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写作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六:如何设置分论点(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写作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六:如何设置分论点(二)》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12: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议论文写作之六:如何设置分论点(二)》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设置分论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之一:横向思维法之“牵涉谁”。
教学方法:
讨论;展示;训练;讲评。
教学条件:
导学案;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横向思维的角度
1、是什么(类)
2、为什么(因)
3、怎么办(法)
4、会怎样(果)
5、牵涉谁(谁)
二、追问对象(谁)——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角度:
(1)关涉不同个体
(2)关涉不同群体
(3)关涉同一对象的不同境况
方法:
A.看话题涉及哪些对象:人、事、物。
B.技巧:对话题的中心词进行分解。
(一)不同个体
例1:《纪念古人》
中心论点:纪念,让我们懂得古人。
纪念陶潜,让我懂得了在纷扰中独守一方乐园和净土;
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逆境中应保持奋勇向前的心;
纪念岳飞,让我懂得了“精忠报国”的拳拳爱国之心。
例2:《勤,是成功的保障》
中心论点:勤,是成功的保障
孔子“韦编三绝”,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祖逖“闻鸡起舞”,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二)不同群体
例3:《关爱》
中心论点:社会需要关爱。
对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对患难之人的关爱更见真情。
对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三)同一人物面对不同境况
例4:《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国家危难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爱国之花;
罢官遭贬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
文学创作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豪放之花。
例5:《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
争,是受到不公时的不屈抗争;
争,是遭受挫折时的努力拼搏;
争,是面对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三、总结
思维技巧:对话题的中心词进行分解
例6:《拒绝窝囊废》
中心论点:拒绝窝囊废。
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
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
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例7:《最美的颜色》
中心论点:最美的颜色。
緑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
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
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例8:《关注你身边的人》
中心论点:关注你身边的人
学会关注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我们会变得更坦然。
学会关注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学会关注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我们会变得更有斗志。
四、小试牛刀
(一)以“赏识”“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为话题写作文提纲,要求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示例1:《赏识他人》
中心论点:要勇于赏识他人。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硬你的双腿。
示例2:《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中心论点: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二)满分作文赏析:《劳过则殆,风乎舞零》
马云在内部关于996的言论,引爆了网络,引爆了各大媒体,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当今的个人、企业、社会真的一定要996吗?
个人不需要996。
总有人会说:“如果我不996,怎么能获得那样好的职位?”我以为如果一个职位只有通过996才能获得,那样的职位不值得追求。人的一生只有不到十年能996,三十岁后,身体便不能负担这种强度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不复往昔。与其被榨干利益后被替换,何不一开始就不选择这种企业这种工作 用健康换得银行存款,却因身体原因不能享受自己的成果,那996又有何意义?
企业不需要996。
企业已经不需要员工为了生存而加班,企业所需的是发展,向更高处更优处发展。企业所需要的已不再是员工的力气、汗水,而是员工的才华、智慧。企业所需要的已不再是野蛮的横向规模扩大,而是创新的纵向高度拔升。创新的果不会长在野蛮的枝干上,只有员工的积极态度和热忱才能作为它的养料。在谷歌的研发部门,员工可以随意穿着,甚至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时间上班,他们可以任意发挥才能,工作时间最少而成果最多;像NASA这样的国家机构,也给了其工作人员相当的自主权。以工时代表工量的法则早已不适用于今日,996不仅不会达到提高效益的效果,反而会为企业带来负担。
社会不需要996。
一百多年前,在第一届共产国际会议上,马克思宣布:“我们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以此庆祝八小时工作制的胜利!”从农业社会的全天劳动,到工业革命后一天十几个小时劳动,再到二十世纪的一天八小时,一周五天的工作制,文明的进步所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人们工作时间的减少。而就在八小时工作制诞生后的一百多年,996的工作制却大行其道,岂非文明的倒退 况且犹太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早在2015年就提出世界生存物资总生产量已超过了世界消耗能力,社会已不需要人们以健康为代价交换生存,剩余的饥荒在本质上都是分配问题,人们已经可以一边享受生活,一边追求更高的发展。此等社会下,996无疑是逆时代之潮流。
996固然是一种拼搏,会让人的青春更加充实,但这是人们的权利而不应该是义务,先人的努力不正是为了后人能有选择的权利吗?
“风乎舞零,沐而归”是两千多年来中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最高期盼,人们对和乐自由的生活已经等待了两千年,莫因996让这份期待变成空头支票,莫让工作失去它应有的意义。
五、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 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 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 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