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细胞 课件(12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表+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细胞 课件(12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表+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1:58: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三课 细胞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了解细胞的发现史。
2.科学探究
用显微镜依次观察一些植物、动物和人体部分结构的永久玻片标本,能分别归纳出植物细微结构、动物细微结构和人体细微结构的特征,进而归纳出动植物都是由类似“小格子”的结构组成。
3.科学态度、STSE
对于认识生物的细胞结构有兴趣,积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体会到技术发展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细胞发现史,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植物永久玻片标本(蚕豆叶下表皮、植物根尖、玉米茎横切、松树茎横切)、动物永久玻片标本(蛙卵、草履虫、鸡血)、人体永久玻片标本(血液、口腔上皮、骨骼肌横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复习:
a.说一说,正确操作显微镜的三大步骤是什么?
b.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回答。
(3)引入: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知道,洋葱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格子”组成的,那其他植物的细微结构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一起来探究下吧!
(二)新课学习
1.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永久玻片标本
(1)实验任务: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下列植物永久玻片标本(蚕豆叶下表皮、植物根尖、玉米茎横切、松树茎横切),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交流:这些植物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植物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3)学生汇报。
(4)小结:植物的细微结构都是由类似的“小格子”组成的,“小格子”有大有小。
(5)继续探究:动物的细微结构是什么样的?和植物的细微结构是否有相同之处?
2. 用显微镜观察动物和人体的永久玻片标本 
(1)实验任务: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下列动物永久玻片标本(蛙卵、草履虫、鸡血),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交流:这些动物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动物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3)学生汇报。
(4)小结:动物的细微结构也都是由类似的“小格子”组成的,“小格子”有大有小。
(5)继续探究:用同样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永久玻片标本(血液、口腔上皮、骨骼肌横切),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6)交流:说一说,这些人体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人体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7)思考:植物和动物、人体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都由“小格子”组成的。)
(8)小结: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9)自主阅读材料:教材P12细胞发现史的内容。
(10)交流:阅读这则材料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11)学生复述细胞的发现过程。
(三)整理,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李善兰
李善兰,原名李心兰,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力学家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十九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1868年,李善兰被荐任北京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从事数学教育十余年,期间审定了《同文馆算学课艺》《同文馆珠算金踌针》等数学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鼻祖。
在十九世纪把西方近代物理学知识翻译为中文的传播工作中,李善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生翻译西方科技书籍甚多,将近代科学最主要的几门知识从天文学到植物细胞学的最新成果介绍传入中国,对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植物学》是中国第一部近现代意义上的植物学著作,由李善兰与他人合作翻译而成,是中西文化交流、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范例。此书创译了一系列植物学术语,如植物学、心(雌蕊)、须(雄蕊)、细胞、萼、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唇形科、伞形科、石榴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等,对后来植物学的发展影响巨大。《细胞》学习评价表
班级: 姓名:
项目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科学知识 知道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了解细胞的发现史。
科学探究 用显微镜依次观察一些植物、动物和人体部分结构的永久玻片标本,能分别归纳出植物细微结构、动物细微结构和人体细微结构的特征,进而归纳出动植物都是由类似“小格子”的结构组成。
科学态度、STSE 对于认识生物的细胞结构有兴趣,积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体会到技术发展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细胞发现史,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老师给我的评价:
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的符号表示。(共12张PPT)
3.细 胞
说一说,正确操作显微镜的三大步骤是什么?
①取镜和安放
②对光
③调节
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是什么样子的?
洋葱的表皮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格子”组成的。
其他植物的细微结构是什么样的?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永久玻片标本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下列植物永久玻片标本(蚕豆叶下表皮、植物根尖、玉米茎横(héng)切、松树茎横切),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实验任务
蚕豆叶下表皮
植物根尖
玉米茎横切
松树茎横切
1.这些植物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
2.植物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植物的细微结构都是由类似的“小格子”组成的,“小格子”有大有小。
动物的细微结构是什么样的?和植物的细微结构是否有相同之处?
用显微镜观察动物和人体的永久玻片标本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下列动物永久玻片标本(蛙卵(luǎn)、草履(lǚ)虫、鸡血),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实验一
这些动物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动物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交 流
动物的细微结构也都是由类似的“小格子”组成的,“小格子”有大有小。
蛙卵
草履虫
鸡血
用同样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永久玻片标本(血液、口腔上皮、骨骼(gé)肌(jī)横切),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实验二
这些人体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人体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人体血液
人体口腔上皮
人体骨骼肌横切
交 流
植物和动物、人体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思 考
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小 结
都由“小格子”组成。
细胞发现史
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软木薄片上的“格子”结构,起名“cell”。
1858年,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在其译著《植物学》中,将“细胞”作为“cell”的中文译名。
1839年,德国的施莱(lái)登观察了大量植物,得出结论:“所有植物都是由‘cell’构成的。”同时期,德国的施旺解剖观察了大量动物,描述了动物也是由“cell”构成的。
施莱登
施旺
阅读这则材料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复述细胞的发现过程。
同课章节目录