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01 20: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卷
说明: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毛泽东在机场向新闻界发表了简短的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以期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据材料,与这一事实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召开 D.重庆谈判
3.下列四位人物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中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
A.周恩来 B.贺龙 C.毛泽东 D.朱德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
A.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B.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C.主动让出中共领导的八个解放区 D.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
5.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给身在延安的毛泽东发来一封电报“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从蒋介石角度看“国内重要问题”主要是指如何( )
A.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B.解决共产党的人民军队与解放区
C.落实和平建国纲领 D.进行战后经济发生的恢复
6.自2009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络绎不绝。为了吸引大陆观光客,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设计制作了右图——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公仔。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创建黄埔军校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签署了《双十协定》
7.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更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戏,列强其后也
8.右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 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1.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下列哪幅示意图?( )
A. B.
C. D.
12.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3.据统计,在辽沈战役中,支援解放军前线的民工达160万,担架13800副,大小车辆6750辆,牲畜80万头,粮食0.7亿斤。这组数据说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解放军实力比国民党军队强 B.解放军英勇善战
C.解放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解放军武器装备先进
14.右图反映的与毛泽东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挺进大别山 B.长征
C.转战陕北 D.进入北京
15.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
B.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
C.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D.三大战役中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16.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妄图制造中国历史的第二个南北朝,最终导致他这一幻想破灭的是( )
A.东北全境解放 B.淮海战役的惨败 C.北平和平解放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7.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18.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19.口号是时代的鲜明印记。与右图所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口号是( )
A.打倒到强,除军阀 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20.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八(1)班同学准备策划一次《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
展。下图应归入的栏目是( )
A.逐鹿中原出奇兵 B.决战淮海显英姿
C.力挽狂澜倡改革 D.千秋伟业话回归
22.中国共产党要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其原因主要是( )
A.共产党领导的人军队力量薄弱 B.为了保护好这座古都
C.解放军准备不充分 D.减轻双方伤亡
2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平解放 ②南京解放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④《双十协定》签订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24.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
A.三大战役后 B.渡江战役后 C.南京解放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6.南昌起义、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广大人民支援革命 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27.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以下不能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
A.黄埔军校的创建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8.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科学 ②自强、求富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和平、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29.诗歌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雄鸡一叫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30.右图“胜利渡长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它所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满分40分。
31.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每空1分,共10分)
图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员开幕典礼
图三 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图四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图一场景发生在①__________(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这场国开始沦为②__________。
图二场景发生在③__________年的辛亥革命后,革命领导人④__________建立了⑤__________(国家名称)
图三场景发生在⑥__________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⑦__________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⑧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图四场景发生在⑨__________(战役名称)以后,⑩__________(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4分)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3分)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2分)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7分)
3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14分)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材料三: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4分)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4分)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结论?(2分)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
1—5 BDADB 6—10 DCACD 11—15 ACCCA 16—20 DACDD 21—25 BBDAD 26—30 DCCBD
31.①鸦片战争(1分);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③1911(1分);④孙中山(1分);⑤中华民国(1分);⑥1945(1分);⑦30万(1分);⑧抗日战争胜利(1分);⑨渡江战役(1分);⑩南京解放(1分)。
32.(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4分)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或答: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3分)
(3)台儿庄战役。(2分)
(4)如1:蒋介石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如2:蒋介石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如3: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综合上述两方面失败的理由即可。(7分)
33.(1)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2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分)
(2)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北洋军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统治更加黑暗。(2分)
(3)敌人力量薄弱。(2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4)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