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cy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概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台政策、方针,并分析政策、方针变化的原因。
本课难点:归纳概括从1979年——至今,海峡两岸关系有哪些变化,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变化的原因。
1.能说出我国是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
2.能复述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史实
3.能阐明海峡两岸不断增进交往的意义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问题的形成
①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②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海峡两岸的长期对峙会带来什么后果?
个人情感层面:造成海峡两岸骨肉分离。
国家战略层面:严重危害国家统一。
国际安全层面:导致亚洲东部沿海地区长期不得安宁。
时 间 人 物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武装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提出通航、通邮、通商“三通”的呼吁,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新加坡“汪辜会谈”
“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在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汪辜会谈”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了协商,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5)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胡锦涛会见连战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的内容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习近平致辞: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跨越66年的世纪之握
马英九致辞:巩固九二共识,维持现状。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原因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2.表现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人员交往
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文化交流
去台湾的熊猫“团团”“圆圆”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海峡两岸广泛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统一台湾的必然性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4.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5.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想一想,我们青少年能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些什么?
①积极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②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
③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坚决抵制分裂言行,不参与不宣传分裂言行等,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大局为重,以祖国利益为重。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