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上: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上: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01 20: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__________,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蓄谋以久的全面侵华战争,__________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二十九军副军长__________和师__________壮烈殉国。
2.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那里进行了持续__________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中国军民遇难人数__________万以上,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3.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赴国难。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__________抗战,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__________抗战从此开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37年7月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2.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 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
A.赵州桥 B.卢沟桥 C.泸定桥 D.金水桥
3.“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卢沟桥事变同时唤醒了一个民族”,对这句话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
A.它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它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C.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它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5.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充分地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
A.东北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6.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 )
A.历史学家撰写的权威著作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C.电影《南京!南京!》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7.“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8.据载,每天吃饭前,二十九军全体官兵必定高唱《吃饭歌》:“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日本军阀,国民之敌;为国为民,我辈天职。”他们曾“为国”所做的事迹有( )
A.黄海海战 B.奋战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9.历史老师布置同学观看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南京!》,为了更好了解这部历史题材电影的背景,同学们最好事先查找哪一段历史时期的资料?( )
A.北伐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10.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杀人比赛”
(如右图),这一情景发生在( )
A.南京 B.沈阳
C.北平 D.上海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
指导。这充分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权 B.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全民族的利益
C.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已经根本消除 D.中国的军队已经摆脱了政党管理,实现了国家化
12.如果要撰文批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可以引用的论据有( )
①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对中国全面进攻
③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人30万人以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3.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D.日军屠杀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30万人以上
14.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出现在20 世纪20 年代 B.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C.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D.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15.某班同学准备进行一次“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明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 B.十年对峙 烽火连绵
C.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1937年12月15日,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三千多人,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然后,受伤未死者与死者一起被焚化。16日,中国难民五千多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还冲进由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把“安全区”变成了黑暗、悲惨的人间地狱……
材料二: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辞,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1)根据材料一,从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遭杀害的对象等方面来说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京大屠杀中我死难同胞的人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略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知识要点 1.卢沟桥、全国性、佟麟阁、赵登禹 2.六、30 3.八路军、新四军 4.局部、全民族(全国性)
同步训练 1—5 CBCAD 6—10 DCBCA 11—15 BDCAC
16.(1)时间:长达6周。对象: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或难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人员。遇害人数:30万人以上。(2)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正常化。(如日本对待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真正地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好本领,保卫祖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