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电阻定律 专题集训(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电阻定律 专题集训(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7 23:2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电阻定律精选专题集训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
B.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可知,电阻R与电压U、电流I都有关系
B.由I=可知,I与q成正比、t成反比
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材料的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好
D.一段粗细均匀的铜丝电阻为R,当把它拉成直径为原来的均匀细丝后,其电阻变为16R
3.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A.将金属丝拉长至2L
B.将金属丝拉长至4L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4.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Ω m,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V,I=100mA,则该钻孔的深度为(  )
A.50m B.100m C.1000m D.2000m
5.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铜丝,原来的电阻为R,则(  )
A.对折后,电阻变为R
B.截去,剩下部分的电阻变为R
C.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变为4R
D.均匀拉长,使横截面积为原来的,电阻变为2R
6.如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b: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电压,导体的电阻为R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电压,导体的电阻为R2,则R1:R2为(  )
A.1:1 B.9:25 C.25:4 D.4:25
7.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后的电阻和将这根导线对折起来后的电阻之比为(  )
A.16:1 B.1:16 C.4:1 D.1:4
8.材料相同的均匀直导线A、B串联在电路上时,沿长度方向的电势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导线A长为l0,导线B长为2l0,则A、B两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是(  )
A.1:2 B.1:4 C.1:6 D.1:8
9.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是用电阻率为ρ的均匀金属制成的,长度为2L,其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L,若将它的a、b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为R,则将它的两个侧面上的c、d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是(  )
A.R B. C. D.4R
10.一根均匀电阻丝的电阻为R,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其电阻值为2R的是(  )
A.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
B.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
C.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倍时
D.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
11.有Ⅰ、Ⅱ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5,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2:3,电阻之比为R1:R2=2:5,外加电压之比为U1:U2=1: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  )
A.2:3 B.4:3 C.3:4 D.8:3
12.甲、乙两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它们的材料相同,甲电阻丝的长度是乙的4倍,甲电阻丝的截面积是乙的2倍,则甲、乙电阻丝电阻之比是(  )
A.2:1 B.1:2 C.1:4 D.1:8
13.如图所示,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柱体,横截面为正方形,柱体高均为h,大柱体横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横截面边长为b,当通有图示方向相同大小的电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a:b
B.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b2:a2
C.若加上竖直向下的磁场,大柱体与小柱体的前后表面产生的电势差之比为a:b
D.若加上竖直向下的磁场,大柱体与小柱体的前后表面产生的电势差之比为1:1
14.如图所示是均匀的长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中时,R12:R34为(  )
A.L1:L2 B.L2:L1 C.L12:L22 D.1:1
15.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时,R12:R34是(  )
A.L1:L2 B.L2:L1 C.1:1 D.L12:L22
16.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ρ,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A.4ρ和4R B.ρ和4R C.ρ和16R D.16ρ和16R
二.多选题(共6小题)
(多选)17.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此时(  )
A.该金属导线的电阻变为来的2倍
B.伸长后改金属丝的电阻率变为原来4倍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D.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
(多选)18.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者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者减小
B.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有关,外电路电阻越大,电动势就越大
C.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金属丝的电阻和电阻率都增大2倍
D.“220V,50W”的电风扇,线圈电阻为0.4Ω,正常工作时每分钟产生的电热为1.24J
(多选)19.灯泡中灯丝断了,将灯丝搭接起来再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和原来一样亮
B.比原来更亮
C.搭接起来的地方容易烧断,其他地方不易断
D.搭接起来的地方不容易断,其他地方容易断
(多选)20.关于电阻和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阻碍作用越强
B.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强
C.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多选)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由R=ρ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多选)22.关于电阻的计算式R=和决定式R=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是会变的,导体的电阻随U或I的变化而变化
B.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填空题(共2小题)
23.两导线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3:4,电阻率之比为5:6,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
24.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Ω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5.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3倍,电阻为RA′,导线B对折后绞合起来,电阻为RB′,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求:
(1)它们的电阻之比;
(2)相同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之比.
26.铜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可用Rt=R0(1+αt)表示。已知铜电阻的R0为50Ω,电阻温度系数α为4.28×10﹣3℃﹣1,求当温度为100℃时的铜电阻值。
27.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m,b=0.2m,c=0.1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V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28.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有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脂累积而成的,髓脂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Ω.
(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
(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1000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μA,求该圆柱体的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2019)电阻定律精选专题集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
B.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解答】解:A、电阻率与材料的长度无关,故A错误;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可以制作导线;故C正确;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好坏的物理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由电阻决定,电阻率大电阻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可知,电阻R与电压U、电流I都有关系
B.由I=可知,I与q成正比、t成反比
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材料的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好
D.一段粗细均匀的铜丝电阻为R,当把它拉成直径为原来的均匀细丝后,其电阻变为16R
【解答】解:A.是由比值法定义的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及电流无关,故A错误;
B.是比值法定义的电流强度,I与q及t无关,故B错误;
C.电阻率是表征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与温度有关,材料的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差,故C错误;
D.由电阻定律有,当把它拉成直径为原来的均匀细丝后,则横截面积变成原来的,因为体积不变,则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则其电阻变为
,故D正确。
故选:D。
3.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A.将金属丝拉长至2L
B.将金属丝拉长至4L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解答】解:A、将金属丝拉长至2L,体积不变,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R=知,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故A正确。
B、将金属丝拉长至4L,体积不变,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R=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故B错误。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R=知,电阻变为原来的.故C错误。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电阻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4.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Ω m,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V,I=100mA,则该钻孔的深度为(  )
A.50m B.100m C.1000m D.2000m
【解答】解:设孔内盐水电阻R,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代入数据得:R=1000Ω;由电阻定律,变形得:,S=πr2,代入题干数据及R计算值,得L=100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铜丝,原来的电阻为R,则(  )
A.对折后,电阻变为R
B.截去,剩下部分的电阻变为R
C.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变为4R
D.均匀拉长,使横截面积为原来的,电阻变为2R
【解答】解:A、根据电阻定律:,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故电阻变为原来的,故A错误;
B、根据电阻定律:,截取,剩下的长度为原来,则电阻大小变为原来的,故B错误;
C、根据电阻定律:,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阻变为4R,故C正确;
D、根据电阻定律:,均匀拉长,使横截面积为原来的,则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阻变为4R,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b: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电压,导体的电阻为R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电压,导体的电阻为R2,则R1:R2为(  )
A.1:1 B.9:25 C.25:4 D.4:25
【解答】解:根据电阻定律R=ρ,当在1、2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
R1=
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
R2=
所以:
==
故选:D。
7.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后的电阻和将这根导线对折起来后的电阻之比为(  )
A.16:1 B.1:16 C.4:1 D.1:4
【解答】解:原来的电阻为:R=ρ,把其长度均匀拉伸到原来的2倍,则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 ,故:R拉=ρ=4ρ=4R;
把另一根导线对折后并接起来,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截面积增加为2倍,故:R并=ρ=ρ=R;
R拉:R并=16:1,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材料相同的均匀直导线A、B串联在电路上时,沿长度方向的电势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导线A长为l0,导线B长为2l0,则A、B两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是(  )
A.1:2 B.1:4 C.1:6 D.1:8
【解答】解:电阻串联,电流相等,则:
根据电阻定律:
同种材料的电阻,电阻率ρ相同,导线的长度之比:
联立方程,则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是用电阻率为ρ的均匀金属制成的,长度为2L,其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L,若将它的a、b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为R,则将它的两个侧面上的c、d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是(  )
A.R B. C. D.4R
【解答】解:当a、b端接入电路时,面积为L2,长为2L;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
当c、d接入电路时,横截面积为2L2,长为L,电阻:R′==;
所以:R′=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一根均匀电阻丝的电阻为R,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其电阻值为2R的是(  )
A.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
B.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
C.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倍时
D.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
【解答】解:A、由R=可知,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为2倍时,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故A错误;
B、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电阻变化原来的2倍,故B正确;
C、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电阻不变;故C错误;
D、当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电阻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1.有Ⅰ、Ⅱ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5,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2:3,电阻之比为R1:R2=2:5,外加电压之比为U1:U2=1: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  )
A.2:3 B.4:3 C.3:4 D.8:3
【解答】解:根据电阻的决定式R=ρ得:ρ=;
则:=××5=,故ACD 错误,B正确。
故选:B。
12.甲、乙两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它们的材料相同,甲电阻丝的长度是乙的4倍,甲电阻丝的截面积是乙的2倍,则甲、乙电阻丝电阻之比是(  )
A.2:1 B.1:2 C.1:4 D.1:8
【解答】解:已知甲、乙两根电阻丝的材料相同,甲电阻丝的长度是乙的4倍,甲电阻丝的截面积是乙的2倍,根据电阻定律可知,甲的电阻是乙的2倍,比值为2:1,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如图所示,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柱体,横截面为正方形,柱体高均为h,大柱体横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横截面边长为b,当通有图示方向相同大小的电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a:b
B.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b2:a2
C.若加上竖直向下的磁场,大柱体与小柱体的前后表面产生的电势差之比为a:b
D.若加上竖直向下的磁场,大柱体与小柱体的前后表面产生的电势差之比为1:1
【解答】解:AB、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大柱体的电阻为,小柱体的电阻为,所以大柱体和小柱体的电阻是相等的,故AB错误;
CD、若加上竖直向下的磁场,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作用,在柱体的前后表面上产生电势差,在柱体的前后表面之间产生电场,当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和电场力相等的时候,柱体的前后表面产生的电势差最大,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可知I=neSv,对大柱体来说有,把代入解得,同理可以解得小柱体前后表面的电势差为,则Ua=Ub,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如图所示是均匀的长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中时,R12:R34为(  )
A.L1:L2 B.L2:L1 C.L12:L22 D.1:1
【解答】解:设电阻板的高度为d,当端点1、2接入电路时,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R12=ρ,
当端点3、4接入电路时,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R34=ρ,
则R12:R34=ρ: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时,R12:R34是(  )
A.L1:L2 B.L2:L1 C.1:1 D.L12:L22
【解答】解:当端点1、2接入电路时,根据电阻定律,电阻R1=
当端点Ⅲ、Ⅳ接入电路时,根据电阻定律。电阻R2=
则=.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6.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ρ,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A.4ρ和4R B.ρ和4R C.ρ和16R D.16ρ和16R
【解答】解:电阻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其材料和体积均不变,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长度为原来的4倍;由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此时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即16R.由于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因温度不变,所以电阻率也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共6小题)
(多选)17.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此时(  )
A.该金属导线的电阻变为来的2倍
B.伸长后改金属丝的电阻率变为原来4倍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D.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
【解答】解:ABD、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 倍,根据电阻定律R=ρ 分析得到,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电压U恒定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 可知,电流I变为原来的,即为.故AB错误,D正确;
C、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vS,其中n、e不变,电流I为原来的,横截面积S变为原来的 倍,则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故C正确。
故选:CD。
(多选)18.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者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者减小
B.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有关,外电路电阻越大,电动势就越大
C.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金属丝的电阻和电阻率都增大2倍
D.“220V,50W”的电风扇,线圈电阻为0.4Ω,正常工作时每分钟产生的电热为1.24J
【解答】解:A.根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则当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者减小,故A正确;
B.电源的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结构决定,与外电路无关,故B错误;
C.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则金属丝的横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根据电阻定律R=可知,金属丝的电阻将变为原来的4倍,金属丝的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它不会因为被拉长而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P=UI可知,电风扇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A,由焦耳定律可知,正常工作时每分钟产生的电热Q=I2Rt=() 2×0.4×60J≈1.24J,故D正确。
故选:AD。
(多选)19.灯泡中灯丝断了,将灯丝搭接起来再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和原来一样亮
B.比原来更亮
C.搭接起来的地方容易烧断,其他地方不易断
D.搭接起来的地方不容易断,其他地方容易断
【解答】解:AB、因灯丝断后再接后长度变短,电阻变小,因电压不变故功率变大,比原来亮,故A错误,B正确。
CD、搭接点接触面积小,故接触阻值大,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功率大,故易断。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多选)20.关于电阻和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阻碍作用越强
B.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强
C.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解答】解:A、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阻碍作用越强,故A正确;
B、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弱,故B错误;
C、导体的电阻为导体本身的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故C错误;
D、由电阻定律可知,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D正确。
故选:AD。
(多选)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由R=ρ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解答】解:A、导体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电压、电流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
C、由R=ρ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故C正确;
D、超导体是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电阻值等于零,此时电阻率突然变为零,故D正确。
故选:CD。
(多选)22.关于电阻的计算式R=和决定式R=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是会变的,导体的电阻随U或I的变化而变化
B.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A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或I的变化而化,与其两端电压和电流强度无关,故AB错误;
C、根据电阻定律R=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故C正确;
D、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电阻也随温度而变化,故D正确;
故选:CD。
三.填空题(共2小题)
23.两导线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3:4,电阻率之比为5:6,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5:9 .
【解答】解: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有:
故答案为5:9.
24.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Ω
【解答】解:将粗细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均匀拉长至L,其体积减小了,变为(1﹣),故横截面积S变为 (1﹣)S=S;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电阻变为原来的倍,即;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5.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3倍,电阻为RA′,导线B对折后绞合起来,电阻为RB′,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求:
(1)它们的电阻之比;
(2)相同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之比.
【解答】解:(1)A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时,截面积变为原来的,B导线对折,长度变为原来一半,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
设两导线原来为L,截面积为S,电阻为R,则有:
L’A=3L,S’A=,LB’=,S'B=2S;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
R’A=ρ=9R;
R'B==
故RA':R'B=36:1;
(2)根据I=得:
q=It=t
由于电压、时间均相等;则可得:
qA:qB=R'B:R'A=1:36.
答:(1)它们的电阻之比为36:1;
(2)相同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之比为1:36.
26.铜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可用Rt=R0(1+αt)表示。已知铜电阻的R0为50Ω,电阻温度系数α为4.28×10﹣3℃﹣1,求当温度为100℃时的铜电阻值。
【解答】解:把t=100℃代入关系式Rt=R0(1+αt)可得,温度为100℃时铜的电阻为
R=50×(1+4.28×10﹣3×100)Ω=71.4Ω
答:温度为100℃时的铜电阻值为71.4Ω。
27.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m,b=0.2m,c=0.1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V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解答】解:由图乙可求得电解液的电阻为:
R==Ω=2000Ω
由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
l=a=1 m
截面积为:
S=bc=0.02 m2
结合电阻定律R=ρ,得:
ρ==Ω m=40Ω m。
答: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40Ω m。
28.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有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脂累积而成的,髓脂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Ω.
(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
(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1000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μA,求该圆柱体的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解答】解:(1)设髓鞘的电阻率为ρ,则由R=ρ知
ρ===8×106(Ω m).
(2)设该圆柱体圆面半径为r,高为h,则由R′=…①
R′=ρ…②
V体=S′h…③
S′=πr2…④
由①②④并代入数据得:r=0.04m;h=0.02m.
答:(1)髓质的电阻率为:8×106Ω m;
(2)该圆柱体的圆面半径和高分别是0.04m和0.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