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9: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水中生活的动物多种多样,在虾、蟹、海蜇、珊瑚虫、海豹、海马、泥鳅、海葵、银鲳等几种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虾、蟹、海蜇 B. 海蜇、珊瑚虫、海葵
C. 珊瑚虫、海豹、海马 D. 泥鳅、海葵、银鲳
以下动物中,用口排出食物消化残渣的是(  )
A. 海马 B. 蛔虫 C. 蚯蚓 D. 涡虫
蜻蜓点水是为了(  )
A. 进行生殖 B. 进行呼吸 C. 喝水 D. 进行排泄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B. 两栖动物是指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C.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D. 两栖动物的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
下列选项中,能够配合蚯蚓完成运动的是(  )
A. 刚毛和肌肉 B. 体节 C. 体表的黏液 D. 环带
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属相,代表着全中国所有人的精神风貌.下列哪项不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  )
A. 有脊椎 B. 体内受精 C. 胎生哺乳 D. 用肺呼吸
在蚯蚓全身涂抹凡士林后,蚯蚓将(  )
A. 无法呼吸,最后死去 B. 无法取食,最终死去
C. 无法运动 D. 无法钻洞
水螅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  )
A. 有口无肛门 B. 有刺细胞
C. 身体呈两侧对称 D. 身体呈辐射对称
鲫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的主要原因是(  )
A. 具有保护色 B. 身体呈流线型 C. 体表有鳞片 D. 用鳃呼吸
下列是海滨常见的水生生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鲍鱼 B. 龟 C. 梭子蟹 D. 虾
鱼类游泳时动力主要来自(  )
A. 鳍的摆动 B. 躯干和尾的摆动
C. 鳃盖的开合 D. 水流的推动
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从鱼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方向。这一过程中水里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
A. 二氧化碳减少,氧增多
B. 二氧化碳增多,氧减少
C. 二氧化碳和氧都增多
D. 二氧化碳和氧都减少
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以下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蝗虫 B. 蚯蚓 C. 蛇 D. 蜈蚣
人类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感染血吸虫的(  )
A. 吃了米猪肉 B. 吃了变质的肉类
C. 蚊虫叮咬 D. 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
下列关于蚯蚓外部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B. 体表干燥、粗糙
C. 身体腹面有刚毛 D. 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下列名称带“鱼”的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 娃娃鱼 B. 鳄鱼 C. 章鱼 D. 鲨鱼
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
A. 蝙蝠和鸵鸟 B. 青蛙和蜥蜴 C. 扬子鳄和蝉 D. 燕子和蚯蚓
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②鲫鱼 -鳃③家鸽 -气囊④青蛙 -鳃和皮肤⑤家兔 -肺。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下列动物中体内有脊柱的是(  )
①家鸽②藏羚羊③鲨鱼④蚯蚓⑤大鲵⑥蝗虫.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②⑤⑥
下列有关图中各种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没有运动器官
B. ②属于环节动物
C. ③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肺呼吸
D. ③和④的共同特点是体内没有脊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大多数鸟都适于飞行,家鸽是空中飞行动物的代表,它有很多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请你回忆回答:
(1)从外形来看:身体呈 ______,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前肢变为 ______。
(2)从肌肉来看:______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从呼吸来看:有 ______辅助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下面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各标号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图 ______表示的是狼的牙齿。
(3)兔、狼、人都是属于哺乳动物,犬齿作用 ______。
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 A ______、B胸部、C ______三部分。
(2)蝗虫体表用于呼吸的结构是 ______,位于蝗虫的 ______。
(3)蝗虫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和 ______。
(4)蝗虫的体表有一层坚韧的 ______,作用是 ______和 ______。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引起人类产生特殊肺炎的烈性传染性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病毒。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没有 ______结构,只由 ______和 ______组成。
(2)病毒不能 ______生活,根据寄主不同,分为 ______类,新冠病毒为 ______病毒。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_。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
(3)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______。
(5)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活有影响的实验。
①把乙中的土壤______。
②在甲中喷入______的农药,在乙中喷入______。
③把甲、乙两容器放到______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虾、蟹属于节肢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海蜇、珊瑚虫、海葵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B符合题意;
C、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海豹属于哺乳动物,海马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
D、泥鳅、银鲳属于鱼类,海葵属于腔肠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即可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ABC、海马是鱼类,蛔虫是线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它们都有口有肛门,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不合题意。
D、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符合题意。
故选:D。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
3.【答案】A
【解析】解:“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A。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掌握动物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B、C、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但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龟体是爬行动物不是两栖类动物,B不正确,CD正确.
故选:B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受精卵和幼体生活在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5.【答案】A
【解析】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蠕动。因此能够配合蚯蚓完成运动的是刚毛和肌肉。
故选:A。
蚯蚓的体表有黏液,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蚯蚓的腹面处的小突起为刚毛,用手抚摸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刚毛在蚯蚓运动中起固定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蚯蚓的运动特点。
6.【答案】C
【解析】解:丑牛、巳蛇、酉鸡分别属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因此不属于鸟类和哺乳类共同特征的是牙齿分化。
因此胎生哺乳只是丑牛的特征,而不是巳蛇、酉鸡的特征。
故选:C。
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都用肺呼吸,分析作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特征.
7.【答案】A
【解析】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
给蚯蚓体表涂上一层凡士林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会窒息死亡.
故选:A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关键点: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体表完成的.
8.【答案】A
【解析】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也有口无肛门。符合题意。
B、水螅有刺细胞,涡虫没有刺细胞,不合题意。
CD、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涡虫身体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不合题意。
故选:A。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9.【答案】D
【解析】解: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和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是:①鲫鱼的体色是背深腹浅的保护色,不容易被水域上下的敌害发现;②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③体表覆盖鳞片,既有保护作用,又减少水的阻力;④鱼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它对水的温度、流向、水的化学成分都有感知作用;⑤用鳍辅助游泳,鳍是一种特化了的适于水中运动的器官,离开水,鱼儿就无法运动;⑥用鳃呼吸,鳃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溶解于水中的氧能直接进入鳃;⑦有的鱼类如鲫鱼有鳔,它能调节鱼体的比重,帮助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构造和功能都特化了,与水生生活有着特殊适应的关系,如鳍是特化了的运动器官,离开了水鱼就无法运动.又如鳃是呼吸器官,离开了水,鱼就得不到氧而死亡,因此鱼必须生活在水中.
故选:D.
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对于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水中生活相适应,是考查的重点,难度较大.
10.【答案】A
【解析】解:A、鲍鱼的身体柔软,有贝壳,有斧足,属于软体动物,符合题意。
B、龟属于爬行动物吗,不符合题意。
CD、梭子蟹和虾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体外面包着坚韧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只要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即可解答本题.
11.【答案】B
【解析】解: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主要起平衡的作用;鲫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故选:B。
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各种鳍是相互协作,适应水中生活,根据鱼鳍在与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分析解答。
对于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多结合生活中的观察,应不难记忆。
12.【答案】B
【解析】解: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故选:B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据此解答。
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使用我们说学的知识去解释。鱼是否新鲜,要看鱼鳃的颜色。
13.【答案】B
【解析】解:A、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 1对触角,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属于节肢动物。A错误。
B、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B正确。
C、蛇属于爬行动物。C错误。
D、蜈蚣属于节肢动物。D错误。
故选:B。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关键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即: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14.【答案】D
【解析】解: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任何人只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就有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触疫水机会越多,身体暴露在水中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机会越大。另外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生活史中必经的阶段,故接触有钉螺的水域就有可能感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的体节组成的,为环节动物,不符合题意。
B、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吸收土壤中的氧,所以蚯蚓的体表是湿润的,符合题意。
C、用手抚摸蚯蚓的腹部有粗糙不平的感觉,是因为腹部生有刚毛,辅助蚯蚓运动,不符合题意。
D、蚯蚓的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蚯蚓的特征。
关键知道蚯蚓的结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体表湿润,有口和肛门等。
16.【答案】D
【解析】解:A、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山上水中,但是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B、鳄鱼卵生,用肺呼吸,有角质的鳞片,属于爬行动物。
C、章鱼无脊柱,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
D、鲨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故选:D。
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关键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些动物虽然叫鱼,但不一定就是鱼类。
17.【答案】A
【解析】解: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A、蝙蝠是哺乳动物,鸵鸟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故A正确;
B、青蛙是两栖动物、蜥蜴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故B不正确
C、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而蝉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故C不正确;
D、燕子属于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而蚯蚓是环节动物,属于变温动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
关键知道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变温动物大都具有冬眠现象,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方式.
18.【答案】B
【解析】解: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正确;
②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
③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只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错误;
④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蝌蚪用鳃呼吸,错误;
⑤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环节动物的特征有: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2)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孵卵育雏。
(4)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尾。成体用肺呼吸、有四肢无尾,水陆两栖,多为变态发育,蝾螈不是变态发育。
(5)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
19.【答案】B
【解析】解: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家鸽、藏羚羊、鲨鱼、大鲵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它们的身体内无骨骼,因此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B正确.
故选:B
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家鸽、藏羚羊、鲨鱼、青蛙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蚯蚓、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做这题的关键是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
20.【答案】C
【解析】解:A、①蜗牛用腹足运动,A错误。
B、②蝴蝶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
C、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③青蛙、④蜥蜴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D错误。
故选:C。
图中①蜗牛属于软体动物,②蝴蝶属于节肢动物,③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各种动物的特点。
21.【答案】流线型 翼 胸肌 气囊
【解析】解:(1)鸟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前肢变为翼。
(2)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家鸽体内内脏器官之间,分布着大量的3气囊,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可以起到减轻身体的比重、暂存气体、减少肌肉和内脏之间的摩擦,同时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完成气体交换,呼吸一次,气体交换2次,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
故答案为:(1)流线型;翼。
(2)胸肌。
(3)气囊。
家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食量大,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
家鸽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一般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2.【答案】门齿 犬齿 臼齿 B 撕裂食物
【解析】解:(1)图中①为门齿,②为犬齿,③为臼齿。
(2)A图只有臼齿和门齿,没有犬齿,应为兔的牙齿;B图有犬齿,应为狼的牙齿。
(3)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
故答案为:(1)门齿;犬齿;臼齿
(2)B
(3)撕裂食物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图中①为门齿,②为犬齿,③为臼齿,据此解答。
关键知道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牙齿的不同。
23.【答案】头部 腹部 气门 胸腹部 足 翅 外骨骼 保护支持内部结构 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解析】解:(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A头部、B胸部、C腹部三部分,其中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气门。
(2)蝗虫胸腹部的体表具有气门,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用于呼吸。
(3)蝗虫胸部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是蝗虫的运动器官。
(4)蝗虫的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既能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
(1)头部;腹部。
(2)气门;胸腹部。
(3)足;翅。
(4)外骨骼;保护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胸部具有三对足,一般具有两对翅。
图中:A头部,B胸部,C腹部,D复眼,E单眼,F触角,G口器,H前足,I后足,J气门,K产卵器,L翅。
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蝗虫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24.【答案】细胞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独立 三 动物
【解析】解:(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故答案为:(1)细胞;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
(2)独立;三;动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病毒的分类以及病毒的繁殖。
25.【答案】(1)乙
(2)水分
(3)湿润的体壁
(4)形成对照
(5)①换成与甲中等量相同的土壤
②一定量;等量的清水
③相同的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蚯蚓运动的实验。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2)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掌握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探究实验的关键是变量的唯一性。
【解答】
(1)蚯蚓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因而,蚯蚓的体壁必须经常保持湿润;在乙瓶干燥的土壤中,蚯蚓的体壁就不能保持湿润,也就不能呼吸,体内不能产生能量,肌肉不能收缩,也就不能运动;甲瓶中的土壤湿润,蚯蚓能正常呼吸,能正常运动。
(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分。
(3)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4)在该对照实验中,甲瓶是实验组,乙瓶是对照组;设置乙瓶的目的就是起对照作用。
(5)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没有影响的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土壤中有无农药,其它量皆相同,因此可以取取甲、乙两瓶,甲瓶中放入含有农药的湿润的肥沃的土壤,乙瓶中放入没有农药的湿润的肥沃的土壤;放入等量且生活状况一致的蚯蚓。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
(1)乙
(2)水分(土壤的湿度)
(3)湿润的体壁
(4)形成对照
(5)①换成与甲中等量相同的土壤;②一定量;等量的清水;③相同的环境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