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同步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同步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6 20:1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同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无线信号上网。以下关于WiFi无线信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 B.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超声波
C.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次声波 D.WiFi无线信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下列关于电磁波和声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实际上并不存在
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C.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金属导线
B.用三个同步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C.核电站和原子弹都是利用核聚变
D.手机WiFi上网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用做电热器
B.玻璃可用做避雷针
C.半导体材料可制作集成电路
D.光纤可用来通电
5.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是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B.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6.关于中国科技成果的应用实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兴号”高铁列车减速进站时动能不变
B.风能发电站利用的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北斗卫星通过超声波向地面传输信息
D.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
7.近几年来4G手机悄然兴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和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B.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
D.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8.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反射来传递信息的
C.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
D.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9.下图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实验是
A.
B.
C.
D.
10.关于信息与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B.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因此不需要节约水资源
C.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从而提供导航和通信服务
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将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聚变进行发电的
C.光纤通信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2.以下对电磁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电冰箱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B.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
C.电磁波可以用来传播信息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5m/s
1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导体和电磁铁都属于高新技术材料
B.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
D.中考实行网上阅卷,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
14.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B.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C.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D.日常生活使用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15.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利用的核能与太阳能的产生方式相同
B.光纤通信是激光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D.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二、填空题
16.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的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成功。利用卫星来发射和接收______波(选填“电磁”或“超声”)信号,可为多个领域提供服务。卫星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和三极管,是用______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材料制成的。
17.光在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________
18.2021年2月6日长沙开通国内首条智慧公交示范线,在基于5G的车路协同及车车协同的V2X应用场景下,智慧公交及其他智能网联汽车能做到与红绿灯系统及其他车辆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智慧公交车与路口信号灯是通过______波传递信息的,这种波______在真空中传播。
三、综合题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整体外形时尚,没有了链条,外观变得与普通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不同,如图所示.无链条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没有链条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它结合了电子动力和人体动力,此车既可以通过给锂电池充电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骑行者踩脚踏板获得能量.骑行者踩脚踏板的动能,可通过车上的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内,之后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成动能,以此驱动自行车前进.因此使骑行者骑得更省力,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图所示这款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锂电池容量为10Ah、电压为36V.与链条车相比,这种新型自行车具备许多优点.比如:省力、耐用、安全、灵便、干净卫生、结构简单、修理方便,骑行12000km也无须大修.因此,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是城市中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
(1)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可将骑行者踩脚踏板所产生的动能通过_____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又转化为_____能存储在车子的锂电池中,之后再通过_____驱动后轮再次转化成动能,驱动车子前进.
(2)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车把龙头是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3)如图所示这款车的锂电池最多所储存的电能约为_____J.
(4)如图所示这款车,若骑行者不踩脚踏板,仅靠锂电池驱动,这种“电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2×104m;若骑行者踩脚踏板辅助锂电池给车提供能量,这种“混合动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3.5×104m.则“混合动力驱动”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为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电磁波和声波都是实际存在的;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电磁彼和声波的波长与频率互成反比例关系.
A、电磁波是实际存在的,不符合题意;
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符合题意;
C、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电磁波不是,不符合题意;
D、电磁彼和声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大,不符合题意;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和声波的基础知识,注意要理解着记忆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不是金属导线,故A错误;
B.一颗同步卫星信号可以覆盖赤道120°的范围,故只需3颗即可实现对全球信号覆盖,故能实现全球通信,故B正确;
C.原子弹及核电站都是利用了核裂变,但原子弹是让核能瞬间释放,不加以控制,而核电站通过吸收中子而控制反应速度,从而使能量缓慢释放,而不是利用核聚变,故C错误;
D.手机WiFi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故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都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发热,故A错误;
B.通常情况下玻璃和陶瓷都是绝缘体,不能制作避雷针,故B错误;
C.半导体是微电子产业的基础,现代电子产品的芯片多是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故C正确;
D.光纤不导电,光纤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反射传播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
光电池利用的是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没有用到磁性材料.VCD光碟用激光在盘上出一道道的凹痕,利用的也是光电效应,没有磁性材料,故B错误.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用电磁波传递信号,D正确为答案.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复兴号”高铁列车减速进站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A错误;
B.风能是可以得到补充的,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北斗卫星与地面之间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三峡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解答: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故B错误;C.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正确;D. 声波和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8.C
【解析】
【详解】
解:A、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受电磁波,故A正确;
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B正确;
C、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故C错误;
D、根据科学家测算,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一些基本知识、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属于基础知识,学生易于解答.
9.B
【解析】
【详解】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B.A、电流的磁效应,证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不符合题意.C、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D、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手机既可以发射电磁波,也可以接收电磁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水资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电站发生泄漏时产生的核辐射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核废料有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解析】
【详解】
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可以重复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核能不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错误;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电冰箱的压缩机是利用物质液态和气态的转化过程中吸放热来工作的,与电磁波无关,故A错;光都属于电磁波,所以可见光也是电磁波,故B错;电磁波不但可以传递能量,还以用来传播信息,故C正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光速为3.0×108m/s,故D错;应选C.
【考点定位】电磁波
1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超导体,是高新技术材料,电磁铁是常规材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因此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解析】
【详解】
A. 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和能量,故A错误;
B.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故B错误;
C.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无线电波和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故C错误;
D. 使用手机打电话或上网时,手机同时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故D正确;
选D.
15.C
【解析】
【详解】
A.核电站利用的核能是核裂变产生的,太阳能是核聚变产生的,两者的产生方式不同,A错误;
B.光纤通信是激光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B错误;
C.一次能源是指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C正确;
D.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D错误。
16. 电磁 半导体
【解析】
【详解】
[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2]二极管和三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17. 同一均匀介质 3×108 慢
【解析】
【详解】
光只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才会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或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折.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3×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慢.
【点睛】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去填空.
18. 电磁 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智慧公交车与路口信号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19. 发电机 化学 电动机 省力 1.296×106 3:4
【解析】
【详解】
(1)“发电机”实现“自发电”的过程中,可将骑行者踩脚踏板所产生的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车子的锂电池中,之后再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再次转化成动能,驱动车子前进.
(2)自行车的车把龙头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3)由题知,锂电池容量为10Ah、电压为36V,
则锂电池最多所储存的电能约:W=UIt=36V×10A×3600s=1.296×106J.
(4)设电动自行车前进时的动力为F,
“混合动力驱动”时所提供的总能量:W1=Fs1=F×3.5×104m,
仅靠锂电池驱动所提供的能量:W2=Fs2=F×2×104m,
“混合动力驱动”时人所提供的能量:W3=W1﹣W2=F×3.5×104m﹣F×2×104m=F×1.5×104m,
则“混合动力驱动”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