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上: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上: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01 20: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1.1947年3月,国民党大规模进攻延安,面对敌众我寡形势,中共中央决定采取__________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转战__________。
2.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优势兵力向山东解放区大规模进攻,华东野战军在__________、粟裕等指挥下,全歼国民党王牌军__________。
3.1947年6月,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察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率领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将领是( )
A.朱德 B.陈毅 C.彭德怀 D.邓小平
2.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再次上演了第五次“围剿”时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幕。这次进攻的主要地区是(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3.国民党军队之所以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主要是因为( )
A.想占领延安和山东沂蒙山区等战略要地 B.想迅速结束战争
C.迫于兵力不足 D.想集中主力,消灭解放军主力
4.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讨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5.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
A.声东击西 B.诱敌深入 C.调虎离山 D.迂回战术
6.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7.对于孟良崮战役,蒋介石哀叹这是发动内战以来所遭受的“无可补偿的损失”。 孟良崮战役的指挥者是( )
A.彭德怀 B.陈毅 C.周恩来 D.朱德
8.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9.“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地理位置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双十协定》签订 D.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
10.解放军能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是( )
A.正确的战略战术 B.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
C.国民党指挥失误 D.美国放弃国民党的支持
11.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
A.东北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C.西北解放区和华东解放区 D.华北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
12.漫画《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如右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是( )
A.红军接连四次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C.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D.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13.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作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主要依据是( )
A.国民政府统治腐败不得人心 B.人民解放军有巩固的后方
C.人民解放军具有顽强的战斗力 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14.某同学看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介绍说是国民党军队“收复延安”(如图),该照片应该摄于(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9年
15.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师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到学校附近的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大反攻的革命老区,该学校最有可能在( )
A.大别山 B.沂蒙山 C.延安 D.井冈山
二、非选择题
16.下文是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敌人的胸膛”指的是哪里?
(2)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意义?
(3)你能用一句军事常用语概括这一战略吗?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3月,蒋介石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其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蒋介石企图利用其34个旅共25万人的兵力,在3个月内聚歼西北野战军于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或逼迫西北野战军东渡黄河。
材料二: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在具体的作战方针上决定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地形,大打人民战争,运用“蘑菇”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
材料三:1947年国民党军占领延安以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材料 三中的两个“长征”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读了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三中国民党军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个“长征”有什么相似之处?其结果如何?
(4)两个“长征”及其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知识要点 1.诱敌深入、陕北 2.陈毅、整编七十四师 3.刘伯承、邓小平、大别山、全国性战略进攻
同步训练 1—5 CCABB 6—10 BBABA 11—15 BCACA
16.(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南京和武汉。(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3)如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言之成理皆可。
17.(1)1934—1936年红军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2)国民党军的说法不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红军长征的原因、目的不同。(3)相似之处是路线比较曲折也比较艰辛等。结果: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4)启示:如中共中央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灵活多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