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4章 章末培优专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光波具有的下列性质中,与声波不同的是
A.能传递能量 B.频率由波源决定 C.能产生衍射现象 D.能在真空中传播
2.关于各种电磁波的性质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所以比可见光更难发生干涉、衍射
B.由于射线的波长太短了,所以根本无法发生干涉、衍射
C.无论哪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D.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所以最适于用来透视人体,检查骨骼和其它病变情况
3.气象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设置在卫星上具有接收云层辐射的红外线感应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白程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
A.不可见性
B.穿透性
C.热效应
D.化学效应
4.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利用β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5.电台将播音员的声音转换成如图甲所示的电信号,再加载到如图乙所示的高频载波上,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电信号改变如图丙所示这种调制方式称为
A.调幅 B.调谐 C.调频 D.解调
二、多选题
6.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对应于图线上的A点),电容器中的电场方向如图甲所示,则在该时刻( )
A.电容器正在放电
B.电场能正在增加
C.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增加
D.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正在增加
7.关于电磁波和电磁振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最大时,线圈L中的磁通量最大
B.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激起电磁波的振荡电流的频率
C.根据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方向相互垂直,电磁波是横波
D.电磁波从发射电路向空间传播时,电磁振荡一旦停止产生的电磁波就立即消失
E.雷达是利用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装置
8.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 )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
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
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
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E.天文学上根据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的频率,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
三、解答题
9.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约37℃,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λm.根据热辐射理论,λ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的关系近似为Tλm=2.90×10-3m·K.求: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
10.若你用通过同步卫星转发的无线电话与对方通话,则在你讲完话后,至少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回话 (已知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3.59×107 m)
11.如图所示的电路
(1)如果仅更换电感L更大的线圈,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线圈因自感现象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否更大?“阻碍”作用是否也更大?由于延缓了振荡电流的变化,振荡周期T会怎样变化?
(2)如果仅更换电容C更大的电容器,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否增大?再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放电时间是否相应地变长?振荡周期T是否变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光波具有的下列性质中,与声波不同的是,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而光波不但能在介质中传播,还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 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所以比可见光更容易衍射,故A错误;
B. 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属性,射线是电磁波,尽管射线的波长太短了,但仍能发生干涉、衍射,故B错误;
C.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无论哪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故C正确;
D. γ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所以一般不用来做透视,故D错误.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红外线的最显著作用是热作用。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同厚度的云层辐射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强度不同。卫星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接收到云层辐射出的红外线后,由于其温度不同使云图呈现不同的黑白程度,因此利用的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泄出。故A错误;
B.利用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故B错误;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不一定都有益,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故C错误;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故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而调制共有两种方式:一是调幅,即通过改变电磁波的振幅来实现信号加载;另一是调频,即通过改变频率来实现信号加载电磁波.由题意可知高频载波的振幅随电信号改变,故为调幅,故A正确,BCD错误。
6.BCD
【解析】
【详解】
在该时刻,电流逐渐减小,说明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减小的越来越快,所以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增加;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正在增加,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所以电场能正在增加,故选BCD。
7.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最大时,线圈L中的磁场最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选项A正确;
B.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激起电磁波的振荡电流的频率,选项B正确;
C.根据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方向相互垂直,电磁波是横波,选项C正确;
D.电磁波从发射电路向空间传播时,电磁振荡一旦停止,但是空中产生的交变的电磁场不会消失,则电磁波不会立即消失,选项D错误;
E.雷达是利用波长较短的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装置,选项E错误。
故选ABC。
8.BCE
【解析】
【详解】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这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大的缘故,与多普勒效应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从而知道血流的速度,这是观察者相对波源运动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所以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故B符合题意;
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这是观察者相对波源运动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故C符合题意;
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这是由于波在不同介质中波速不同的缘故,与多普勒效应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E.天文学上根据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的频率,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这是观察者相对波源运动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所以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故E符合题意。
故选BCE。
9.
【解析】
【详解】
由题意λm T=2.90×10-3m K, 则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波长、波速及频率的关系,及信息的筛选能力,注意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
10.0.48 s.
【解析】
【详解】
从说话者说话开始到听到对方的声音,电磁波至少要经历4个卫星离地高度的路程,
由可得需要的时间:
点睛:知道电磁波传播需要时间,并能利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1.(1)自感电动势更大;“阻碍”作用更大;周期变长;(2)带电荷量增大;放电时间变长;周期变长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仅更换电感L更大的线圈,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
线圈因自感现象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更大,则“阻碍”作用也更大,
周期变长。
(2)如果仅更换电容C更大的电容器,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
带电荷量增大,放电时间变长
周期变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