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枣庄市第三中学新城校区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知人论世
幼
生不逢时(772年)
少
漂泊岁月
初入长安(16岁)
长安米贵,
居大不易!
有才如此,
居亦易矣!
青
壮
武元衡案
寒窗苦读
高中进士(29岁)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与元九书》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卖炭翁》
后期 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独善其身”的时期,糅合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这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唐王朝正走向衰落。一方面,藩镇割据,宦官擅权,赋税繁重,贫富悬殊,蕃族侵扰,战祸频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对现实的弊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政治,缓和社会矛盾,使得唐王朝中兴。
这种情况反映在当时的文坛和诗坛上,便分别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新题作新诗咏时事” ,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病;不以入乐与否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服务,表达真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
新乐府运动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特点有:
①篇幅可短可长。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一百二十句,《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文体知识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临别殷情重寄词,此中有誓两相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思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 恨 歌
节选
白 居易
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
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御史中丞裴度亦被刺伤。白居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激于义愤,率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一些权臣竟给他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并造谣陷害。他先被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州的第二年就创作了《琵琶行》这篇著名的七言长诗。
琵琶,弹拨乐器名。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táo)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弦,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进“曲项琵琶”,犁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
归纳概括全诗的内容,与诗文的内容形成照应关系,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江头送客闻琵琶
歌女倾诉身世苦
江上聆听琵琶曲
重闻琵琶青衫湿
同病相怜伤迁谪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各段内容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如何体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互文是在结构相近的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与“壮士”互补,意为将军和壮士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归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与“汉”互补,意为秦汉时期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期的关隘。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东西”与“左右”互相补充,意为四面八方都种植了松柏梧桐。
烟笼寒水月笼沙。“烟”与“月”“寒水”与“沙”互补,意为“烟和月笼罩着寒水和沙”。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琴技的高超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序曲
第一
乐曲
第二
乐曲
第三
乐曲
曲终
倾诉悲情
前奏曲
急切愉快
欢乐曲
幽愁暗恨
沉思曲
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
悲愤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大量运用比喻
二:叠词
三:叙议结合,曲中带情, 妙语点睛。
四:正面、侧面结合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直接描写音乐的悲凄
侧面烘托音乐的感人
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唐·杜甫 《赠花卿》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出身:
才貌:
层级:
生活:
在自传里,琵琶女提起的是什么?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挥霍青春: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女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的?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生离死别、年老色衰: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每一个被众星拱月的女子都会忘乎所以吗?
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
——汉武宠妃李夫人
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晚唐名妓徐月英
为什么“老大嫁作商人妇?”
一.不嫁
①出家——清心寡欲
②独身——缺乏未雨绸缪
二、嫁
士 ——缺乏高雅情趣
农、工 ——无法维持优渥生活,由奢入俭难
当年
如今
艳冠群芳
年老色衰
艺压京城
门前冷落
人妒人捧
委身商人
年年欢笑
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琵琶女
一个女性的成长,应该是由内至外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产生优雅的风范,一个女性的美,应该与时俱进,以不同的美呈现着自己,这样才可优雅地老去。
被贬前: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白居易《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被贬后: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
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
船中有病客,左降到江州。
——白居易《舟中雨夜》
白居易
当年
如今
京城做官
谪居卧病
身居高位
有酒无乐
位至谏言
送客惨别
名动京师
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琵琶女
京倡
商妇
白居易
京官
谪官
琵琶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
怨
恨
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本诗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一枝一叶总关情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
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
寂静,烘托了音乐效果
绕船明月江水寒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琵 琶 行
明线 暗线
(琵琶女的身世)
(诗人的感受)
月夜弹琵琶
月夜听琵琶
凄凉话身世
感慨叹沦落
同 是 天 涯 沦 落 人, 相 逢 何 必 曾 相 识
更坐弹一曲
翻作《琵琶行》
满 座 重 闻 皆 掩 泣
明线(歌女的身世)——从具体现象反映主题
暗线(诗人的感受)——从事物本质揭示主题
读《琵琶行》有感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