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每对词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侵犯 迟到/城池 坠落/缒城而下
B.城阙/氾南蕨类 肆意/肄业 戍守/数典忘祖
C.赏赐/驱驰 卑鄙/凋敝 闲暇/瑕不掩瑜
D.执事/明智陪伴/赔偿 既然/亟待解决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大块假我以文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 B.若不阙秦
C.群臣怪之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
B.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舞幽壑之潜蛟(《兰亭集序》)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D.樊於期乃前曰(《荆轲刺秦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
6.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点明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的形势,并且道出围郑的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无关秦国,为下文写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埋下伏笔。
B.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他自谦的话,他怕自己完成不了此重任,所以想拒绝。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牌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
D.“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技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二、文言文阅读
(2021高一下·东莞月考)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共, 通“供”,供给。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丢失。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D.又欲肆其西封 肆 ,延伸,扩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夜缒而出 吾尝跂而望矣
B.是寡人之过也 行李之往来
C.敢以烦执事 阙秦以利晋
D.子亦有不利焉 且焉置土石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夫晋,何厌之有?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敢以烦执事
C.是寡人之过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右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乙]佚之狐,郑人,佚之俅之子也。
狐少善思辩,多才识。为幕僚,常得郑君宠之。晋侯、秦伯围郑,郑危在旦夕。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武使秦,秦晋师还,郑遂安。郑伯欲厚赏武。狐闻之,言于郑伯曰:“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郑伯愕然,赏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B.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C.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D.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2)下列对选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之好,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有时也简称为“秦晋”。
B.甲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C.幕僚,在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公。
(3)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觉得这次举荐烛之武有功,要奖赏,首先应该奖赏自己。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
12.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现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必修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及宾室知其事者,宣自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慷慨羽声,士皆唤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必修一《战国策·荆刺秦王》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兵而代,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该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置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菜左传博议》)
(1)下列对文段(三)加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C.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D.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2)下列对(-)(二)文段中相关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古时音乐分为宫、角、徵、羽、变宫、变微七音。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待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D.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这里指边远地区。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和荆轲都是令人尊敬的爱国者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荆轲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悲剧英雄。
B.烛之武很懂得攻心战术,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很容易说服对方。
C.《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是一个明白事理,善于接受他人意见的君王形象。《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暴君形象。
D.烛之武能成功,是因为他虑事周全,巧舌如簧,并以武力威逼,致使秦师吓退。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虑事不周、被亲近人陷害和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给荆轲带来的内心慌乱。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三、综合表达
13.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是需要勇气的,其中文中有描写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表达方式写一段,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情景。(50字左右)
14.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你一定为烛之武的事迹所感动。如果烛之武被推荐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代替组委会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分析】A项,分别读fán/fàn,chí/chí,zhuì/zhuì;
B项,分别读què/jué,sì/yì,shù/shǔ;
C项,分别读cì/chí,bǐ/bì,xiá/xiá;
D项,分别读zhí/zhì,péi/péi,jì/jí。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2.【答案】B
【考点】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分析】A项,“共”通“供”;
C项,“说”通“悦”;
D项,“知”通“智”。
故答案为:B
【点评】通假字做题方法:①当一个字按其常见义讲不通时考虑与其音近或同的字。②通假有固定,不能随便通假,不能互逆。高中教材常见通假字100个左右,要求归纳。③由于语音的发展,按今音读不同,古音同。
3.【答案】B
【考点】古今异义;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情感变化等几类。B项,“况阳春召我以烟景”,“阳春”古今意思一致,都指“春天”。A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是指“出使的人”;今义是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古义是指人,今义是指物。C项,“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是指“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处境艰难”;今义是指“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项,“大块假我以文章”,“文章”古义是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今义是指“篇幅不是很长的单篇作品,也泛指著作”。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彩转移。
4.【答案】C
【考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先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方向,如本题“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设题。答题的时候,要明确词语本来的词性,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活用类型。本题中,C项,“群臣怪之”的“怪”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后面跟了代词,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A项,“烛之武退秦师”中“退”是动词,但“退”这一动作是由“秦师”发出的,故属于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B项,“若不阙秦”中“阙”是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D项,“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内”是动词使动用法,使……进入。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5.【答案】D
【考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本题中,A项,名词作状语:在东边,从侧面。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使……舞动。C项,形容词作名词:幽深的地方,远的地方。D项,前者名词做动词,上前;后者名词作状语,在西面。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词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6.【答案】B
【考点】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没有重用自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7.【答案】C
【考点】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正确,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C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答案】8.B
9.A
10.D
【考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点评】 (1) 该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重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完成这类题,需要考生在课下多做练习,熟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在考场上,还要结合上下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上下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考生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考生课下多练习,多积累,多总结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
【附参考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中的“亡”解释为“丢失”错误,依语法推断,“亡”作动词时,后面原本不能带宾语,但在此语境中,“亡”后接了宾语“郑”,故“亡”在此处是使动用法,使……灭亡。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表修饰/表修饰B.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介词,用/表目的,来;D.语气助词,无义/疑问代词,哪里。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夫晋,何厌之有”是以“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宾语是“何厌”,“有”是谓语,“之”起提宾作用;正常语序:夫晋,有何厌。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是省略句,正常语序:“若舍郑以(之)为”的省略。B.“敢以烦执事”是省略句,是“以(之)烦执事”的省略;正常语序:敢以(之)烦执事。C.“是寡人之过也”是“……也”为标志的判断句;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宾语前置。故选D。
11.【答案】(1)C
(2)B
(3)A
(4)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要不是我推荐他,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
【考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佚之狐求见郑伯,说:“国家面临危险,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
“狐求见郑伯曰”“曰”,说,和之前断开,排除BD;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军”是“见”的宾语,之间不断开,排除A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历史著作”错误吗《左传》是编年体。《左传》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故选B。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C项,“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错误,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只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的。
D项,“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错误,无中生有。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肆”,扩张;“阙”,使动用法,使……减少。2)中“举”,举荐;“何功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功。
故答案为:⑴C
⑵B
⑶A
⑷ 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要不是我推荐他,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⑵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⑷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参考译文】
【甲】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乙】
佚之狐,郑国人,是佚之俅的儿子。
佚之狐年轻时擅长思考和辩论,才识很多。担任幕僚,经常得到郑国国君的赏识。晋侯、秦伯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求见郑伯,说:“国家面临危险,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
烛之武出使秦国,秦晋联军撤回之后,郑国于是得到了安宁。郑伯打算重重地奖赏烛之武。佚之狐听到这件事之后,对郑伯说:“烛之武,是个善于舌辩的士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秦国的军队,辛勤劳苦,功绩很大,受到重赏,这是上天的法则;然而,烛之武终归属于隐士的一类,要不是我推荐,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我私下里认为应当受到奖赏的是我。”郑伯显出吃惊的样子,奖赏了佚之狐。
12.【答案】(1)C
(2)B
(3)D
(4)1)(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封、肆、阙)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定语后置句、其、白)
【考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本题,“烛之武出说秦穆公”中“出说”是联动结构,不能分开,排除A、D,“立谈之间”是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的意思,形容时间极短,不能分开,排除B。
故选C。
句子翻译: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错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非国别体史书。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他虑事周全,巧舌如簧,并以武力威逼”中,“巧舌如簧”是贬义词语,用来形容烛之武,不当;“以武力威逼”“被亲近人陷害”于文无据。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题,第一句关键点:“封”:“使……成为边境”;“既”:“已经”;“阙”:“使动用法,使……减少”。第二句关键点:“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其”:“这”;“白”:“形容词作动词,穿着白衣服”。
故答案为:⑴C
⑵B
⑶D
⑷ 1)(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封、肆、阙)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定语后置句、其、白)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⑵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⑷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节选自必修一《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节选自必修一《战国策 荆刺秦王》)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
(节选自吕祖谦《东菜左传博议》)
13.【答案】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考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有描写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表达方式写一段,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情景”,考生还要关注前面“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是需要勇气的”这一前提条件,考生在描写“夜缒而出”的时候要体现出烛之武的勇气。题干要求学生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描写“夜缒而出”的情景,考生可以展开联想,如怎样的烛之武在怎样的情境下如何“缒而出”,当时的环境如何,这些都可以进行描写,然后针对烛之武的勇气抒发感慨。
故答案为: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
14.【答案】【示例1】在国家危难面前,你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你不卑不亢,机智善辩。你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忘我、殒身不恤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天地可鉴。岁月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
【示例2】国家有难,你深明大义,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赴敌营义无反顾;强敌当前,你不卑不亢,措辞得体,凭借机智与勇敢,保郑国一时平安。
【示例3】面对秦、晋攻郑的定局,你力挽狂澜,在稳固的秦、晋联盟中找到缝隙。笃大志而不易,临强敌而无惧,凭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师,一人抵千军,你是国家的骄傲!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你一定为烛之武的事迹所感动。如果烛之武被推荐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代替组委会给他写一段颁奖词”,这是以拟写颁奖词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先明确颁奖词的一般写法,包括哪些内容,在写这些内容的时候要注意的点是什么,然后回顾烛之武所做的事情,在这一事情中的表现如何,所做事情的价值如何,影响如何,表现出的精神是什么。事件是烛之武以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兵,解除郑国的危难,而在这一事件中烛之武表现出的是一腔爱国热忱,是临危不惧的大义凌然,是力挽狂澜的惊人气势。考生要紧扣人物的典型性、表达的多样性、主题的感染性这三大方面来给颁奖对象“颁奖”,还要注意句式内在的一致性,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修辞,同时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要,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示例1】在国家危难面前,你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你不卑不亢,机智善辩。你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忘我、殒身不恤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天地可鉴。岁月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
【示例2】国家有难,你深明大义,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赴敌营义无反顾;强敌当前,你不卑不亢,措辞得体,凭借机智与勇敢,保郑国一时平安。
【示例3】面对秦、晋攻郑的定局,你力挽狂澜,在稳固的秦、晋联盟中找到缝隙。笃大志而不易,临强敌而无惧,凭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师,一人抵千军,你是国家的骄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每对词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侵犯 迟到/城池 坠落/缒城而下
B.城阙/氾南蕨类 肆意/肄业 戍守/数典忘祖
C.赏赐/驱驰 卑鄙/凋敝 闲暇/瑕不掩瑜
D.执事/明智陪伴/赔偿 既然/亟待解决
【答案】B
【考点】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分析】A项,分别读fán/fàn,chí/chí,zhuì/zhuì;
B项,分别读què/jué,sì/yì,shù/shǔ;
C项,分别读cì/chí,bǐ/bì,xiá/xiá;
D项,分别读zhí/zhì,péi/péi,jì/jí。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B
【考点】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分析】A项,“共”通“供”;
C项,“说”通“悦”;
D项,“知”通“智”。
故答案为:B
【点评】通假字做题方法:①当一个字按其常见义讲不通时考虑与其音近或同的字。②通假有固定,不能随便通假,不能互逆。高中教材常见通假字100个左右,要求归纳。③由于语音的发展,按今音读不同,古音同。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大块假我以文章
【答案】B
【考点】古今异义;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情感变化等几类。B项,“况阳春召我以烟景”,“阳春”古今意思一致,都指“春天”。A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是指“出使的人”;今义是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古义是指人,今义是指物。C项,“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是指“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处境艰难”;今义是指“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项,“大块假我以文章”,“文章”古义是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今义是指“篇幅不是很长的单篇作品,也泛指著作”。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彩转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 B.若不阙秦
C.群臣怪之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答案】C
【考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先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方向,如本题“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设题。答题的时候,要明确词语本来的词性,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活用类型。本题中,C项,“群臣怪之”的“怪”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后面跟了代词,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A项,“烛之武退秦师”中“退”是动词,但“退”这一动作是由“秦师”发出的,故属于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B项,“若不阙秦”中“阙”是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D项,“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内”是动词使动用法,使……进入。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
B.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舞幽壑之潜蛟(《兰亭集序》)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D.樊於期乃前曰(《荆轲刺秦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
【答案】D
【考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本题中,A项,名词作状语:在东边,从侧面。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使……舞动。C项,形容词作名词:幽深的地方,远的地方。D项,前者名词做动词,上前;后者名词作状语,在西面。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词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6.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点明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的形势,并且道出围郑的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无关秦国,为下文写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埋下伏笔。
B.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他自谦的话,他怕自己完成不了此重任,所以想拒绝。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牌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
D.“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答案】B
【考点】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没有重用自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技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答案】C
【考点】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正确,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C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2021高一下·东莞月考)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共, 通“供”,供给。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丢失。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D.又欲肆其西封 肆 ,延伸,扩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夜缒而出 吾尝跂而望矣
B.是寡人之过也 行李之往来
C.敢以烦执事 阙秦以利晋
D.子亦有不利焉 且焉置土石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夫晋,何厌之有?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敢以烦执事
C.是寡人之过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8.B
9.A
10.D
【考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点评】 (1) 该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重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完成这类题,需要考生在课下多做练习,熟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在考场上,还要结合上下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上下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考生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考生课下多练习,多积累,多总结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
【附参考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中的“亡”解释为“丢失”错误,依语法推断,“亡”作动词时,后面原本不能带宾语,但在此语境中,“亡”后接了宾语“郑”,故“亡”在此处是使动用法,使……灭亡。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表修饰/表修饰B.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介词,用/表目的,来;D.语气助词,无义/疑问代词,哪里。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夫晋,何厌之有”是以“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宾语是“何厌”,“有”是谓语,“之”起提宾作用;正常语序:夫晋,有何厌。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是省略句,正常语序:“若舍郑以(之)为”的省略。B.“敢以烦执事”是省略句,是“以(之)烦执事”的省略;正常语序:敢以(之)烦执事。C.“是寡人之过也”是“……也”为标志的判断句;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宾语前置。故选D。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右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乙]佚之狐,郑人,佚之俅之子也。
狐少善思辩,多才识。为幕僚,常得郑君宠之。晋侯、秦伯围郑,郑危在旦夕。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武使秦,秦晋师还,郑遂安。郑伯欲厚赏武。狐闻之,言于郑伯曰:“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郑伯愕然,赏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B.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C.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D.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2)下列对选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之好,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有时也简称为“秦晋”。
B.甲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C.幕僚,在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公。
(3)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觉得这次举荐烛之武有功,要奖赏,首先应该奖赏自己。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
【答案】(1)C
(2)B
(3)A
(4)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要不是我推荐他,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
【考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佚之狐求见郑伯,说:“国家面临危险,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
“狐求见郑伯曰”“曰”,说,和之前断开,排除BD;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军”是“见”的宾语,之间不断开,排除A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历史著作”错误吗《左传》是编年体。《左传》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故选B。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C项,“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错误,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只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的。
D项,“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错误,无中生有。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肆”,扩张;“阙”,使动用法,使……减少。2)中“举”,举荐;“何功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功。
故答案为:⑴C
⑵B
⑶A
⑷ 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要不是我推荐他,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⑵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⑷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参考译文】
【甲】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乙】
佚之狐,郑国人,是佚之俅的儿子。
佚之狐年轻时擅长思考和辩论,才识很多。担任幕僚,经常得到郑国国君的赏识。晋侯、秦伯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求见郑伯,说:“国家面临危险,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
烛之武出使秦国,秦晋联军撤回之后,郑国于是得到了安宁。郑伯打算重重地奖赏烛之武。佚之狐听到这件事之后,对郑伯说:“烛之武,是个善于舌辩的士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秦国的军队,辛勤劳苦,功绩很大,受到重赏,这是上天的法则;然而,烛之武终归属于隐士的一类,要不是我推荐,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我私下里认为应当受到奖赏的是我。”郑伯显出吃惊的样子,奖赏了佚之狐。
12.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现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必修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及宾室知其事者,宣自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慷慨羽声,士皆唤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必修一《战国策·荆刺秦王》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兵而代,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该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置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菜左传博议》)
(1)下列对文段(三)加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C.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D.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2)下列对(-)(二)文段中相关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古时音乐分为宫、角、徵、羽、变宫、变微七音。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待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D.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这里指边远地区。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和荆轲都是令人尊敬的爱国者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荆轲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悲剧英雄。
B.烛之武很懂得攻心战术,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很容易说服对方。
C.《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是一个明白事理,善于接受他人意见的君王形象。《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暴君形象。
D.烛之武能成功,是因为他虑事周全,巧舌如簧,并以武力威逼,致使秦师吓退。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虑事不周、被亲近人陷害和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给荆轲带来的内心慌乱。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案】(1)C
(2)B
(3)D
(4)1)(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封、肆、阙)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定语后置句、其、白)
【考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本题,“烛之武出说秦穆公”中“出说”是联动结构,不能分开,排除A、D,“立谈之间”是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的意思,形容时间极短,不能分开,排除B。
故选C。
句子翻译: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错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非国别体史书。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他虑事周全,巧舌如簧,并以武力威逼”中,“巧舌如簧”是贬义词语,用来形容烛之武,不当;“以武力威逼”“被亲近人陷害”于文无据。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题,第一句关键点:“封”:“使……成为边境”;“既”:“已经”;“阙”:“使动用法,使……减少”。第二句关键点:“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其”:“这”;“白”:“形容词作动词,穿着白衣服”。
故答案为:⑴C
⑵B
⑶D
⑷ 1)(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封、肆、阙)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定语后置句、其、白)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⑵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⑷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节选自必修一《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节选自必修一《战国策 荆刺秦王》)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
(节选自吕祖谦《东菜左传博议》)
三、综合表达
13.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是需要勇气的,其中文中有描写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表达方式写一段,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情景。(50字左右)
【答案】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考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有描写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表达方式写一段,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情景”,考生还要关注前面“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是需要勇气的”这一前提条件,考生在描写“夜缒而出”的时候要体现出烛之武的勇气。题干要求学生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描写“夜缒而出”的情景,考生可以展开联想,如怎样的烛之武在怎样的情境下如何“缒而出”,当时的环境如何,这些都可以进行描写,然后针对烛之武的勇气抒发感慨。
故答案为: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
14.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你一定为烛之武的事迹所感动。如果烛之武被推荐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代替组委会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示例1】在国家危难面前,你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你不卑不亢,机智善辩。你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忘我、殒身不恤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天地可鉴。岁月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
【示例2】国家有难,你深明大义,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赴敌营义无反顾;强敌当前,你不卑不亢,措辞得体,凭借机智与勇敢,保郑国一时平安。
【示例3】面对秦、晋攻郑的定局,你力挽狂澜,在稳固的秦、晋联盟中找到缝隙。笃大志而不易,临强敌而无惧,凭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师,一人抵千军,你是国家的骄傲!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你一定为烛之武的事迹所感动。如果烛之武被推荐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代替组委会给他写一段颁奖词”,这是以拟写颁奖词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先明确颁奖词的一般写法,包括哪些内容,在写这些内容的时候要注意的点是什么,然后回顾烛之武所做的事情,在这一事情中的表现如何,所做事情的价值如何,影响如何,表现出的精神是什么。事件是烛之武以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兵,解除郑国的危难,而在这一事件中烛之武表现出的是一腔爱国热忱,是临危不惧的大义凌然,是力挽狂澜的惊人气势。考生要紧扣人物的典型性、表达的多样性、主题的感染性这三大方面来给颁奖对象“颁奖”,还要注意句式内在的一致性,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修辞,同时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要,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示例1】在国家危难面前,你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你不卑不亢,机智善辩。你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忘我、殒身不恤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天地可鉴。岁月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
【示例2】国家有难,你深明大义,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赴敌营义无反顾;强敌当前,你不卑不亢,措辞得体,凭借机智与勇敢,保郑国一时平安。
【示例3】面对秦、晋攻郑的定局,你力挽狂澜,在稳固的秦、晋联盟中找到缝隙。笃大志而不易,临强敌而无惧,凭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师,一人抵千军,你是国家的骄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