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苏轼
苏洵、苏辙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曾巩
苏洵、苏辙
王安石
辛弃疾
黄庭坚、米芾
蔡襄
三苏
唐宋八大家(文)
苏辛(词)
苏黄米蔡(书法)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
——朱德
1.1069年-1078年: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请求外调,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2.1079年~1084年: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乌台诗案)下狱,44岁时谪往黄州。
3.1085~1093年: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
4.1094年~1096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58岁谪往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
5.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人物生平
凤翔
密州
杭州
眉山
黄州
儋州
惠州
汴 京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因写下此词。
写作背景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乌台诗案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上片四十九字,下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赤壁怀古:题目。点明了词要咏怀的内容。
咏史怀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由眼中所见之景,引起他对历史人事的联想,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或抒己之怀。
标志:
标题中带有古迹(一个国,一座城,一隅山河,一处亭台,一方楼阁)、古人名,或在其前加“咏”,或在其后加“怀古”“咏怀”。
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手法:用典、双关、对比、反衬、借古讽今、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情感:怀人伤己·感慨自我身世
1.对比失落——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同病相怜——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怀古伤今·感伤历史兴衰
1.昔盛今衰——批判现实,揭露黑暗,担忧国家命运
2.物是人非—— 感伤古今变化,繁华不再
理性反思
1.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劝诫今人勿重蹈覆辙。
2.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朗读课文,思考: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读中知,明诗意
上阕描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请结合富有表现力的写景语句加以赏析。
读中品,赏意象
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些字好在哪里?
穿
惊
卷
拍
字词
乱
穿
惊
拍
卷
雪
特点
角度
形
形
声
修辞
夸张
拟人
夸张
比喻
基调
岩石雄奇险怪
山崖高耸陡峭
江水汹涌澎湃
水石相击力度之大
波涛强劲有力
水色纯白
形
色
豪
迈
奔
放
炼字题答题技巧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哪个更恰当?某字的妙处(作用、效果)。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
下阕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请结合相关词句加以赏析。
读中品,赏意象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年轻得志
英俊潇洒
儒雅斯文
镇定自若
足智多谋
三国时代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选择了周瑜?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周瑜
苏轼
建功年龄
职务
际遇
外貌
人生
34岁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英俊儒雅
幸福美满
47岁
团练副使(虚职)
功业未成
早生华发
屡遭不幸
对比
仰慕英雄
怀古伤己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黄州、惠州、儋州,
州州失意
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许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
——元好问《移山自题乐府引》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否过于消极?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苏轼从一个文坛骄子被贬到了黄州,感觉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一样,在人生低谷的境遇中去落寞、感伤、失意是人之常情,对饮江月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苏轼没有沉溺于悲伤、失意不可自拔,在他看来,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短暂,任何英雄伟绩都会随时间、历史淘洗干净,人生短暂,江月永恒。英雄人物、丰功伟业,全都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于是苏轼对应江月,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情怀变得旷达洒脱。
读中思,悟情感
时间 词文作品 诗句 思想感情
元丰3年 《菩萨蛮》
元丰3年 《西江月》
元丰5年 《念奴娇》
元丰5年 《定风波》
元丰5年 《赤壁赋》(前)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人生空幻
壮志难酬
幽独凄清
失意自伤
时运不济
超脱旷达
不畏坎坷
笑看风雨
热爱生活
旷达乐观
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84)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
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贬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蓝色 人生轨迹
红色 创作曲线
眉州
黄州
惠州
儋州
1036
1057
1079
1084
1094
1101
苏轼的人生曲线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八州,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他,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
1.描绘壮丽之景。
词人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采用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2.刻画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
词人从婚姻美满、风度儒雅、指挥才能卓越这三个方面,把周瑜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的形象生动。
3.抒发壮志豪情。
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的长河淘尽的,不如在对着江月举杯,词人在失落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本词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景:
咏赤壁
咏史:
怀周瑜
抒情:
叹自己
大江东去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描绘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缅怀英雄豪杰,
仰慕风流周瑜。
感慨壮志难酬,
表达豁达洒脱。
借景抒情 怀古伤今
本词写作者面对东去的长江,峭壁耸立的赤壁胜迹,不禁追古怀思,心中浮想起三国赤壁之战时的场景以及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周瑜功业由衷的赞颂之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表虽政治失意、怀才不遇,亦未曾失去的旷达心志。
主题归纳
妙手丹青谁为你铺纸研墨
锦绣文章谁与你击掌相贺
识得庐山还有多少面目没看破
千里婵娟总有情义难割难舍
故垒江边流传着一首唱给英雄的歌
谈笑间还酹的还是那一轮江月
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
你就是我永远的苏东坡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手法,写出水击江岸、浪花四溅的壮阔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了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形象。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 “____________”写周瑜的儒将装束。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6)《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江涛转向赤壁战争遗迹,为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从全词的内容上来看,词中的核心形象是什么?有何特点?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