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课《漏》课件2课时(共12+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七课《漏》课件2课时(共12+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21:21:56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二十七课 漏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词语对对碰
害怕——惧怕 清醒——迷糊
正巧—— 惊恐——
赶忙—— 走南闯北——
浑身—— 安安稳稳——
恰巧 镇定
急忙 足不出户
全身 坎坎坷坷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下雨的夜晚,老虎来吃驴,贼来偷驴。他俩听见老婆婆说怕漏,非常害怕,慌乱中都以为对方是“漏”,折腾过后都被对方吓昏了。最后,驴平安地吃着干草,但是老公公和老婆婆发现屋顶漏雨了。
自由朗读第3-1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虎和贼他们认为“漏”是什么呢?画出相关语句。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做坏事担惊受怕、做贼心虚
心理描写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翻山越岭、走南闯北”的意思?这两个成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只用两个成语便写出老虎和贼的见识广,从而更加突出“漏”的神秘。
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本文指老虎到过很多地方,见识多。
走南闯北: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泛指闯荡。本文指贼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窜上去,好逃命。”
突出了“漏”在老虎和贼的眼里非常厉害,给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修辞
老虎和贼的活动地点是老婆婆家——路上——歪脖老树,我们再来看一看歪脖老树这里又发生了什么趣事。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这句话中对贼的动作描写,让我体会到贼非常敏捷。
阅读第15—第18自然段,说一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这一次的惊吓。老虎和贼得到教训了吗?
他们还要回去偷驴。
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成了“漏”
因为他们都以为“漏”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怪物,所以特别害怕。这一路上又总是搅在一起,无法摆脱对方,所以才会误以为对方是“漏”,而且晚上又下着大雨,无法看清,所以更是把对方当成了“漏”。
说一说这部分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虎和贼又回去偷驴,被对方吓破胆,滚下山坡,这部分更为可笑。
“漏”到底是什么?
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
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哎,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漏”其实指的是屋顶漏雨。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老虎和贼的做法真是太不对了,本来老爷爷和老婆婆仅有的就是那头小毛驴,他们还为了一己之私去偷它,不是我们的东西不能要……
本文的语句在表达上具有口语化的特点,非常有生活气息,找一找这样的语句读一读吧!
这篇课文情节有趣,让人忍俊不禁。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1.借助书后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2.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和同学们分享。(共12张PPT)
第二十七课 漏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有的地方又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也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漏”在课文里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
听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遇到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字词学习
漏 喂养 小胖驴 莫非 贼 狼 厉害 骨头架 抱住 粘住
lòu
wèi
pàng lǘ

zéi
láng

jià
bào
zhān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我用了“加一加”的方法,如,木+厨=橱 艹+同=筒 艹+焦=蕉 艹+重=董 扌+口=扣
我根据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如,伴一胖 护一驴 厉一历
词语理解
脊背:
走南闯北:
莫非:
粘胶:
旋风:
不甘心:
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表示揣测或反问,跟“不成”呼应。
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螺旋状运动的风。
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自由朗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说一说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第2自然段):交代了故事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3—第18自然段):主要讲述了故事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9—第20自然段):与开头相呼应,交代了故事的结尾。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下雨的夜晚,老虎来吃驴,贼来偷驴。他俩听见老婆婆说怕漏,非常害怕,慌乱中都以为对方是“漏”,折腾过后都被对方吓昏了。最后,驴平安地吃着干草,但是老公公和老婆婆发现屋顶漏雨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
1.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老虎和贼。
2.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3.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4.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5.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掌握了词语的意思,给文章划分了段落,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有趣。故事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导致他们盲目逃窜,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表演,体会故事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