
师:作者要描绘什么?
生: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
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语?
生: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
师:用了这五个比喻句,有什么相同点?
生:热烈、动感强。
师:用了五个比喻句,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
生:气吞山河的场面,用生动的事物展现在外面面前。
师:那这个句子该如何读呢?语气、语调该如何处理?
生:语气应该是激情上扬的,语调是急促,激昂的。
(抽读,评价,齐读)
生3:这个“好”,还体现为富有感染力。“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师:哪些词语特别具有表现力?
生: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
师:这是三组反义词,从冰冷到燥热,从恬静到飞溅,从困倦到亢奋,是有过程的,文中表现出它们变化过程的词语是什么?
生:“立即”,说明腰鼓的热烈奔放。
生4:“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是排比段,气势磅礴。
生5:“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也是排比。
师:“挣脱了什么?冲破了什么?撞开了什么?”
生:束缚、羁绊、闭塞。
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他们?
(插入资料:1986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沿海城市地区虽然已经发展起来,但黄土高原仍是一片贫瘠,大西北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生:是贫穷。
师:这一股劲,是什么劲?
生:希望、力量。
2、师:第二个“好“,好在哪里?
生:鼓声有感染力。
师:怎样的鼓声
生:沉重的。
3、师:第三个“好”,好在哪里?
生:后生们气味磅礴的能量。“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师:哪些词语最具表现力?
生:有力、疾速、大起大落。
师:它是从那三个方面来讲的?
生:力量、速度、幅度。
生:这种气味磅礴的能量还表现在这句:“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师:这个句子能不能改成:“它使你惊异于农民那朴素的衣着,那穷苦的生活,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气味磅礴的能量!”
生:不可以,原句更可以体现出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生:原句更能体现出陕北人民的朴实,不甘于贫困。
生:原句也更能体现出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4、师:第四个“好”,好在哪里?
生:舞姿绮丽。
师:痛快了哪里的山河?蓬勃了谁的想象力?
生:痛快了黄土高原的山河,蓬勃了陕北人民的想象力。
师:明明是成百上千的安塞腰鼓,为什么用“一个”,不用“一个个”?
生:是一个整体。
师:人鼓合一。原来作者不仅要赞美安塞腰鼓,更加要赞美打鼓的人们,那种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那种打破贫穷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
5、师:四句都是写腰鼓,为何最后这一句多了一个“黄土高原”?
生:黄土高原孕育了安塞腰鼓。
师:同样,黄土高原也孕育了打安塞腰鼓的陕北人民。
(指导四句的朗读)
6、师:打鼓之前写了什么?
生:安静的氛围,蓄势待发。
师:打鼓之后呢?
生:寂静。
师:这是什么写法?
生:对比,前后照应,以静衬动。
师:(出示资料:“散文震撼人心的魅力不仅源于他丰富的内容,更源于他独特的表现形式。”)
总结
(出示资料:)
“《安塞腰鼓》是一曲陕北人生命和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 。“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厚夫
师: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一评价?
师:贫困并不可怕
困难亦不可惧
要冲破生活的重重外壳
唯有唤起
心灵深处
那奔腾的生命力量
痛快淋漓地生活
因为生命期盼搏击
不必患得患失
不必苍白憔悴
------
拓展练习
观看视频《千手观音》
用一段文字将你的感受,用你学到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课例品鉴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及课堂引导
青田二中 朱洪
作为老师的我们,对于一篇课文,要教什么,不教什么,往往是比较迷茫的。或是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或是照搬教科书的教条。要么是千方百计的脱离别人的窠臼,追求所谓的思想上的“新意”;要么是千篇一律的教法,所有的文章都是一个模子,味同嚼蜡。具体到散文,更是莫衷一是了,因为散文没有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知识点可寻,没有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探究,总不过是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也就结束了。
那么到底散文该教些什么呢?
近来看到王荣生教授的一篇文章《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让我有豁然的感觉。王荣生教授在文中指出具体到一篇特定的散文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其一,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其二,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其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
具体到这堂课,我们可以对号入座的作一浅析:
一、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
首先,这篇文章的语言艺术体现在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
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对于这一点教学,徐老师做得非常到位,引导得也是不着痕迹。首先,重点抓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一排比、比喻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体会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其次是第八段中引领学生咀嚼三对意思相对的词语(即冰冷——燥热; 恬静——飞溅;困倦——亢奋)来体会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再次重点抓住“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一句。通过换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虽然是困苦的,但黄土地的人们并不痛苦,他们有信心凭着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其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品味安塞腰鼓特有的豪迈、壮阔、动感,来领悟高原人民顽强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化安塞腰鼓的内在意蕴。
其次,作者刘成章是以散文描绘陕北高原的代表性作家。对陕北乡土生活、陕北深层文化他都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因此,他的语言文字里就透着陕北特有的“土”味。有评论称刘成章是“描绘陕北的第一小提琴手”, 称他的散文是“无韵之信天游”。其实品赏作者个性化的语言,也是触摸作者内心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但是,遗憾的是,徐老师对这一方面的赏析却未曾涉及。
二、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王荣生教授在文中指出,“散文是文学作品,它是作者个人化的言说产物,是作者眼中心中特殊情境中的独特的感觉”。 徐老师在课堂上为让学生充分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抓住 “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好”字设计了四个板块。第一块,主要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体悟来感受安塞腰鼓的火烈的舞蹈场面。第二块,通过抓住叠词“隆隆”,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第三块,通过改句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上那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们用乐观向上的精神与这片土地搏击。第四板块,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舞姿的变化多端。这一块内容的教学,徐老师思路清晰,教法多变,引导得当。第一板块内容的教学充实而深入,引导得丝丝入扣,通过对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赏析,通过对三组反义词的辨析,通过适时的追问,背景资料的适时插入,让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到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和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但是剩下三块内容的教学就略显薄弱了。
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王荣生教授在文中指出“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 更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这一点,是王教授尤为看重的,也是我们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理解了。那么这篇《安塞腰鼓》抒发的又是作者的什么情感呢?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当时的写作背景,不难看出作者是通过对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7%BA%A2%E9%AB%98%E7%B2%B1&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一样的茂腾腾的陜北后生在黄土高原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9%BB%84%E5%9C%9F%E9%AB%98%E5%8E%9F&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8%85%B0%E9%BC%93&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6%B7%B3%E6%9C%B4&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热烈赞颂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这一主题思想的理解,徐老师在第一个“好”字的分析上是有着水到渠成的引导的:
师:“挣脱了什么?冲破了什么?撞开了什么?”
生:束缚、羁绊、闭塞。
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他们?
(插入资料:1986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沿海城市地区虽然已经发展起来,但黄土高原仍是一片贫瘠,大西北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生:是贫穷。
师:这一股劲,是什么劲?
生:希望、力量。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追问,和资料的辅助,学生很快对主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但是正当学生品砸了些味道时,遗憾的是徐老师对此就戛然而止了,之后的教学中,对作者思想把握的引领虽有,但却是有些凌乱的,欠缺一定层次感。特别是课堂的尾声,应是课堂的高潮之时,徐老师却又不合时宜地讲到了文章的前后照应,以静衬动的等用法,但却是点到即止,一笔带过,不难看出徐老师是想使教学内容更为充实,想面面俱到,但却有画蛇添足之感。最后的教师寄语,本来应该是内容的总结和主题的升华,但是徐老师却又把主题导向了旁枝,游离于作者的情感之外了,显得累赘而不通。课堂的拓展部分,用了《千手观音》的视频,目的是想让学生学于课堂而用于实践,却也削弱了课堂的冲击力,冲谈了作者那澎湃而炽热的情感。
因此,徐老师,对于这一块的教学内容的处理应该说还是欠缺的,没有很好地引起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仅是浮光掠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