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五课《有人脸的器物》课件(共19页PPT)+教案+说课课件+说课稿+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五课《有人脸的器物》课件(共19页PPT)+教案+说课课件+说课稿+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2-18 11:29:52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有人脸的器物》教学课件
美术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课 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
囚9
A
大禾人面紋方鼎为商代的膏铜
器,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
宽23.7厘米,约1958-1959年出土于湖
南宁乡县黄材镁炭河重乡。收藏于
湖南省博物馆。
颜色碧绿,器身略星矩形,器
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
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
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
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
大禾方鼎。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1973年出
土子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
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
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栏体,下部略内收,腹
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
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
雕成空洞,口徽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
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浅淡红色陶衣
。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
续图棠三组。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
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
威一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
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教学设计
课题 5.有人脸的器物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古今有人脸的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能利用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一件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2.能力目标:在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中了解陶艺造型知识,利用泥板成型及捏、揉、搓、压、刻等泥塑手法,制作有人脸的器物。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陶艺技法,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并运用到美化生活中,提高审美品位。
重点 以泥板成型法为主,综合运用捏、揉、搓、压、刻等泥塑装饰手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难点 泥板的薄厚与拼接、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对比观察:说一说,它的用途和形状有什么不同?用途都是杯子。一个没有图案,一个有图案,是以人脸为主。多媒体出示课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暖色 对比观察 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1.引导启发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有人脸的器物?形容一下面部表情吧!2.欣赏古代器物说一说,你知道图片中的器物用途是什么吗?看一看,脸形、无关、表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它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大禾人面铜方鼎 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为商代的青铜器,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约1958-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3.欣赏现代器物说一说,你知道图片中的器物用途是什么吗?看一看,脸形、无关、表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它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塑有人脸的杯子 现代人脸设计手法:夸张、写实、变形。三、合作探究思考与讨论:说一说,泥塑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泥塑方法:1.将泥揉好后压制泥板。2.切割泥板。3.粘合底座,圈器身。4.装饰细节。5.完成作品。思考与讨论:说一说,这件作品是用什么泥塑方法制作而成的?你还记得以前学习过的泥塑技法吗?分别有哪些?泥塑技法: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分别欣赏:花插、水杯、提篮、小摆件、单耳壶。说一说,它的五官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是:搓、压、接等方法;捏、搓、揉、压、贴等方法;揉、搓等方法;揉、搓、贴、压、贴等方法。思考与讨论:怎样才能把夸张的五官与器物的造型粘接好?可以进行直接粘接的方法,也可以进行插接的方法。四、课堂练习:(出示课件图片及音乐)提出创作要求:发挥想象力,利用泥半成型的泥塑方法设计制作一件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注意安全使用刀具)。教师指导制作五、课堂总结:自评:说一说,自己采用了哪些技法进行创作的?把作品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吧!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表情夸张有趣,器型奇特新颖?教师点评:评价以鼓励为主,也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待于学生对绘画水平的提高。学生总结: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六、作业布置 采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创作一件有人脸的器物。 思考回答观察回答欣赏了解器物欣赏了解器物了解现代器物思考回答学习方法复习技法思考讨论根据要求设计制作介绍作品互相评价总结学习内容 提高观察思考表现能力提高观察能力欣赏了解古代器物,通过图片讲让同学们了解器物欣赏了解古代器物,通过图片讲让同学们了解器物欣赏感悟现代器物提高学生观察学习能力掌握方法为创作做好铺垫巩固学习过的技法为创作做好基础巩固观察思考回答,了解作品粘接提高设计制作能力,创作作品提高语言能力提高审美和欣赏评述能力提高知识提炼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欣赏了古今带有人脸器物的物品,对古代、现代作品有所了解,学习后掌握泥塑方法和各种技法,为创作打下基础,学习后同学们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带人脸的器物。
板书 5.有人脸的器物人脸设计手法:夸张、写实、变形。泥塑方法:1.将泥揉好后压制泥板。2.切割泥板。3.粘合底座,圈器身。4.装饰细节。5.完成作品。泥塑技法: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
《有人脸的器物》说课稿
美术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
课 题
说内容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过程
说板书
说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
囚9
A
有人脸的器物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过程
说板书
“说教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桁
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今有人脸的器物,了解特点及表现手
法用泥板成型等技法制作夸张有趣人脸造型器物。
2.能力目标:在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中了解造型知识,
利用泥板成型及捏、揉、搓、压、刻等泥塑手法,制作有人脸的器
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陶艺技法,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培
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并运用到美化生活中,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是:以泥板成型法为主,综合运用捏、揉、搓、压、
刻等泥塑装饰手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是:泥板的薄厚与拼接、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与器
物的有机结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下册、第五课《有人脸的器物》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有人脸的器物》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可以说,器物的塑造既是制作一种生活用品,也是实用美术在生活中的艺术化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造型不同。材质不同、用途不同的器物,如杯子、瓶子、碗碟等。他们常常被一些造型别致有趣的器物所吸引,因为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水杯而沾沾自喜,因为别人有个漂亮的储物罐而羡慕不已,这些都反映出对生活中实用器物造型的追求与喜好。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进行人脸造型器物的创作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器物的造型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本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目标是“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作的欲望”。本课课题《有人脸的器物》可以理解成用人脸装饰器物。基于之前在《别致的小花瓶》一课中,对陶泥这种媒材的认识,以及学习盘条成型法的基础,本课进一步学习、体验泥板成型的泥塑手法,并结合捏、揉、搓、压、刻等制作方法,在器物上装饰人物的五官。这样既便于操作,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创意,使学生在快乐的创作过程中对泥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根据“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古今有人脸的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能利用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一件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
2.能力目标:在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中了解陶艺造型知识,利用泥板成型及捏、揉、搓、压、刻等泥塑手法,制作有人脸的器物。
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陶艺技法,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并运用到美化生活中,提高审美品位。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以泥板成型法为主,综合运用捏、揉、搓、压、刻等泥塑装饰手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是:泥板的薄厚与拼接、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二、说“学情”
在前期学习中,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陶艺课程,掌握了简单的手捏成型法、泥条盘筑成型法,以及揉、搓、压、刻等泥塑造型方法。在三年级上册《一张奇特的脸》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面部五官的造型和装饰方法,通过三年级下册《别致的小花瓶》一课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器物造型设计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他们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和动手能力逐步提高,对整体造型把握比较准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观察、欣赏、实践等教学方法,启发并引导学生把握整体,关注细节,抓住五官的特点,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表现出自己想要制作的器物。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图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泥塑方法进行创作。
2.活动探究法:通过引导启发、欣赏古代器物、欣赏现代器物、合作探究等环节加强对泥塑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创作。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知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出示图片杯子”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出示视频吸引学生,把学生带入本节课学习,为后面学习《有人脸的器物》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有人脸的器物》。
(二)新知讲解
在新知讲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引导启发、欣赏古代器物、欣赏现代器物”这三个环节,加以介绍。
1.引导启发
根据问题回答,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能力,通过介绍感受有人脸的器物,做好引导启发教育。
2.欣赏古代器物
通过图片欣赏古代器物,让学生通过图片和介绍认识大禾人面铜方鼎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让学生了解两种古代器物,分别是青铜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欣赏后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古代器物。
3.欣赏现代器物
通过两幅图片进行对比观察,了解现代人脸设计方法,掌握夸张、写实和变形的设计方法,掌握方法为后面创作打下基础。
(三)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学习泥塑方法,复习泥塑技法,学习后欣赏学生作品,感悟学生创作,激发学生创作欲望。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练习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发挥想象力,利用泥半成型的泥塑方法设计制作一件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注意安全使用刀具)。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评价”,第二部分是“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⑴自评:说一说,自己采用了哪些技法进行创作的?把作品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吧!
⑵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表情夸张有趣,器型奇特新颖?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⑶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设计制作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板书设计
5.有人脸的器物
人脸设计手法:夸张、写实、变形。
泥塑方法:1.将泥揉好后压制泥板。2.切割泥板。
3.粘合底座,圈器身。4.装饰细节。5.完成作品。
泥塑技法: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突出了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七、作业布置
采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创作一件有人脸的器物。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