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女性悲歌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6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个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在这样一个自古就是男权社会的国家里,女性是不幸的,却又是坚强的。关注女性,关注她们的命运,就是关注历史,关注真善美的传承。尊重女性,尊重女性的生活,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世间的纯真!本单元包括《氓》《行行重行行》《祝福》《窦娥冤》四个阅读文本,其中《窦娥冤》是自读文本。这四个阅读文本中,两篇诗文,一篇小说,还有一篇是元杂剧,体裁多样。从内容上说,这几篇古代诗文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女性命运进行关照,而且跨越了不同的时空,在各个时代回响和变奏。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品读赏析探讨,完成对女性命运的初步关注,汲取宝贵的人生经验,从而很好地指导我们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确立。
本单元初步设立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近女性悲悯的人生;专题二:人物的形象塑造;专题三:谁为悲剧“埋单”?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言知识,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
2.理解并掌握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体味鉴赏文本优美的文学语言。
2.感受文本塑造文学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对作品中的人物有独特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与写作,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2. 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学会关注人生和社会。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不同时空下的四位女性各有怎样的悲剧人生经历?
文学作品都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近女性悲悯的人生;
专题二:悲剧人物的形象塑造;
专题三:谁为悲剧“埋单”?
专题一
走进女性悲悯的人生
所需课时
2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生遭遇,学生可以讲述故事情节并形成对比人物经历与结局。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本,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背诵优美经典古诗文文段。《氓》部分,《行行重行行》全部《窦娥冤》中的“滚绣球”等。
3.全面了解文本内容,疏通故事情节,把握女性形象特点,初步解读人物形象。
本专题问题设计
这四位不同时代的女性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命运?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网络资源,电子图书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观照女性命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室
其 他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命运的作品和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预习任务是一、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文言文阅读。二、完成文言知识的积累梳理。主要是扫清文字障碍,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讲述故事情节。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内讲述补充女主人公的故事情节。
分成两个小组,分别重点准备讲述《古诗两首》《祝福》的故事情节(注意以女主人公为主线进行讲述,如“祥林嫂的故事”)。3至5分钟讲述故事梗概,班内交流时讲解全面简洁的小组得分高,做好记录。
赏析精彩语段,喜欢的可以熟读成诵。自主阅读文本,可以使用批注点评法,小组内提出问题进行交流感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班内大声朗读。《古诗二首》可以尝试背过。
课前查找资料,交流赋比兴手法,并在《古诗两首》中找出相应语句小组内欣赏品读。
勾画《祝福》中的精彩语段,仔细品味,组内班内交流阅读感受,充分感受祥林嫂形象。
教学评价
1.课前积极参与预习,要把古诗文阅读,文言知识整理与掌握完全放在课前完成。
2.课堂积极参与小组研讨和课堂发言,表达观点条理清晰准确。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女性的悲剧命运,拥有自己观点。
专题二
悲剧人物的形象塑造;
所需课时
2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的设立主要是通过赏析精彩语段,研讨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进一步认
识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加强学生对文本,尤其是对人物形象,悲剧命运的认识体会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赋比兴手法和对比手法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眼睛,语言,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探讨悲剧根源。
本专题问题设计
文学作品都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网络资源,电子图书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观照女性命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室
其 他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命运的作品和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检查《古诗二首》的背诵情况。可以采用比较各小组流利性、准确度实现不同加分的方法进行,调动背诵古诗文的热情。
找出文本使用赋比兴手法和对比手法的地方,小组揣摩研讨,理解这些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祝福》中刻画祥林嫂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人物眼睛、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其次初步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
理解分析人物性格。学生自由从《古诗两首》《祝福》选择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先组内交流,然后班内交流自己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认识,注意不能脱离文本,体会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
教学评价
1、把握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2、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三
谁为悲剧“埋单”?
所需课时
2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悲剧命运根源的探讨,深入思考社会、人生,培养自我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练习写作,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探究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2、结合悲剧根源的分析,探讨女性解放,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方式方法。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网络资源,电子图书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观照女性命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室
其 他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命运的作品和文章
本专题问题设计
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1:谁为这些女性的悲剧命运埋单?是自身性格原因还是他人的捉弄,是个体的悲剧还是时代的缩影?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她们反抗了没有?反抗有没有局限性?给我们后来人一些怎样的启示?提出问题后,组内班内进行交流碰撞。
活动2:在班内博客群中自由发表关于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评论,互相做积极的点评。
活动3:以“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为话题,搜集资料,写一篇探究性文章。放在个人博客上,互相点评。
教学评价
能够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能够自主探讨悲剧命运根源,深入思考社会、反思人生。
培养自我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练习写作,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