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下册)
《木瓜恰恰恰》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叫卖歌曲。歌曲为4/4拍,三段体结构。曲调欢快活泼,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歌曲中的“恰恰恰”生动地表现了印尼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印度尼西亚民歌热情欢快,曲调活泼的特点;
认识切分节奏,并能正确演唱切分节奏;
能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学唱歌曲,感受印度尼西亚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把握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2、咬字清晰的演唱歌曲。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唱出歌曲中第二乐段旋律,创设叫卖场景,通过歌词引出本课歌曲的体裁——叫卖歌曲。
2、学生按照老师唱的节奏读出本段歌词。
[设计意图:此处用创设情境再现场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歌曲热情欢快的氛围中。]
二、教唱歌曲
1、解决难点之一:切分节奏
(1)、请同学们继续说出老师唱的旋律中都有哪些水果,并按节奏读一读。
(2)、提出节奏中切分音的问题,进行练习。
(3)、用拍手来巩固对切分音节奏的印象。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解决了本课难点之一× × ×|节奏型,为后面的学唱做了铺垫。]
2、整体感知歌曲
(1)、初次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及节拍。
(2)、再听歌曲,整体感知节拍。请同学一边听一边合着音乐轻轻地拍出歌曲的强弱。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分别有几个乐段,每一段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3、学习歌曲第一乐段,感受印度尼西亚民歌的特点。
(1)、再次聆听,找出印象最深刻的乐句。请同学们在“恰恰恰”的地方加入拍手或跺脚来伴奏。
(2)、用“lu”来模唱歌曲第一乐段,注意提示学生放慢速度,轻声高位置,表情自然微笑。
(3)、学习弱起小节,感受它的特点并练习。
(4)、学生加上歌词随琴演唱第一乐段。
(5)、自评,重点解决弱起小节强弱的对比,巩固歌曲,在“恰恰恰”处加上声势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歌曲旋律,从而增加对旋律的印象,感受印度尼西亚民歌欢快热情的特点。]
4、学习歌曲第二乐段,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
(1)、老师出示第二乐段歌谱,学生挥拍唱歌谱。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叫卖声演唱这一乐句。
(3)、引导学生唱准切分节奏。
5、学唱第三乐段。
(1)、教师提示: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重复。
(2)、学生随琴填词演唱第三乐段。
6、完整演唱。注意每个乐段用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情绪来演唱。第一乐段欢快跳跃,第二乐段欢快连贯。
三、拓展延伸
1、创编歌词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改编叫卖歌词,用歌声表达创编内容。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对生活的不同体验,激励学生创编歌词。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即学即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激活想象力。]
2、用多种形式演唱创编歌曲。
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如领唱与齐唱,加入课堂打击乐器,加入声势动作,加上恰恰舞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感受音乐的多样性。]
板书设计:
木瓜恰恰恰
1=F 4/4 中速稍快 热情地 叫卖歌曲
× × × 丨 × × × 丨 切分节奏
6 4 5 丨 6 7 6 丨
××‖×·× ×× ×× 丨 弱起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