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10:3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教案
第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知识点1】盐的定义: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除食盐外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也属于盐。
[问题探究] 这些常见的盐怎样将它们进行分类呢?
[知识拓展] 盐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盐的溶解性,可以将盐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根据盐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酸根离子是指酸解离出的阴离子,如Cl-、CO、HCO、SO等)可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铵盐、碳酸盐、硫酸盐等。一般后一种分类方法较为常见。
【知识点2】氯化钠: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填化学式),它是混合物,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都蕴藏着氯化钠,用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都可以使水分蒸发,使食盐溶液浓度增大,再继续蒸发就可以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杂质,叫做粗盐。
[问题探究] 你知道氯化钠有哪些用途吗?
3.氯化钠的用途: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工业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生活中的调味品;在冬天,还可用于消除积雪。
【知识点3】碳酸钠:
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俗名纯碱、苏打,是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知识点4】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俗名小苏打,是白色粉末。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知识点5】碳酸钙:
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难溶于水,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只可作建筑材料,在医学上还可作补钙剂。
【知识拓展】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侯德榜。这里的碱指的物质是纯碱。
[问题探究] 碳酸盐有哪些性质及用途呢?如何根据碳酸盐的性质检验碳酸根离子?
[知识拓展] 不同的碳酸盐有着很多相似的性质,如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都是白色粉末,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根据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与酸中的氢离子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的特点,确定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即向待检物质中加入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说明待检物质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
(二)盐的溶解性
【知识点6】常见盐的溶解性:
1.钾、钠、氨盐都能溶;硝酸盐均可溶于水;氯化物不溶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基本都不溶(常见的碳酸盐沉淀CaCO3、BaCO3);可溶性的碱有KOH、NaOH、NH3·H2O和
Ba(OH)2。
2.OH-遇到常见的金属离子Mg2+、Al3+、Mn2+、Zn2+、Fe2+、Fe3+、Cu2+会产生沉淀;CO32-遇到常见的金属离子,也会产生沉淀。
四、教学反思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等基本概念。
2.对重点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能正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3.对物质的分类有进一步的认识,重点掌握复分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创造情景活动,鼓动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同时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也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使之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掌握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1】复分解反应:
【实验分析】实验11-1:
1.实验步骤:①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L的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2.实验现象: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现象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比Na2CO3剧烈
分析 反应产生了CO2气体 反应产生了CO2气体
实验结论: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1)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HCO3+HCl NaCl+H2O+CO2↑。
(3)通过上述三个反应的学习,我们知道含有CO32-或HCO3-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三个反应能发生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特殊的离子,CO32-离子或HCO3-离子与H+离子结合,生成CO2和H2O。
【实验分析】实验11-2:
1.实验步骤: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溶液变浑浊
3.实验结论:沉淀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a(OH)2+Na2CO3 2NaOH+CaCO3↓。这个反应能发生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特殊的离子,Ca2+离子与CO32-离子结合,生成CaCO3沉淀。
[问题探究] 上述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小结】上述实验中的反应,均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表达式:AB+CD→AD+CB。
特点: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
[问题探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知识点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分析】实验11-3:
1.实验步骤: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加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2.实验现象:
CuSO4溶液+NaOH溶液 CuSO4溶液+BaCl2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BaCl2===CuCl2+BaSO4↓
3.实验结论: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气体、水,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知识拓展】
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反应物满足的条件 生成物满足的条件 举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
酸+碱 至少有一种可溶 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HCl+NaOH NaCl+H2O
酸+盐 酸可溶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HCl+AgNO3 AgCl↓+HNO3
碱+盐 都可溶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3KOH+FeCl3Fe(OH)3↓+3KCl
盐+盐 都可溶 有沉淀生成 BaCl2+Na2SO4BaSO4↓+2NaCl
(二)盐的反应探究:
【知识点3】盐与金属反应:
盐+金属→盐+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例如:Fe+CuCl2 FeCl2+Cu。
【知识点4】盐与酸反应:
盐+酸→新盐+新酸
例如:NaHCO3+HCl NaCl+H2O+CO2↑。
【知识点5】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碱反应:
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例如:CuSO4+2NaOH Cu(OH)2↓+Na2SO4。
【知识点6】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盐反应:
可溶性盐+可溶性盐→两种新盐
例如:AgNO3+NaCl AgCl↓+NaNO3。
四、教学反思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知道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及环境的影响。
3.了解常见化肥的鉴别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探究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化学是有用的,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常见化肥的种类及简单鉴别。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化肥
[问题探究]常见化肥的种类有哪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知识点1】化肥简介: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问题探究] 各种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分别有何作用?
【知识点2】氮肥:
1.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4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2.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3.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知识拓展】常见氮肥种类及注意事项:
含氮量 性质 注意事项
NH4HCO3 17.7% 白色、易溶、受潮易分解 施用深埋
NH4NO3 35% 白色、易溶 易爆、结块不可砸
(NH4)2SO4 21.2% 白色、易溶 常用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46.7% 白色、易溶 有机物,含氮量最高
NH3·H2O —— 易挥发 加水稀释用
【知识点3】磷肥:
1.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2.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知识点4】钾肥:
1.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2.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3.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位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注意】
(1)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磷肥中一定含有磷元素,钾肥中一定含有钾元素。
(2)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在常温下就会分解有强烈的氨味,应密封保存。
【知识点5】复合肥:
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如NH4H2PO4、(NH4)2HPO4、和KNO3等。
[问题探究] 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哪些利与弊?如何正确施用农药和化肥?
【知识点6】化肥与农药的利弊:
化肥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方面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盲目地使用反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化肥中常含有一些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二是在施用过程中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变化。从而导致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在施用化肥的同时,为了减少病虫害,还会大量施用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污染,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知识拓展】化肥与农家肥比较: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但营养元素的含量大 常含多种营养元素,营养元素含量较少
一般易溶于水,易于被作物吸收,肥效较快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熟后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肥效较慢但作用时间较长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有些品种化肥如长期大量施用能使土壤板结 能改良土壤结构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问题探究] 怎样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
【知识点7】初步区分常用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实验分析】
探究一: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白色 白色 灰白 灰白 白色 白色
气味 氨味 氨味 酸味 酸味 无味 无味
溶解性 溶于水 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溶于水 溶于水
探究二: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加熟石灰研磨 能 能 不能 不能
【小结】
氮肥 磷肥 钾肥
看外观 白色 灰白 白色
加水 溶于水 不溶于水 溶于水
加熟石灰 有氨味 无氨味 无氨味
【知识点8】氮肥的简易鉴别:鉴别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尿素。
1.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2.取剩余的氮肥各少许于研钵中,加入孰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无氨味的是尿素。
3.取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的溶液各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铵,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无沉淀的两种溶液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的是氯化铵,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gNO3+NH4Cl===AgCl↓+NH4NO3;无沉淀的是硝酸铵。
四、教学反思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电子天平正确称量固体(食盐)的质量。
2.学会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正确量取液体(水)的体积。
3.学会使用玻璃棒引流和搅拌溶解物质。
4.学会装配过滤装置且进行过滤操作。
5.学会装配蒸发装置且进行蒸发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感受粗盐提纯的过程,在实验中认识从固体混合物中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学会科学正确地实验操作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结束后洗涤实验用品、整理实验器材、处理实验废弃物,认识遵守实验规则的重要性。
2.在实验中体验溶解、过滤、蒸发这些实验操作于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知识能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从固体混合物中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2.装配过滤装置且进行过滤操作,装配蒸发装置且进行蒸发操作。
三、教学过程
【实验用品】药品:粗盐
仪器:托盘天平、砝码、药匙、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若干、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10mL量筒、胶头滴管、蒸馏水、漏斗、石棉网、坩埚钳。
【实验步骤】粗盐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基本步骤: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实验拓展】对应四个步骤,四次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引流液体;
③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④计算产率:转移固体。
【实验注意事项】
1.托盘天平的调平方法:调平时,游码应放在零刻度处。若指针向右偏转,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若指针向左偏转,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2.粗盐是干燥无腐蚀性的药品,在称量时应该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置质量相等的纸。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4.向量筒倾倒液体时,若已接近10mL,应用胶头滴管把液体加至10mL。
5.过滤器制作和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讨论与交流】
1.制取粗盐时,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答: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降低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不大,很难大量结晶析出。
2.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 考虑到粗盐的来源,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答:本实验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性质;粗盐主要来源于海水,海水中除溶解有氯化钠外,还溶解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其他可溶性物质,利用过滤法不能除去,所以通过过滤、蒸发操作提纯的盐为混合物。实验设计:取适量提纯后的盐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氯化镁;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氯化钙。
【实验拓展】
1.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①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②滤纸被玻璃棒捅破;③仪器不干净。
2.产率偏低的原因:
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③转移固体时固体可能洒落等。
3.产率偏高的原因:
①称量时称多了;②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
四、教学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