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21章第3节 广播电信的移动通信 同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接收无线电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收无线电波→检波→高频放大→调谐→低频放大
B.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高频放大→检波→低频放大
C.接收无线电波→高频放大→调谐→检波→低频放大
D.接收无线电波→低频放大→调谐→检波→高频放大
2.对图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关于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
B.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差
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一样好
D.电话只能用数字信号传输信息
4.如图是一款智慧照明路灯,未来它将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将摄像探头、无线网络(微基站)、路灯、充电桩(可以对手机充电)、PM2.5 监测、一键报警等功能整合在一个灯杆载体上,将来会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关于智慧路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智慧路灯消耗的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智慧路灯应彼此并联接入供电网络
C.无线网络是利用超声波传播信号的
D.实时监测 PM2.5 可显著改善空气质量
5.5G 网络建设等“新基建”项目一时间成为了 2020 年的热门关键词,5G 时代将实现万物互联,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将更加便捷。使用 5G 手机在线网课学习时,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
A.微波 B.超声波 C.紫外线 D.次声波
6.接收天线收到的信号是
A.图像和声音信号 B.变化的电流 C.各种频率的电磁波 D.声音及图像
7.关于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计算机是以模拟形式工作的
B.数字信号还可以用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
C.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进行传输和处理,但在交换机和家庭间的线路上,还是在使用模拟信号
D.模拟信号传输信息,容易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
8.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讯.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 D.沿着光纤螺旋式的曲线传播
9.下列关于声波和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即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
B.吹奏唢呐发声是由木管振动产生的
C.军事装备上安装的“北斗”导航系统和倒车雷达都是通过电磁波工作的
D.电磁波和声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10.下列关于新材料及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导体主要用于制作电饭锅等电热器
B.半导体可用来制作LED灯的发光二极管
C.移动电话(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卫星通信与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两种方式,前者利用了电磁波,后者没有
11.无线电广播是
A.利用振荡电流传输信号的 B.利用电流传输信号的
C.直接利用音频电流传输信号的 D.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12.课外活动时间,有几位同学讨论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的接收、发射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无线电广播是光、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B.电视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是声、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C.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是光、电信号的转换
D.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有声、电信号的转换
13.在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 )
A.爱迪生
B.贝尔
C.奥斯特
D.法拉第
14.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
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二、多选题
15.关于电视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
B.摄像机把图像和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
C.电视机的天线接收空中的高频信号
D.显像管的作用是将携带图像和声音信号的电信号还原成图像和声音
三、填空题
16.汽车GPS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______来传递信息;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______信号。
17.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工作由________台来承担,接收工作由________来完成.
18.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它是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的。随着手机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太阳能充电等先进技术逐步走入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下图是一款手机无线充电实物图,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人类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利用能量,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________性的,因此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四、简答题
19.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信号所用的电磁波的波段属于中波,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电磁波的波段属于微波,为了不让山地阻挡信号的传播,必须建立山顶转发站来转发,那么转发站(即中断站)转发的是无线电广播信号,还是电视信号?简述理由.
20.电视信号中图像和声音信号是如何发射的___?电视信号与广播信号有哪些异同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接收无线电波的过程为:天线接收无线电波;
通过调谐器选出要接收的电磁波频率,即选出相应的电台信号;
然后将信号放大,即调频信号放大;
再通过检波,即将有用的声音或图像等信息从高频电磁波上检出;
最后将此有用的信息放大,送到扬声器或图像显示器件.
故C过程正确.
2.D
【解析】
【详解】
A. 如图,钉子尖比较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钉子对墙的压强.故A正确.B. 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为了防止水压坏坝底,所以拦河坝下部较宽.故B正确.C. 用吸管吸饮料,吸气时管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C正确.D. 滑冰鞋底装有冰刀,冰刀比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数字信号:传播距离长,可同时传递大容量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强;模拟信号:传播距离较短,传递容量小,保真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产生的.
故选B.
【点睛】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以及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优缺点.
4.B
【解析】
【详解】
A.电能是通过其他能源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故A错误;
B.智慧路灯之间互不影响,因此应彼此并联接入供电网络,故B正确;
C.无线网络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的,故C错误;
D.实时监测 PM2.5 只能起到测量PM2.5作用,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微波属于电磁波,使用5G手机在线学习时,传递信息利用的微波。
故选A。
6.C
【解析】
【分析】
无线电广播接收过程:接收-调谐器-选出特定频率信号-电子电路-取出音频信号-扬声器-声音.
【详解】
收音机、电视机等天线接收到的是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接收到电磁波后经过调谐电路得到我们需要的信号.
故选C.
7.A
【解析】
【分析】
数字信号:传播距离长、可同时传递大容量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不失真、能加密、易储存等优点;
模拟信号:传播距离较短,传递容量小,保真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
【详解】
A、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是以数字信号工作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数字信号可以用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有很强的保密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进行传输和处理,但在交换机和家庭间的线路上,还是在使用模拟信号,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模拟信号传输信息,传递容量小,保真性较差,容易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解析】
【详解】
光导纤维由内外两层组成,且内外两层的折射本领不同,激光不会透过去,激光是不断的经光纤壁反射向前传播.所以选C.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它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唢呐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军事装备上安装的“北斗”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工作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C错误;
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10.B
【解析】
【详解】
A、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电热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超导体电阻为零时,不会产生电热,所以不能用于电热器,故A错误;
B、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这两种半导体相互接触时,其交接区域称为PN结,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正确;
C D、移动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光纤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而有线电话是利用变化的电流传递信息;网络通信是数字化通讯传递信息,故C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
【详解】
A. 利用振荡电流不携带有任何的信息,故A错误;
B. 电流信号只可利用导线传输,不能用于无线电广播,故B错误;
C. 音频信号频率低,且频率不固定,不适合直接发射和接收,故不能直接利用音频电流传输信号,故C错误;
D. 无线电广播利用调制过的射频信号传递信息,即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要理解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才容易传播到远方,故声音信号是不能直接进行传播的.
12.D
【解析】
【详解】
A. 无线电广播是声、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故A错误;
B、电视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是声、光、电信号之间的转换,故B错误;
C. 无线电广播是声、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电视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是声、光、电信号之间的转换,故C错误;
D. 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有声、电信号的转换.
故选D
【点睛】(1)由声音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跟声音的频率相同,在几十赫到几千赫之间,叫音频信号.
(2)由图象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叫视频信号.
(3)要掌握电视广播的转化过程.
13.B
【解析】
【详解】
由物理学史知道,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贝尔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两部分组成;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只有B符合题意.
14.D
【解析】
【详解】
A.太阳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错误;
B.光纤通讯是依靠激光(电磁波的一种)来传递信息的,该选项错误;
C.错误、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属于导体,陶瓷属于绝缘体,该选项错误;
D.正确,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5.AC
【解析】
【详解】
A. 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正确;
B. 摄像机把电信号变成图像和声音信号,故B错误;
C. 电视机的天线接收空中的高频信号,正确.
D显像管,是一种电子(阴极)射线管,是电视接收机监视器重现图象的关键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发送端(电视台)摄像机摄取转换的电信号(图象信号)在接收端以亮度变化的形式重现在荧光屏上,故D错误.
故答案选AC
【点睛】本题虽然是考查电视机显像管的作用,但需要掌握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电磁波 射频
【解析】
【分析】
【详解】
[1]GPS导航仪和通信卫星之间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即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分析题目所提示的图像,不难看出,音频信号的振动最慢,射频信号振动最快,故可判断振动最快的是射频信号。
17. 广播电 收音机
【解析】
【详解】
解: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工作由广播电台来承担,接收工作由收音机来完成.
18. 电磁波 化学 方向
【解析】
【分析】
有线电话是靠电流来传递信息的,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自然界中的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详解】
[1]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
[2]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不能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起来,来年再用,说明能量的转移有方向性。
19.转发站转发的是电视信号,因为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为微波,只能沿直线传播,中波可以沿地球表现绕射,也可以沿直线传播,山顶的转发站转发的显然是电视信号
【解析】
【详解】
转发站转发的是电视信号,因为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为微波,只能沿直线传播,中波可以沿地球表现绕射,也可以沿直线传播,山顶的转发站转发的显然是电视信号.
点睛:电视信号使用的电磁波是微波,微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波长比较短的电磁波,微波传播的路径为近似的直线,在山顶建一转发站,就可以将微波传播过去,使城市居民能够接收到电视信号.
20. 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话筒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电视信号与广播信号的不同点:电视信号中包含声音信号和视频信号,广播信号中包含声音信号; 电视信号与广播信号的相同点:都是将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输.
【解析】
【详解】
(1)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话筒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2)电视信号与广播信号的不同点:电视信号中包含声音信号和视频信号,广播信号中包含声音信号;
(3)电视信号和广播信号的相同点:都将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输.在接收端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图像,喇叭发出声音.
点睛:电视信号包括了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发射、接收与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电视机天线把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和声音信号取出来放大,由显示器显示图像,喇叭发出声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