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三)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多细胞生物
B. 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
C. 灯塔水母属于扁形动物
D. 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
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 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 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 身体有无分节
D. 体表有无外骨骼
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动物 特征
A 珊瑚虫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 蛔虫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 血吸虫 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D 螨虫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A. A B. B C. C D. D
下列有关蛔虫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蛔虫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B. 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C. 蛔虫消化结构复杂,消化能力强 D.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其中分类中的湿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可引入蚯蚓进行处理净化。下列不属于蚯蚓可用于处理湿垃圾原因的是( )
A. 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分
B. 蚯蚓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C. 蚯蚓可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
D. 蚯蚓肠壁具有较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组是真正的鱼(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金鱼
④章鱼
⑤鲈鱼
⑥鲨鱼
⑦鲸鱼
⑧海马
A. ②④⑤⑦ B. ①②⑤⑧ C. ③⑤⑥⑧ D. ③④⑥⑦
我国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生物种类繁多。有关下列四种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剑尖枪乌贼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
B. 细点圆趾蟹具有保护内部器官的甲
C. 巴浪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同时张合
D. 黑脚信天翁体内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蜥蜴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B.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C. 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 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2020年是我国农历的鼠年,下列对鼠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肺呼吸②胎生、哺乳③体表被毛④变温动物⑤牙齿分化⑥体内有膈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⑤⑥
五一黄金周,小明随父母到海鲜市场购物。在那里,他看到了许多种类的海洋动物,并一一对父母进行了介绍。下面是他的部分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虾和蟹的身体都分节、有外骨骼 B. 河蚌和缢蛏都与鱼一样用鳃呼吸
C. 甲鱼俗称鳖,体表覆盖角质的甲 D. 章鱼和鲸鱼都是常见的海洋鱼类
图中所示动物是长着一个“头”和许多个“屁股”的虫子。它拥有罕见的分支状身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内的消化管、神经、血管等结构都会在身体分叉处形成分支。消化管前端有口,分支末端长着肛门。该动物属于( )
A. 环节动物 B. 节肢动物 C. 线形动物 D. 扁形动物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的。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 关节头容易从关节窝中脱出
B. 关节软骨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
C. 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着
D. 关节腔内含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今年5月底,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跨越400公里,接近昆明主城。云南大学的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专家的这个观点体现大象具有哪种行为( )
A. 繁殖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社会行为 D. 攻击行为
5月18日,因误闯村落被捕捉的野生东北虎“完达山1号”回归自然。老虎运动能力强,下列有关老虎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是由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B. 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C. 运动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D. 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均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是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的每秒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 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 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C. 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D. 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促进植物开花 B. 帮助植物传粉 C. 传播植物种子 D. 促进物质循环
下列关于菌落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形成的菌落都没有明显的颜色
B. 细菌菌落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C. 真菌的菌落一定比细菌菌落大
D. 菌落是各种细菌或真菌聚集而成的集合体
当破伤风杆菌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时,则会大量繁殖并致病。由此可推测破伤风杆菌的营养方式、生活条件是( )
A. 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氧 B. 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氧
C. 利用现成有机物、不需要氧 D. 利用现成有机物、需要氧
下列均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①大肠杆菌
②灵芝
③乳酸菌
④酵母菌
⑤木耳
⑥曲霉
⑦螺旋菌
⑧青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⑦ C. ②④⑥⑧ D. ⑤⑥⑦⑧
下列食品与其保存方法的对应关系中,不恰当的是( )
A. 咸鸭蛋——腌制法 B. 袋装香肠——真空法
C. 牛奶——巴氏消毒法 D. 瓶装罐头——渗透保存法
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 酸奶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C. 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 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从2019年底至今,“新冠”疫情一直影响着世界各地。我国是第一个成功战胜疫情的国家。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开学初期我们都进行了新冠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中用到的培养液是为了促进病毒的繁殖,你认为该培养液是下列哪一种( )
A. 冷冻牛肉汤 B. 多种无机盐营养液
C. 琼脂培养液 D. 活的动物胚组织
图一是米酒的制作过程简图,图二表示酒精发酵时酒精度(酒精浓度)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一中A表示制曲过程,此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B. 图一A、B过程都需要无氧环境和适应的温度
C. 图二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是二氧化碳的原因
D. 图二中曲线96小时后不再继续上升,原因是温度太高
按照蜜蜂所属类群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
①植物
②动物
③脊椎动物
④无脊椎动物
⑤节肢动物
⑥环节动物
⑦甲壳类
⑧昆虫类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⑧ C. ②④⑤⑧ D. ②④⑤⑥⑦
下图为部分蔷薇目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推理不恰当的是( )
A. 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 B. 槐和苦参的相似程度非常大
C. 苹果和花红同属于蔷薇科 D. 鸭梨和豌豆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南靖乐土热带原始雨林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动植物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种生物都有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 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越稳定
C. 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D.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花红柳绿,鸟鸣猿啼,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 外来物种的入侵
C. 基因的多样性 D. 以上都不对
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B. 基因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多种选择
C. 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 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其天敌数量减少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阅读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两篮豇豆酱,几只馋嘴的鸟儿,一群“仗义”的同伴,编织成了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有3只小鸟飞过来吃晒在阳台上的酱,看到豇豆酱被吃,余先生心里就有些生气,于是,余先生从卧室里拿出一张渔网,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口,朝这几只鸟儿撒了过去,有一只最小的鸟还真的被网住了。网住鸟后,余先生就随手将鸟用网兜挂在窗台上。然后过了没多久,他看到2只鸟钩在网上,用嘴一直在啄网,而被网住的那只小鸟则发出“叽叽叽”的叫声。余先生走到窗台边,将兜住鸟的网给解开,将鸟儿放了出去。余先生说:“这只鸟被我放走后,一直到现在,它们再也没有回来过。”
(1)小鸟吃酱的行为,从行为目的上属于 ______行为。
(2)两只同伴解救小鸟的行为是否属于社会行为 ______(答:“是”或“否”),原因是 ______。
(3)鸟儿放飞后,再也没回来过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 ______行为。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______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地球上动植物种类繁多,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植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将上述动物进行分类,①④分为一类,②③分为一类,推测其分类依据是有无 ______。
(2)动物③属于 ______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3)如图所示植物中,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______],⑦和⑨最大的不同是⑦种子外有 ______包被。
(4)如图所示植物中,开始有茎和叶的分化,并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肺结核”疾病的是[______]。
(2)做“观察青霉菌”实验时,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菌呈青绿色。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青霉的颜色实际是图中[______]的颜色。
(3)蒸出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有[______]参与的结果,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看到如图所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 ______生殖。肉眼观察到的酵母菌培养液呈黄色。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用碘液进行染色,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是 ______。
短稳杆菌悬浮剂是我国自主创制的新型微生物杀虫剂,对人、畜、禽等生物较安全。为了验证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茶园主要害虫之一)的防控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以氯氰菊酯(农业杀虫剂)为对照,对福建某地茶园的茶尺蠖进行了药效试验。如表是短稳杆菌悬浮剂和氯氰菊酯使用的不同天数对茶尺蠖致死率(%)的效果对比:
时间
用药量 短稳杆菌悬浮剂 氯氰菊酯
833.3毫升/公顷 1071.4毫升/公顷 1500毫升/公顷 900毫升/公顷
3天 87.65% 100% 100% 49.37%
7天 93.93% 100% 100% 60.21%
21天 100% 100% 100% 73.39%
(1)茶尺蠖的天敌有蜘蛛和食虫鸟等,请写出一条有关茶尺蠖的食物链 ______。
(2)短稳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短稳杆菌 ______。
(3)由如表实验数据可知,短稳杆菌悬浮剂与氯氰菊酯相比较,短稳杆菌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更好。请写出一条生物防治的优点:______。
(4)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都要在茶尺蠖幼虫孵化的相同时期用药,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5)通过对三种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使用不同天数的药效分析,选用范围为 ______毫升/顷的短稳杆菌悬浮剂的用药量最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生物,故A正确。
B、腔肠动物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已经分化出了简单的器官,故B正确。
C、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故C错误。
D、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因此,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故D正确。
故选:C。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水母等。
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A符合题意;
B、水螅和涡虫都是多细胞的动物,B不符合题意;
CD、水螅和涡虫的身体都不分节,体表都无外骨骼,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特征,较为基础
3.【答案】B
【解析】解: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正确;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错误;
C、血吸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与寄生相适应,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正确;
D、螨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正确。
故选:B。
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据此解答。
掌握各个动物类群的特征和常见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蛔虫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A正确;
B、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和伸展缓慢地蠕动,B正确;
C、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消化半消化的食物,C错误;
D、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生殖能力强,与寄生生活相适应。D正确。
故选:C。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雌雄异体,寄生在人的小肠里,生殖能力强,消化管结构简单,有口有肛门等,据此作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线形动物的特征。
5.【答案】B
【解析】解:A、蚯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A不符合题意。
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使运动更灵活,B符合题意。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潮湿的体壁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蚯蚓肠壁具有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有利于消化不容易消化的湿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又使的土壤空隙增多,靠潮湿的体壁呼吸,体温不恒定,据此解答。
明确影响蚯蚓生命活动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①娃娃鱼属幼体时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类。
②鲍鱼、④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
③金鱼、⑤鲈鱼、⑥鲨鱼、⑧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⑦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关键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7.【答案】C
【解析】解:A、剑尖枪乌贼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腕足,贝壳退化。A正确;
B、细点圆趾蟹属于甲壳动物,体外有甲壳,具有保护作用。B正确;
C、巴浪鱼属于鱼类,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呼吸水中的氧气。C错误;
D、蓝脸鲣鸟属于鸟类,体内有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D正确。
故选:C
(1)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2)甲壳动物的体表一般具有保护的甲等。
(3)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水从口进入,鳃盖后沿流出。
(4)鸟类的体内有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8.【答案】D
【解析】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完全用肺呼吸,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蜥蜴体内受精,卵生,卵具有坚韧的卵壳;特别是蜥蜴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这是蜥蜴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
故选:D。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关键点: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9.【答案】D
【解析】解:鼠属于哺乳动物。
①用肺呼吸;②胎生、哺乳;③体表被毛;⑤牙齿分化;⑥体内有膈,都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0.【答案】D
【解析】解:A、虾和蟹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A正确。
B、河蚌、缢蛭都和鱼一样用鳃呼吸,B正确。
C、甲鱼是鳖的俗称,体表覆盖甲,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C正确。
D、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章鱼是软体动物,不是鱼类,D错误。
故选:D。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明确各种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据题干可知: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内的消化管、神经、血管等结构都会在身体分叉处形成分支。消化管前端有口,分支末端长着肛门。这是环节动物的特征。因此该动物属于环节动物。
故选:A。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12.【答案】A
【解析】解:A、有时候由于运动过猛或者不慎摔倒,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这叫脱臼,A错误;
B、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正确;
C、关节囊及周围有韧带能够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把关节头和关节窝牢牢的连在一起,C正确;
D、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D正确。
故选:A。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有骨连接和骨构成,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明确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3.【答案】C
【解析】解:象群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云南大学的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专家的这个观点体现大象具有社会行为。
故选:C。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社会行为的特点。
14.【答案】B
【解析】解:A、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错误。
B、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正确。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C错误。
D、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错误。
故选:B。
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
掌握运动的产生及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推门的过程中,状态是从屈肘变为伸肘状态。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故选:B。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6.【答案】B
【解析】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液帮助植物传粉。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7.【答案】B
【解析】解:通过分析可知:
A、细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多为白色,A错误;
B、细菌的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B正确;
C、真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C错误;
D、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D错误.
故选:B.
(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2)细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
(3)真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状: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颜色(孢子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菌落的概念和特点.
18.【答案】C
【解析】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生活的方式叫自养,如绿色植物。破伤风杆菌也经常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不致病。当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时,则会大量繁殖并致病,表明破伤风杆菌是厌氧性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才会大量繁殖。因此破伤风杆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气。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活条件。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结构、营养特点和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的生活方式。
19.【答案】C
【解析】解: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而青霉、曲霉、灵芝、银耳、口蘑、香菇、猴头和木耳都属于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而大肠杆菌、乳酸菌和螺旋菌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裂殖,属于细菌。
故选:C。
真菌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
20.【答案】D
【解析】解:A、咸鸭蛋是用较多的盐渗出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也叫腌制法,正确;
B、袋装香肠属于真空包装法,正确;
C、袋装牛奶用的是巴氏消毒法,即高温灭菌,正确;
D、瓶装罐头食品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罐藏法,原理是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从而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错误。
故选:D。
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熟悉食品保鲜的原理和生活中的保鲜方法。并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1.【答案】B
【解析】解:A、制米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正确。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是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错误。
C、沼气的制作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正确。
D、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食品的冷藏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正确。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
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22.【答案】D
【解析】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冷冻的牛肉汤培养,A错误。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营养液培养,B错误。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固体培养基,C错误。
D、活的动物胚组织为活细胞,可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用活的动物胚组织来培养病毒,D正确。
故选:D。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
23.【答案】C
【解析】解:A、图一中A表示制曲过程,此过程中霉菌会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错误;
B、A制曲过程霉菌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过程一开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并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后来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错误;
C、进入酒精发酵过程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在无氧的环境下分解葡萄糖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故图二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正确;
D、图二中曲线表示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96小时后由于葡萄糖被酵母菌分解完毕,故不再继续上升。错误。
故选:C。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米酒时要用到酵母菌,据酒精发酵分析答题。
熟练掌握制作酒的过程、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的知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24.【答案】C
【解析】解:蜜蜂是②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④无脊椎动物,蜜蜂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是⑤节肢动物,⑧昆虫类。
故选:C。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解答即可。
掌握蜜蜂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D
【解析】解: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A正确;
B、槐和苦参同属,相似程度非常大,B正确;
C、苹果和花红同属于蔷薇科,C正确;
D、鸭梨和豌豆同属于蔷薇目,有亲缘关系,D错误。
故选:D。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解答即可。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掌握。
26.【答案】A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题干中南靖乐土热带原始雨林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三层含义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7.【答案】D
【解析】解: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故A正确。
B、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故B正确。
C、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因此,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故C正确。
D、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D错误。
故选:D。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28.【答案】C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9.【答案】C
【解析】解:A、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其它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自然界如果缺乏动物,就不会出现生态依然平衡;植物更加茂盛等现象。因此,任何一种动物过多或过少都会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故正确;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的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多种选择,故正确;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由于该生物在我国没有天敌,会使该生物大量繁殖,无法控制,导致生物入侵,如水葫芦。故C错误。
D、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故正确。
故选:C。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30.【答案】A
【解析】解: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剧增,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如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其的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如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
故选:A。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31.【答案】取食 是 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 遗传物质。
【解析】解:(1)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所以小鸟吃酱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
(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两只同伴解救小鸟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3)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鸟儿放飞后,再也没回来过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正确
故答案为:
(1)取食;
(2)是;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
(3)学习;
(4)遗传物质。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32.【答案】脊柱 节肢 ⑤⑥⑧ 果皮 ⑧
【解析】解:(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①④的体内有脊柱,因此属于脊椎动物。②③的动物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③螳螂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因此属于节肢动物。
(3)⑤肾蕨,⑥水绵,⑥水绵,它们都不结种子,都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⑦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而⑨油松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4)⑧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染细胞,所以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故答案为:(1)脊柱。
(2)节肢。
(3)⑤⑥⑧;果皮。
(4)⑧。
图中①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③螳螂属于节肢动物,④蜂鸟属于鸟类,⑤肾蕨属于蕨类植物,⑥水绵属于藻类植物,⑦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⑧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⑨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掌握各种植物、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A 4 D 出芽 细胞核和淀粉粒
【解析】解:(1)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肺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进行分裂生殖。
(2)图中[B]青霉是真菌;霉菌是由菌丝构成的,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4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所以青霉显出绿的颜色。青霉通过孢子繁殖。
(3)蒸馒头是利用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葡萄糖,并产生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空隙。D酵母菌可以长出芽体,进行出芽生殖。取一滴黄色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6细胞核和9淀粉粒。
故答案为:(1)A。
(2)4。
(3)D;出芽;细胞核和淀粉粒。
图中的[A]是细菌;[B]青霉是真菌;[C]是噬菌体,是病毒;[D]是酵母菌也是真菌;1鞭毛,2细胞质,3DNA,4孢子,5菌丝,6细胞核,7液泡,8芽体,9淀粉粒。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4.【答案】茶树→茶尺蠖→食虫鸟(或茶树→茶尺蠖→蜘蛛→食虫鸟) 成形的细胞核 环境污染小 控制单一变量 833.3毫升/公顷-1071.4毫升/公顷
【解析】解:(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所以有关茶尺蠖的食物链是:茶树→茶尺蠖→食虫鸟(或茶树→茶尺蠖→蜘蛛→食虫鸟)。
(2)短稳杆菌是一种细菌,短稳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由上表实验数据可知,短稳杆菌悬浮剂与氯氰菊酯相比较,短稳杆菌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更好。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
(4)对照试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所以,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都要在茶尺蠖幼虫孵化的相同时期用药,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变量是短稳杆菌悬浮剂的用药量。
(5)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短稳杆菌悬浮剂为833.3毫升/公顷用药量的基础上,杀虫效果逐渐增加;在1071.4毫升/公顷用药量后再增加悬浮剂用药量,杀虫效果不增加。所以,选用药量为833.3毫升/公顷-1071.4毫升/公顷的短稳杆菌悬浮剂,用药量最佳。
故答案为:(1)茶树→茶尺蠖→食虫鸟(或茶树→茶尺蠖→蜘蛛→食虫鸟)。
(2)成形的细胞核。
(3)环境污染小。
(4)控制单一变量。
(5)833.3毫升/公顷-1071.4毫升/公顷。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
2、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对照试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理解掌握对照试验的设计要求及细菌的结构特点。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