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历下区二模)下列是课本插图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2021·南京二模)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
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①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2021·南京二模)下图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物理规律,有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2021·襄阳)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2.(2分)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实际生产、生活中,隔音材料常被用来制作( )
A.街头的自动噪声监测仪 B.飞机场工作人员佩戴的耳罩
C.城市的禁鸣路段标志牌 D.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的墙壁
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晚八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音的产生
C.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器,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145d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带
一场大雪过后,大巴山银装素裹,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
A.使盆更加美观 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
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
D.增强其散热性能
(2019秋·陕西月考)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时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时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且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小玲的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所以振动幅度逐渐增大
C.小玲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变
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km/h
(2019秋·广州期中)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 .振幅较低的
B.频率较低的
C.能量较小的
D 响度较小的
(2020秋·砚山县期末)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8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的速度是15.45m/s
C.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侧速仪102m
D.汽车的速度是20m/s
如图所示是小华家悬挂的风铃,一触碰就会发出声音。为此,他对风铃的发声进行研究。他取下四根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风铃金属管,并由长到短依次悬挂起来。用锤子分别敲击四根金属管,它们发出的声音( )
A.均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响度一定相同
C.音调相同
D.音调最低的是最长的金属管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2020秋·铁西区期末)如图所示,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认为真空环境)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和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甲、乙实验都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B.甲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C. 乙实验右边音叉敲击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能发出声音
D.能听到甲实验中音叉发出的声音
(2021·贺州)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___________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2021·丹东)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耳朵贴在听音棒上听声说明 ____________(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可以传声,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_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大”)些。
2015年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手机微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
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 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图中_____________最有可能是此时(即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的声音波形图(选填“甲”或“乙”)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小华同学用手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声响,第一次轻轻地敲,第二次用力敲,第二次使桌子振动的_____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2020秋·江北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改进方法是在桌子上撒一些纸屑。
(3)如图③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沬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填“空气"或“桌面”)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在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直到几乎“听不到”,由此得出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____中传播。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填“实验推理法”或“转换法”)
(5)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1=v0+a (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
①根据资料和表可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的关系是: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如图⑤所示,是酒精、水和水银中声速随温度变化图象,其中______(a或b或c)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
③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某次测量时水温为5°C,声呐发出声音2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___________
在如图1所示的7个相同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1)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此时发生振动的是瓶壁,从左向右音调逐渐变低,可见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____________。
(2)用嘴依次吹瓶口,此时发生振动的是空气柱,从左向右音调却逐渐变高,可见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____。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_________。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4)如图2,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高脚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手指不要脱离杯口),使其发出声音,当酒杯中水量越多,音调越___________。
(5)按如图3所示制作一个哨子,上下推拉“活塞”,发出的声音将有很大改变,从声学的角度来说,推拉“活塞”的过程是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气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进而改变声音的 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第一章 声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单选题
答案 A 难度 简单
解:A、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故A符合题意;B、能听见水中音乐芯片发出的音乐声,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D、齿轮齿数越多,转动时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 B 难度 简单
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③用手按住正在发生的琴弦,琴声会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④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说明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因此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②③;
故选:B。
答案 B 难度 中等
解析: ACD都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B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 A 难度 简单
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又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A。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琴弦的振幅大,响度大,改变的是响度,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的,故C正确;
D、小提琴和二胡是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只要对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有深刻的认识,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可轻松解答。
答案 B
答案 B
答案 B
答案 B
答案 B
答案 C
解:AB、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通过五线谱判断出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所以其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的定义是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所以判断出1s内的振动次数变多,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减小,但与振动的幅度无关,故AB错误;
C、听到小玲的歌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以声波的方式传入人耳,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故C正确;
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
故选:C。
难度 中等
解: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
由图可知,B距离鲸鱼较远,A距离鲸鱼较近,因为B录到的只有低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说明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
故选: B。
答案 D 难度 中等
答案 D 中等
、填空题
答案 B 难度 中下
解: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沬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沬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表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图甲中,音叉振动,能看到甲球能弹起,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图乙中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不能发出声音,泡沫塑料不能弹起,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答案 振动 信息 难度 简单
答案 振动 大于 难度 简单
答案 固体 大
答案 声源处 3X108
答案 分贝 减小 乙
答案 振动 振幅 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略上
解 (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在月球上,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据此进行推理,当玻璃罩内成为真空时,将不会传播声音,即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该物理方法是实验推理法;
(5)①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水的温度系数a是一个正数,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由v1=v0+a(t-to)可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会增大;
②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水银、酒精的温度系数a都是负数,当温度升高时,声音在水银、酒精中的传播速度会减小;而酒精和水银相比,由于酒精的温度系数α的绝对值更大,所以声音在酒精中速度减小得更快,故c图象符合要求。
答案 (1)低 (2)高 (3) A (4) 低 (5) 频率 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