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02 09: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下)(1)概念1、热带气旋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2)形成条件A、有广阔的暖洋面。
源地主要分布在南北纬5°~ 20 °水温较高的洋面上
B、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结构的简称)
(3)等级的划分热带气旋的分布热带气旋的分布热带气旋的分布特点:
①南北半球都有分布
②主要分布在热带、副热带海域
③北半球分布在大洋的西北部,其中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南半球也集中在大洋的西北部。台风A、多发的季节C、灾害特征D、台风影响的地区台风、飓风与龙卷风的区别? B、台风形成的源地西北太平洋夏秋季节北太平洋西部突发性E、台风的危害强风、暴雨、风暴潮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风”。印度洋上则称为“旋风”。统称“热带强烈风暴”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此外,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产生。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2、干旱(1)概念(2)成因(3)影响的范围(4)旱灾的特性和成因(5)旱灾的分布了解:世界上的干旱类型2、干旱(1)概念(2)成因(3)影响的危害(4)旱灾的特性(5)旱灾的分布了解:世界上的干旱类型自然因素:降水、蒸发、气温。人类活动:农业土地应用、种植结构、
城市建设、人口增长、生产水平及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3、寒潮(1)概念(3)天气特征(2)发生地区和季节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秋、冬、春三个季节气温骤降、大风、雨雪、霜冻 次生灾害 :暴风雪、沙尘暴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3、寒潮(1)概念(3)天气特征(2)发生地区和季节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秋、冬、春三个季节气温骤降、大风、雨雪、霜冻 次生灾害 :暴风雪、沙尘暴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寒潮的危害1.危害大风降温大雪
霜冻
冰冻摧毁建筑物交通受阻压(折)断 电线、电杆电力、电 信中断农作物、果树、 牲畜、鱼等受冻影响交通危害 农业吹翻船只寒潮大风对交通、电力(信)、建筑的影响寒潮对种植业、林业、渔业的影响洪涝灾害(2)易发洪涝灾害的地形(1)发生地区中低纬度地区江河两岸,尤其是河流中下游地势低洼的地区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华南(南岭以南)为洪涝灾害高发地区。除以上三种气象灾害,还有冰雹灾害,雪灾,雾灾,风灾,雷电,低温冷害,霜冻等冰雹灾害风灾三、海洋灾害海洋灾害: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赤潮、厄尔尼诺等都属于海洋灾害。 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强冷风等引起的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带来危害,这就是灾害性海浪。波高>3米灾害性海浪不仅冲击摧毁沿岸堤岸、码头等,还伴随风暴潮,沉损船只,海浪冲上岸后,是水产养殖受损、农作物被淹和土地大面积盐渍化。2、风暴潮(1)概念:(2)分类:热带气旋风暴潮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一次风暴潮的范围可达1000~2000千米的海岸区域,时间可长达数天。(3)危害:海上岸上可侵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
淹没城镇村庄耕地坏房屋与工程设施人员伤亡(4)影响地区:
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太平洋、印度洋地区,
中国、孟加拉国、美国是世界上风暴潮最严重的三个国家。3 、海啸(1)概念: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2)成因:①海底滑坡—水下斜坡上沉积体的大规模滑移②海底地震③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火山口崩塌大部分的海啸由地震引起。(3)分布:世界上的海啸80%-90﹪发生在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国家也常常受到海啸的危害。4 、其他海洋灾害:海冰 赤潮
厄尔尼洛 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四、生物灾害 1、生物灾害(1)概念:动植物异常活动和变化引起的灾害,广义的还包括森林和草原火灾
(2)分类:按危害作物的对象分: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畜牧业生物灾害; 按危害的种类分虫害﹑病害 ﹑鼠害﹑草害(3)特点:繁殖快,适应力强2.虫害和鼠害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水稻螟虫
棉 铃 虫蝗灾 鼠害加重草枯羊瘦
初夏五月,正是内蒙古草场返青、牛羊长膘之际,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苏木的牧民们却为泛滥成灾的老鼠犯愁。牧民达宝力道家3000亩草场大部分枯黄一片,到处是老鼠洞,被老鼠啃咬掉根子的牧草散落得到处都是。他十分担忧地告诉记者:“草原上的鼠害一天比一天严重,我们的羊眼看就没草吃了,这不能不让我们牧民担心。”
记者在去往白兴图嘎查采访的路上看到,本该返青的草场上并没有绿草,只是遍布着密密麻麻的鼠洞,许多被车辆压死的老鼠尸体散落在周围。活着的老鼠大约有两三寸长,在裸露的草地上到处乱窜、互相啃咬。牧民介绍说,由于草被啃光了,老鼠只能同类相残,这种现象在锡林郭勒草原很多地方都很普遍。 布氏田鼠生活在植被非常低矮几乎裸露的地方。在锡林郭勒盟,以前草长得很高,布氏田鼠只能生活在个别窄小地区。但近年来草场严重退化,这种田鼠竟成了重要害鼠,不仅吃草,而且挖洞,加剧沙化。长爪沙鼠只适合在荒漠的环境中生存,过去在锡林郭勒草原只在路边、居民住所少量存在,而目前在东乌珠穆沁旗等地集中连片,形成了灾害,标志着这个地区的草原已经极度沙化。
同时,由于草原鼠害猖獗,牧草大幅度减少进一步加剧草原退化;草原极度沙化,又为长爪沙鼠提供了理想的生活场所和大量繁殖的条件。爪沙鼠的一个洞系就可挖出成吨的沙土,是扬沙的材料。长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鼠害不及时控制,就会制造出“草原中的沙漠”。 3. 危害4.草害的种类和危害十几年前凉山州首次发现紫茎泽兰。何萍回忆:“一夜之间,这种有毒的野草忽然冒了出来,顺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公路,在山坡上、屋顶上、水沟旁、草场边、农田里……现在它们已经无所不在了。” 1997年,州政府为消除紫茎泽兰专门发文件,动员全州干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全州到处书写标语,散发材料,乡村广播和州电视台,机关和学校到处都在讲紫茎泽兰的危害,各县提交防除计划,每年冬春紫茎泽兰开花前全州机关干部和群众齐上阵,挖除烧毁。人们想出各种除草方案:以人工植被替代;建立隔离带防其扩散;从西藏引入吃泽兰的食蝇;在灾区栽速生桉树抑制毒草生长;寻找其可利用的价值,促其消灭。但几年过去,除草成果几乎看不到。反倒是拔它的人头晕,用它垫圈,牛的脚发炎溃烂,用它沤肥,土壤慢性中毒。最糟的是这种草越拔长得越快。 现在紫茎泽兰还在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向北挺进。 一丛紫茎泽兰就含有70万粒成熟的种子。一片草场一旦有了紫茎泽兰,阳光、水分、肥料就都是它的了,什么草也争不过它。它进入香蕉林,香蕉树都矮了1米,进入花椒林、桑树林,花椒和蚕茧当年就减产8%。不到10年,这个外来物种就覆盖了凉山州15个县,仅剩两个海拔2500米以上的县没有受害。 面对这个来自遥远的东南亚,经云南进入四川凉山地区的陌生野草,开始人们并没理会,它厚厚绒绒的绿叶,开着像蒲公英一样的小花,长得飞快。绿色嘛,多一种植物岂不更好?可是人们没想到,就是这个动听的名字给当地人带来了多大麻烦。由于一开始忽略了它的入侵,没过几年,它已漫山遍野,犹如万马千军扫荡了全州十几个县的山林和草场,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局”,牛羊喜吃的草类均告消失,只有紫茎泽兰惟我独尊。当人们发现羊吃了这种草很快掉毛、生病,母羊不孕,并接二连三死去的时候,想要根除,却为时已晚。 那时,云南省也已经意识到紫茎泽兰的危害,每年拿出80多万元消灭紫茎泽兰,但无奈它疯狂生长,束手无策。 紫茎泽兰(当地人斥之为臭草)搞得凉山州1996年一年就减产6万多头羊,畜牧业损失2100多万元。盐源县自发现紫茎泽兰后的5年死掉15213头羊。还处于极度贫困中的彝族乡亲们不甘心自己的牛羊就这样束手就擒,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出来拔草,然后扔到公路上晒死。可是拔草的人都头疼头晕,有的还被毒倒了。但是人们仍不愿意用农药,因为那样或许能杀死毒草,却会伤及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