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的折射基础巩固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黑龙江)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一些光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4.(2分)如图,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
D.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可以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以看到放在后面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B.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C.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则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
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
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树影婆娑
( 2016·宁波)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2021春·陆川县月考)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在水中所看到的“鱼”的下方才可以叉到鱼,如图所示,此现象中涉及的光路图是( )
(2021·安徽模拟)如图所示,这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N'是界面
B. MM'的右边是玻璃
C.入射角等于30°
D.折射角等于50°
(2021·亭湖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玻璃缸底部C处有一个雨花石(C点未画出),人眼在A点看到雨花石在B点,要使从A点射出的一束激光照到缸底石上,激光应射向( )
A .B点
B.B点右方
C.B点上方
D.B点下方
.(2021·衢州)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2021·杭州)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0°,在水面上,有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A.小于40° B.在40°与60°之间
C.在50°与100°之间 D.在100°与140°之间
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然后往容器中渐渐加水,则底部光斑的位置将慢慢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上面的眼睛还会看到光斑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随着容器中水面的上升,折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度,分界面的 (左/右/上/下)侧是空气.
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 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 中斜射入 中时,折射光线将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 入射角(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 (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
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因为S才是鱼真实的位置,S′处是鱼的像的位置。请你在乙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的光线.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
(2020秋·玄武区期末)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 .把—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
(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mm 。
(2)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_
A.是虚像 B.和物体大小相等
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______________到水面的距离。
第二章 光的折射基础巩固题答案解析
、单选题
解: A、池水变浅了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出现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手影属于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十字路口大凸面镜可以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①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②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③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两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就是都遵循反射定律。
【解答】解:(1)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B错误;
(2)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动,像随之动,所以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故C错误;
(3)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将发生漫反射,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没有射向人的眼睛,所以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答案 A
答案 C
答案 C
B 简单
难度 中等
解:因为镜子两个反射面,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镜子的两个反射面不再平行,首先是前表面的反射成像,然后光首先会进入玻璃,然后在玻璃后表面又发生反射,再折射出来成像,而发生错位现象,故ABC错误, D正确。
故选:D。
解:
(1)叉鱼时,渔民看到鱼的像,光线是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然后进入人眼,图中光线传播方向画反了。故AC错误;
(2)叉鱼时,渔民看到鱼的像,光线是从水中斜射向空气再进入人眼,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偏高,且像为虚像,因此看到像的光线应该用虚线,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由∠BOM=30°,可知,∠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
(2)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时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CON'=90°-50°=40°
所以由图可知,AO是入射光线,BO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AON为入射角,等于60°.∠CON为折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故该图反映出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
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解:如图所示,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雨花石的虚像,雨花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的C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雨花石上了。
故选:A。
解:
AB、看甲点时,甲点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B错误;
CD、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答案 A
答案 B
解: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所以反射角为40°,反射角与水面的夹角为50°,折射角小于40°。
根据题意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40°=50°,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大于50°.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在100°到140°之间。
故选:D。
解: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光会发生折射,我们会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则有大气层时,我们会早看到日出,晚看到日落;如果没有这层大气,则会晚看到日出,早看到日落,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填空题
解:当向容器中加水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会靠近法线,因此光传播到容器底时会向左移动;
当杯子内逐渐加水时,光的折射程度不变,所以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将不变,
但入射点逐渐抬高,由光的折射规律作出的折射光线照射在容器底的光斑会逐渐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左;上;不变.
答案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
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COF为反射角.
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45°.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右侧是空气.
故答案为:OG;30;右.
解: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们逆着光线看去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
故答案为:折射;水;空气;远离;大于.
等于、小于、折射光线
、作图题
略
、实验题
解: (1)根据图甲可知,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8.12cm=81.2mm ;
(2)在水面上方观察到灯泡b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观察到灯泡a的像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此时灯泡b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光路图如下;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故选C;
(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此时真实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实际位置也是重合的,所以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
故答案为:(1) 81.2;
(2)C;
(3)灯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