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光
第四课 光的色散与混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光是白光,它穿过三棱镜后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
知道红绿蓝是三原色光,三原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
2.科学探究
针对“太阳光怎么会变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问题,通过阅读牛顿的研究笔记摘录得到启示,并能仿照完成光的色散实验和混合实验。
3.科学态度、STSE
根据科技史,具有基于阅读所获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也乐意倾听不同意见。
懂得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求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棱镜、自制“暗室”、水盆、水、镜子、喷雾器;三支分别发射三原色光(红、绿、蓝)的手电筒;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简介: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知道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知道力的单位(牛顿)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牛顿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还对光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很多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2)引入:太阳光有时候会变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怎么回事?这节课,让我们学习《光的色散与混合》,跟随牛顿一起研究光的相关内容。
(二)新课学习
1.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1)讲述: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
(2)自主阅读P37牛顿的实验。
(3)思考:想一想,牛顿使用的实验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请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学生讨论汇报。
(5)交流: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牛顿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6)小结:
a.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一现象说明:太阳光穿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了不同颜色的光。
b.牛顿进一步研究,反复实验,终于得出结论:太阳光是白光,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分解后的这些光是单色光,三棱镜不能再分解它们。这一著名的实验和研究,就是光的色散实验。
(7)讲述:我们也像牛顿一样来做光的色散实验。
(8)明确任务:验证光的色散现象。
(9)设计实验:可以用哪些方法做光的色散实验?如果没有棱镜,该怎么做这个实验?根据讨论结果,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10)示例讲解:提供三种实验方案,供参考。
方法一:模仿牛顿的实验方法,将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
方法二:如果没有棱镜,可以用镜子和水制作一个水三棱镜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方法三:彩虹也是太阳光色散的结果。我们也可以通过制造人造彩虹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制造人造彩虹时,我们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
(11)学生完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12)交流:通过牛顿和自己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13)小结:太阳光是白光,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光能发生色散。
(14)过渡提问:被分解的单色光如果混合在一起会怎样?
2. 了解光的混合现象
(1)讲述:为了反证光的色散实验,牛顿曾设计实验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在一起形成白光。
(2)自主阅读P39牛顿的实验。
(3)思考: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想一想,牛顿使用的实验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请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学生讨论汇报。
(5)交流:牛顿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6)小结:牛顿及其学生还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称为三原色光。其他四种色光均可由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相合而成。用三原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
(7)讲述: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合成白光或其他色光。
(8)明确任务:应用光的混合现象,合成白光或其他色光。
(9)设计实验: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实验材料是什么?根据讨论结果,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10)学生汇报,完善实验方案。
(11)动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12)交流:通过牛顿和自己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13)小结:红、绿、蓝三种色光以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色光,说明色光可以混合。
(14)布置任务: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视机、计算机屏幕色彩的显示原理。
(三)整理,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光的色散与混合》学习评价表
班级: 姓名:
项目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光是白光,它穿过三棱镜后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
知道红绿蓝是三原色光,三原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
科学探究 针对“太阳光怎么会变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问题,通过阅读牛顿的研究笔记摘录得到启示,并能仿照完成光的色散实验和混合实验。
科学态度、STSE 根据科技史,具有基于阅读所获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也乐意倾听不同意见。
懂得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求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
老师给我的评价:
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的符号表示。(共20张PPT)
4.光的色散与混合
太阳光有时候会变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怎么回事?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牛顿的研究笔记之一
把我的房间变成暗室,在窗户遮阳板上开一个小孔,让一束阳光射进来。 把三棱镜放在入口处,光就折射到对面墙上……
观赏这些鲜明的色彩分布实在是件有趣的事情……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léng)镜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
牛顿的研究笔记之二
我试着让光通过不同厚度的玻璃,或是改变窗户上孔洞的大小,甚至在外头就摆上棱镜,好让阳光通过棱镜,再进入孔洞之中,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发现,以上操作都无关紧要,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阳光都被分解成同样的几种颜色……
牛顿使用的实验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请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牛顿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这一现象说明:太阳光穿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了不同颜色的光。
太阳光是白光,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分解后的这些光是单色光,三棱镜不能再分解它们。
这一著名的实验和研究,就是光的色散实验。
验证光的色散现象。
任 务
设 计
根据讨论结果,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讨 论
可以用哪些方法做光的色散实验?如果没有棱镜,该怎么做这个实验?
方法一:模仿牛顿的实验方法,将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
示例
方法二:如果没有棱镜,可以用镜子和水制作一个水三棱镜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制造人造彩虹时,我们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
这是我们的人造彩虹……
方法三:彩虹也是太阳光色散的结果。我们也可以通过制造人造彩虹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动手实验
交 流
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通过牛顿和自己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小 结
太阳光是白光,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光能发生色散。
完善实验方案
被分解的单色光如果混合在一起会怎样?
了解光的混合现象
为了反证光的色散实验,牛顿曾设计实验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在一起形成白光。
牛顿的研究笔记之三
我用了两块三棱镜……最突出和最奇异的组合是白色……它永远是组合成的。
牛顿的研究笔记之四
有两类颜色。一类是原始的、单纯的,另一类是由这些原始颜色组成的。而且要组成白色就必须用所有前面提到的原始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
牛顿使用的实验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请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称为三原色光。其他四种色光均可由这
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相合而成。用三原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
牛顿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应用光的混合现象,合成白光或其他色光。
任 务
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实验材料是什么?
讨 论
需要发出红光、绿光、蓝光的3支手电筒!
手电筒的亮度……
设 计
根据讨论结果,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汇 报
完善实验方案
动手实验
交 流
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通过牛顿和自己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小 结
红、绿、蓝三种色光以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色光,说明色光可以混合。
查阅资料,了解电视机、计算机屏幕色彩的显示原理。
任 务彩 虹
彩虹是一种光学现象。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形状弯曲,色彩艳丽。雨后常见。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光的色散及反射而成的。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是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
彩虹的明显程度,取决于空气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体积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鲜亮,小水滴体积越小,形成的彩虹越不明显。一般冬天的气温较低,在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雨的机会也少,所以冬天一般很少有彩虹出现。
彩虹的出现与当地天气变化相联系,一般我们从彩虹出现的位置可以推测当地将出现晴天或雨天。东方出现彩虹时,当地是不大容易下雨的,而西方出现彩虹时,当地下雨的可能性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