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调动学生古代诗歌鉴赏方面的积累,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探究,讲练结合,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感和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说明和分析。
教法学法:通过互动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简述表达技巧的分类,区分常见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手法,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它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设问、反问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白描、动静描写、烘托、借古讽今、对比等。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抑扬、以小见大、以景结情、卒章显志、起承转合。
【随堂练习】1.判断下面诗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判断下面诗句使用哪种修辞手法?
①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②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杜甫《元日示宗武》
③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苏轼《寒食雨二首》
④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苏轼《寒食雨二首》
⑤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区分易混的修辞手法:借喻和借代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李白《于阗采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掌握部分常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可以大致分为:
写人(正面、侧面、细节、以人衬人、以事衬人)
写景物(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点面结合、点染、白描、工笔、色彩明暗对比、多层次描写(远近、高低、上下)、多角度描写(多感官 、视听结合)
写情(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用典抒怀、借物抒情、对写法)
【随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告归”至“若负”六句,从不同角度将李白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告归”两句,写李白的神态;“江湖”两句是李白的独白,通过双关手法写李白现实处境的险恶;“出门”两句,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了李白的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本诗前两联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乡感情?
答案要点:①虚实结合。③视听结合。首联下句是听觉,颔联下句是视觉描写。(2)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在颔联和颈联中,作者是用什么抒情方式来抒发悼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作者寓情于事(记事抒情、因事缘情等)通过几件日常琐事来怀念亡妻,表达哀思。将衣服送人,已所剩无几;将针线原封不动,留作永久的念想;因念及亡妻的好,善待陪嫁的奴仆;因经常梦见亡妻,烧纸送钱慰亡灵。
第三课时
课时安排:复习上节课内容,记继续学习掌握部分常见的表现手法,重点区分对比和衬托;了解常见的结构技巧。
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下阕是如何抒发“古今愁”的?
答案要点:①借景抒情。②借事抒情。③直抒胸臆。④借典抒情。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做了哪些铺垫?
答:诗人先铺垫“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肥东的神采尤其不易。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分析下面几句诗句,哪些使用了对比手法,哪些使用了衬托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衬托 蝉噪、鸟鸣体现山谷之幽静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形象揭露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衬托 桃花潭水的深衬托友人对我的情谊
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衬托 六宫粉黛的美衬托杨贵妃的美
第四课时
课时安排:结合考点,讲解答题规范。
选择题考点:题干中的表达技巧和原文的不符
主观题考点:命题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说说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所用手法。[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分析]
第三步:简析表达效果。[情感]
李华《春行即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答: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
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步骤二)。
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唐崇徽公主手痕》欧阳修 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⑴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步骤三】⑵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步骤一】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步骤二】下一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
课后作业:完成《核按钮》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