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花钟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然段的大意,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然段的大意,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 喜欢鲜花的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出示课件1)
2.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述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出示课件 2)
你们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争奇斗艳”的意思是花儿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比高下。“芬芳迷人”的意思是气味很好闻,很诱人,使人舒服、着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基础上,学习句子,理解词义,加深印象。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啊!你们知道吗,这么美的花的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花的文章。(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花钟)
5.读了题目以后,你会想到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课文,去领略鲜花的美丽和神奇吧。
二、 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3)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出示课件4)
斗 芬 芳 内 醒 寿 苏 强 示 昆 修 建 组 系 燥 灼 适 雅 吻
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苏、组、燥”,翘舌音“寿、示、灼、适”,前鼻音“芬、昆、建、吻”,后鼻音“芳、醒、上强”等。
(2)学习会写字。(出示课件5)
斗 芬 芳 内 醒 寿 苏 强 示 昆 修 建 组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①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形声字识记:“芬、芳、醒”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形近字比较:头一斗肉一内 办一苏虽一强
组词识记:长寿显示昆虫修建小组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所读的字。
②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想想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强、组”: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芬、芳、苏、昆”:上下结构,都是上窄下宽。“斗、示、内”:笔画较少,书写时要把笔画写得开一些。
“醒、寿、修、建”: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长短和笔画间的距离。
③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④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芬”:“艹”的横不宜太长;“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些。
“寿”:三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中间的横最短,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宜长;“寸”的竖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苏”:“艹”的横不宜太长;“办”的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撇起笔在竖中线上,且向左下长伸,左右两点相呼应。
“修”:“亻”撇短竖长;中间短竖不宜长;右上折文要写得舒展,下面三撇宜挺,走向一致,且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
“组”:左稍高右稍矮,左右同宽。“纟”的提托住上部;“且”左竖写在竖中线上,横折的横稍短,内横不写满,且间距均匀,末横稍长。
设计意图:对重难点生字进行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⑤学生再次练写。指名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写,教师评价。
⑥投影写得优秀的生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3)认读词语。(出示课件6)
争奇斗艳 芬芳 一天之内 醒来 万寿菊 苏醒 强烈
展示 昆虫 修建 组成 关系 干燥 灼伤 适宜 淡雅 吻合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令你印象深刻,做上标记,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理解题目,整体感知
1.边读边思考:你知道什么是“花钟”吗 (学生讨论,代表汇报)
学生: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一个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
2.提问: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这样的花钟呢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初步知道“花钟”是什么,从而为下节课学习课文作好准备。
1.激发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教学课文时,应当充分运用课件,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赞美花钟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激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激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2.课文题目人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从“花钟”入手教学,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花钟之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直接导入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出示课件7)
争奇斗艳 芬芳 一天之内 醒来 万寿菊 苏醒 强烈
展示 昆虫 修建 组成 关系 干燥 灼伤 适宜 淡雅 吻合
2.师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什么是花钟 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花钟)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字词,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读感悟,交流体验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花的名称,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这些花的。
2.这段话介绍了哪几种花 (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紫茉莉、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3.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些花的 这些花依次是在什么时候(几点)开放的
学生:牵牛花四点开放,蔷薇五点左右开放……
4.第一组具体描写花的句子。(出示课件8)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作者对这些花的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1:都是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儿开放。
学生2: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花的开放 (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形容牵牛花用了“吹起”,蔷薇花用了“绽开”,睡莲用了“醒来”,午时花直接用了“开花”,万寿菊用了“怒放”,紫茉莉用了“苏醒”。(板书:吹起、绽开、醒来、开花、怒放、苏醒)
(3)指导理解相关词语:醒来、苏醒、欣然怒放。
为什么同样是“醒”,睡莲用“醒来”,而紫茉莉用“苏醒”呢 (睡莲喜光,白天开花晚上闭合,所以用“醒来”;紫茉莉白天睡觉,傍晚开花所以用“苏醒”)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花 (出示课件9)
谁能说说“欣然怒放”是什么意思 (“欣然”即非常愉快、自然,“怒放”即开放,“欣然怒放”就是愉快地盛开)
设计意图:用“醒来”和“苏醒”作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作者所描写的“醒”也不同,进而让学生发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微妙处理,体会作者准确而不重复的表达。
(4)教师小结:作者在写这些花的时候,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了它们开放的时间、形状、颜色以及开花的状态,运用不同的词语进行描写,生动、准确、形象地将可爱的花展现在我们面前。
5.第二组描写花的句子。(出示课件10)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引导思考:和第一组句子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1)学生交流相同之处。
学生:大多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都写出花开放的特点。
(2)学生交流不同之处。
学生:第一组句子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名,最后写花开放的状态;第二组句子先写花名,再写开放的时间,最后写花开放的状态。
(3)教师小结:同样是抓住特点写花,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 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 请同学们查找资料,找到后试着用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的开放时间。
(5)真能干,你们都成小诗人了。各位小诗人,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的开放时间以及用诗一般的言语描述其他的花,获得了对花的独特感受。现在,请带上你独特的体验齐读第1自然段。
(6)再读一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①想想哪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学生: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②谁能借助这句话把这段话的意思说得更简洁 (出示课件 11)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关键句,它能提示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所以,找到它也就能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如果它不够简洁,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把意思说得更简洁。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找关键词句来概括段落的大意,了解简洁概括的方法。
(7)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和同桌说说你想象花开时的情景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小结:通过对第1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先用一个关键句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意思,然后按时间顺序列举了各种花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时的姿态。
(8)学生自读,互读,背诵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
1.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吻合”是什么意思 (完全符合)
(1)影响开花时间因素的相关语句。(出示课件 12)
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2)学生根据上面的语句提炼原因。
学生:植物开花的时间,有的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3)教师指导:这一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它虽然不能帮我们直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但我们可以借助这句话的提示来概括,即“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2.读了这一自然段,谁能说说县花晚上九点左右开花的原因是什么 (昙花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
(1)引导学生理解“灼伤、不适宜、淡雅、花蕾”的意思。教师指导理解词义。
灼伤:烧伤或烫伤。
不适宜:不合适,不能。
(2)请同学们结合图片理解“淡雅、花蕾”的意思。(出示课件 13)
没有开放的花就是花蕾,你们再看看花朵的颜色,让人感到舒服,清新雅致,这就是“淡雅”的意思。
(3)作者这样描写昙花有什么好处 (通过举例说明,将昙花开花的时间描述得更加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花开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具体地理解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联系课文,猜测“夜来香为什么在晚上八点开花” (夜来香适应夜晚的温度、湿度)为什么大多数花在白天开放 (大多数花需要白天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4.集体交流,老师相机点拨并板书。(板书:温度 湿度光照 昆虫活动)
(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欣赏花钟: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你们想去参观吗 (出示课件14)
2.赞美花钟:参观完你有什么感想
3.联系第1自然段理解“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依次的意思是按照次序)
4.比较句子。(出示课件15)
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了。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齐读,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刚刚”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不能,这样表达才准确)“大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大概)
5.是啊,作者用词非常准确,这个用来表达模糊意思的词语,实际反映了客观事物真实的状况,反映了植物学家遵循客观事实的态度,文中还有几个这样的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出示课件16)
左右 往往
设计意图:通过找出课文中表达模糊意思的词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朗读体会第3自然段。
三、朗读总结,拓展运用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找出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2.试着自己说说第1自然和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教师总结: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是因为他留心观察,不断探索。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发现、探索美丽的大自然。
4.在日常生活中你观察过什么 有什么发现吗 请说一说。
5.请你仿照第1自然段,写写其他的花。
6.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的世界”,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设计意图:总结课文,让学生再次深刻地感受花钟的神奇,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课后反思
1.教学中师对学活动如果能及时地度地做出评价,就能够保持、激励学生的移极性。如果能在评价中启发、点拨学生,就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在本认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恰当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2.在教学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卡片制作“花钟”,从而对“花钟”有更深入的理解
板书设计
13花钟
吹起、绽开、醒来、开花、怒放、苏醒
湿度
温度→花钟←光照
昆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