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课题:5.守株待兔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难点名称:结合注释读懂古文的意思,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目录
CONTENTS
猜一猜:你能说出图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导入
导入二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含义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中国古代寓言大量见于诸子作品和史书中,如《墨子》《庄子》《战国策》《韩非子》等书中就有许多流传久远的著名寓言。
5 守株待兔
导入
大声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这篇课文。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株
树桩。
走
跑。
因
于是。
耒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
希望。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有个宋国人在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折断脖子死掉了。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细读课文,思考:
1.宋国的这个农夫在耕田时得到了什么?
2.之后他有什么举动?
3.最终结果如何?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宋国的这个农夫在耕田时得到了什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之后他有什么举动?
3.思考:种田人为什么会决定放下手中的农具守着树桩子?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最终结果如何?
种田人没有捡到兔子,而自己的愚蠢行为却成为大家的笑料。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翻译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再捡到野兔,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