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以“感知历史、感悟历史,慧悟历史”的历史感悟教学思想为设计主线。
本节课是一节社会调查活动课,通过学生调查,自主探究的方式感知历史,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学校的变化唤起学生的探究欲,为学生提供感悟的基础,学生通过亲自调查,整理资料等方式,感受、感悟历史的同时,升华情感,进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感恩之心。
2、以“导向—互动对话”为主要手段。
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调查,汇报成果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适当指导,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3、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结合我校特点,联系实际,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后学校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能从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中有所体会,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下第六单元中的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浓缩了历史的记忆,见证了时代的进步。本课在结构上是本册的一节终结课,在内容上是对第三单元的拓展和实践验证。
学情分析
对于我校这群特殊的孩子(孤儿)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成长生活的地方。因此,把学校生活环境的变化确立为调查主题,学生积极性高,且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在活动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气氛,力争做到问题指向性清晰,每个小组都确立了本组的调查主题,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同一调查任务,并交流整理资料,最后展示调查成果,让展示发言发挥应有的价值,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与交流,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感悟、慧悟。
活动目标
确立活动目标是活动开展的关键一步,有了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因此,根据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课我设定如下目标:
1.调查:学生所处生活环境,即学校的巨大变化。
2.提高: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
3.学会:开展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5.锻炼:学生待人接物、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
6.探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
五、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
学生的活动交流与成果展示是本课的重点,这既是学生这一主体活动中的具体呈现,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真实体现。
2、活动难点
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是本课的难点,社会调查活动让历史学习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从社会实践中获取有效学习信息,它是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同时社会调查也是综合能力应用的一次大检验。
六、活动方法
教师:观摩法、设置问题法、媒体展示法。
教师在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就是“导”,上述方法的选择有助于学生解决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较好地实现活动目标。
学生:图片展示法、列表归纳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学生在活动中始终是一个主体,上述方法的选择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校园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幸福指数,提升活动效率和活动意义。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主题;
2、按照自愿原则成立调查小组,并确定小组调查主题;
3、每组确定本组采用的调查形式;
4、组内进行人员分工,明确组员任务;
5、小组制定实施计划。
八、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
前几天老师在校园中散步,想到我们学校的变化老师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现在老师把这首小诗送给大家:
筚路蓝缕百待兴,灰蒙墨染家国情。
且看雄狮乾坤啸,冉冉新星东方明。
衣冠渐起流异彩,口齿留香滋味清。
摩天巨楼云霄入,高铁如龙万里行。
幸逢改革佳时代,万众齐心笑意盈。
提问: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老师的这首诗起一个题目,哪位同学来尝试一下?(学生回答)老师的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内容?(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 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同学们体会最深刻、最熟悉的就是我们校园生活环境的变化,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改革开放后辽宁省孤儿学校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与感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一首诗的形式呈现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进而让学生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思考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那么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来讲,校园就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因此自然引出本课的活动主题:改革开放后辽宁省孤儿学校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与感悟。)
【活动目的】
多媒体展示活动目的:
感知:学校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感悟:校园生活的美好。
慧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要求和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活动目的。)
【感知历史】:
调查成果展示:
之前两周,我们已经进行了分组,并且每个小组也都选取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调查,接下的时间,请各组展示一下你们的调查成果:
一组:校舍环境的变化
(方式:图片展示)
二组:学习环境的变化
(方式:问卷调查、访谈法)
三组:社会保障的变化
(方式:列表归纳法)
四组:精神文化的变化
(方式:幻灯片、手抄报)
(设计意图:各组根据本组调查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后教师根据展示内容进行点评。通过各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学生会对校园生活环境的变化整体感知,同时通过调查,学生不仅能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更能在调查、展示中提升能力。)
我们学校生活环境方面的变化不仅仅是以上四组同学调查的这些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作为老师来讲,老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工作环境的越来越好等等,所以,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对我校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其他方面进行调查。
【感悟历史】: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我们学校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调查的过程中,你们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感悟,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调查过程中的感悟。
多媒体展示:谈一谈你在调查过程中的感悟?(学生谈感悟后,教师谈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学生从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中有所体会,从而结合实际,自然会在感知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同时也能感悟到今天校园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慧悟历史】:
我们知道了,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学校的生活环境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学校生活环境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1、分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校园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其实,我们校园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播放视频:老师们的默默付出
这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领导及老师们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你们遮风挡雨,撑起了属于“家”的温暖。
(设计意图:学生在感知、感悟校园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完成,师生总结,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接着视频的播放,能真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升华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同学们,党和国家为你们提供了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为了你们的幸福也默默地奉献着,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应该怎样回报党和国家、回报母校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其实,对于中学生的你们来讲,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你的实际行动回报党、回报国家、回报母校。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慧悟历史,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
过渡:
多媒体展示: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总结升华】
青年时期是我们每个人最总要的时期,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看习总
书记对我们青年学生提出了怎样的期望?
播放视频:习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期望
(设计意图:以习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期望总结升华,指出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总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中学生的你们不仅是追
梦者,更是筑梦者,老师相信:有了你们的付出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会早日实现。最后把习总书记的一句话送给
大家: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情感升华】
全体合唱校歌:《幸福的家园》
(设计意图:在校歌中结束本课,升华情感,体会现有的幸福生活 。)
【板书设计】
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辽宁省孤儿学校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与感悟
(设计意图:清晰明了,形象生动,同时也体现出孤儿学校就是孩子们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